胡辣湯是哪裏的特產 胡辣湯哪裏最正宗

本文已影響1.28W人 

胡辣湯是哪裏的特產

胡辣湯原產地河南(分爲河南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逍遙鎮胡辣湯”和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的“北舞渡胡辣湯”兩個流派)。

所謂胡辣湯,可不是指湯中放了胡椒與辣椒,實際上正宗的胡辣湯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胡辣湯的意思,就是“胡亂辣”,各種辣味加在一起的那種辣,其他的解釋,不是附會就是望文生義。經過民間若干年的加工發展,一種以適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湯香撲鼻的胡辣湯在逍遙鎮誕生。

當然胡辣湯也隨之流傳到了臨近的省市,例如陝西西安也有胡辣湯,分爲兩種,一種是河南人做的,稱之爲河南胡辣湯,也叫叫肉丁胡辣湯,河南胡辣湯的;一種是本地回民做的,稱之爲肉丸胡辣湯。

胡辣湯是哪裏的特產-胡辣湯哪裏最正宗

胡辣湯的由來

胡辣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當時的天子宋徽宗雅好風月,軍國之事一無所長,但琴棋書畫、吃喝玩樂等卻無所不通。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淫侈奢靡的風氣自上而下,遍及國中,而尤以汴京爲最。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勾勒出了大宋亡國前數十年的繁盛,其中的各色飲食種類多多、風味各異,演變、流傳至今,就成了有名的開封小吃。因此,真的說起淵源來,胡辣湯還和東京汴梁城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呢!

當時,宮中有位小太監,自幼淨身進宮,因爲善於揣摩上意、應對得體,深得宋徽宗的喜愛,十六七歲時,便成爲皇帝的貼身太監。徽宗皇帝對小太監寵愛有加,特許他出宮遊玩,順便回家省親。小太監是今天南陽一帶的人,因此出宮之後向西而行,第一站就到了嵩山少林寺。作爲皇帝面前的紅人,寺中方丈對他熱情款待,照顧極其周到。當他看到小太監面紅耳赤、口脣乾渴且飲食又少時,便奉上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湯”,小太監飲後直覺體氣清爽,諸症若失,甚是高興,於是連飲數日,臨行時又向方丈討要“醒酒湯”的方子,方丈即將此方贈與小太監。

回家省親之後,小太監繼續南行,便來到武當山遊玩一番,武當山掌門人見小太監食量很大,小便量多、大便腥臭難聞、身體消瘦,就爲小太監準備了武當山的“消食茶”,小太監飲用數日之後,大便正常,形體漸豐,拿銅鏡一照,面色也白皙了許多。小太監很是感激,又將此方討來。

見此二方頗有效用,小太監回宮後,便尋思將它獻給徽宗皇帝,以討得皇帝歡心。他找來御膳房的太監及太醫院的院士,以此二方爲基礎,做出一種色香味形俱佳的湯來。該湯既消減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湯之辣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施與諸妃嬪,衆皆曰佳;奉與徽宗皇帝,這位風流皇帝更是精神矍鑠,喜不自禁。

徽宗皇帝問小太監此爲何湯,小太監靈機一動,稱其爲“延年益壽湯”,徽宗皇帝大喜,賜小太監爲國姓(即趙姓),御封此湯爲“趙氏延年益壽湯”。此湯據說冬禦寒,夏避暑,徽宗皇帝曾敕發於軍營之中,軍士們服後百邪難侵,諸病不生,一時之間聲譽鵲起,並因此成爲軍中之良方。

後來,恰逢“靖康之難”,金兵攻破開封城,擄走徽宗、欽宗二帝,離亂之中,小太監脫出牢籠,隨逃難人羣向南逃去。小太監久居宮闈,身體本虛,再加上牢獄之災、破國之難,路途風寒,心中驚懼,行不多遠,便身染重疾,待逃至逍遙鎮碼頭上時,天色已晚,他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碼頭上的一個茶水爐前。第二天早上,賣茶水的王老漢發現火爐前躺着一個人,趕快將他拖到屋內進行救治,一頓熱湯熱飯之後,小太監的病好了許多。王老漢收留了小太監,並將女兒許配給小太監爲妻(表示懷疑)。爲謀生計,小太監將茶水攤變成了早點攤,他把“延年益壽湯”加以變化(宮闈中人喜湯爲養,民間百姓需粥以充),將其售與四方行商。後來,小太監又將湯中的藥物去除,再加上炒過的黑芝麻、花生仁之類,做成了一種甜湯,這就成爲後來流行於逍遙當地的油茶。

有一天,一位北方客商帶了一瓶胡椒粉來吃小太監的大肉粥,王老漢一不小心將客人隨手放於粥桶邊上的胡椒粉瓶碰翻,小太監無意中又將翻入的胡椒粉攪進鍋中,客人吃後,身心俱暢,通體舒泰,胡辣湯就這樣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誕生了。這位北方客商就問小太監這是什麼湯(應該是什麼粥),小太監聞此湯香味撲鼻,舀出一嘗,辣味醇郁,既有乾薑、良姜的辣味,又有胡椒、蓽撥的辣味,還有肉桂、山奈等的辣味,各種不同的辣味綜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味覺器官,感覺分外不同,因此小太監就把它稱爲“胡辣湯”。

胡辣湯是哪裏的特產-胡辣湯哪裏最正宗 第2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