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結束後寶寶卻便祕了該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3.06W人 

春節過後,即便是現在,節後綜合徵都困擾着不少寶爸寶媽,因爲寶寶在這段時間便祕了。那麼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過後,即便是現在,節後綜合徵都困擾着不少寶爸寶媽,因爲寶寶在這段時間便祕了。那麼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結束後寶寶卻便祕了該怎麼辦

春節假期裏,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吃”向來都是頭等大事,幾乎所有家庭在這個時候飲食都很難保證規律,每天都在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食物的種類和量都是平時的好幾倍,孩子們也不例外。“這家的肉剛吃下去,下一家的肘子就等着了”

現在過完年了,不少孩子也出現了腸胃問題,其中與吃密切相關的一種毛病,也是令很多父母頭痛的就是寶寶便祕了。不論是開始吃輔食的小寶寶,還是大一點的孩子,都可能會發生便祕。

那麼,便祕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我們家長怎麼判斷孩子是否便祕了,如果便祕了怎樣做才能緩解?今天陽媽就教大家正確認識寶寶便祕的幾個問題。

一、 便祕是不是一種疾病?

雖然醫學上沒有將便祕歸類於一個單獨的疾病,醫院也沒有將它作爲一個單獨的疾病進行治療,但便祕的確在所有臨牀科室中都很常見。

目前認爲便祕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爲排便次數的減少、排便困難、糞便乾結等。

二、寶寶爲什麼會便祕?

這裏我們討論的寶寶便祕是功能性便祕,就是大家常見的,除了便祕,寶寶的身體器官沒有明顯的改變和疾病。

到現在,寶寶便祕的原因和機制仍然不明確,通常認爲和飲食不合理、代謝因素、精神因素、遺傳等相關。但經過長期的臨牀數據表明,有以下幾種情況寶寶最可能發生便祕:

1、輔食添加後出現便祕

輔食添加後,寶寶發生便祕最大的原因,就是對新添加的輔食不耐受。

輔食添加的原則之一就是每次只新增一種食物,這樣如果寶寶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就可以比較明確的判斷造成寶寶不適的可能就是這種新增的食物。

2、膳食纖維攝入不夠造成便祕

我們都知道,膳食纖維(各種蔬菜、水果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缺乏時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排便困難。所以寶寶的輔食中也要注意添加。

3、脂肪攝入不夠

其實,脂肪攝入不夠也會導致寶寶便祕。

1歲以內的寶寶以母乳或配方奶爲主要能量來源,奶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因此保證奶量是關鍵,不能因爲加了輔食本末倒置。

1 歲後三餐成爲寶寶主要的能量來源,有些寶寶的飲食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爲主,比如粥、軟飯、麪條、饅頭,缺乏富含脂肪的食物來源,就很有可能發生脂肪攝入不夠引起的便祕。

4、其他可能原因

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有些家長沒有按要求的比例衝調配方奶,爲了讓寶寶多吃點會把奶粉衝得稠些可能造成便祕;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因爲飲食、環境的改變,可能不願意在公共衛生間大便,壓抑排便意識可能導致便祕。

三、怎麼判斷寶寶是否便祕?

有些媽媽對寶寶便祕存在誤解:

我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大便就不穩定,以前母乳每天都拉便便,現在都是幾天才一次,甚至一個星期才一次,是便祕了麼?

以爲寶寶便便次數的減少就是便祕了。

事實上,寶寶排便本來就不會那麼規律,不拉便便≠便祕。尤其加入輔食這類固體食物後,寶寶便便的性狀本身就會發生改變,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次數減少,其次是性狀改變,由較稀的液體狀變成軟爛的固體狀,這是添加輔食後正常的現象,不是便祕。

正確判斷寶寶是否便祕是依據以下現象: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減少,當寶寶排便的時候,每次憋得小臉通紅, 便便排出時會又乾又硬又粗,寶寶因爲很費勁兒而小臉漲紅,甚至哭鬧,那的確可能是發生便祕了。

也就是說,便祕就是一次讓寶寶難受、“遲到”了的不正常便便。

四、寶寶便祕要不要儘早治療?

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對便祕有正確的認識和判斷,一旦發現寶寶有便祕的現象就要重視起來,並爭取儘早治療。

寶寶出現便祕後,解出的大便又乾又硬,刺激肛門會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從而讓寶寶懼怕而不敢排便,壓制便意,因此大便總不能排出,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便祕加劇;而大便長時間存留在體內還會使毒素淤積體內,影響寶寶正常的新陳代謝,會使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等。

通過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大大減輕這種不良後果,防止對兒童的身心傷害,因此寶寶便祕需要儘早治療。

五 飲食和運動對治療便祕有嗎?

對於輕微和偶爾出現便祕的寶寶,飲食調整是可以緩解便祕的,特別是輔食添加後出現便祕的寶寶,很可能是輔食引起的。幼兒或更大一點的孩子出現便祕,可在孩子的飲食中多添加一些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增加每日水攝入量。

鼓勵小寶寶多爬動或走動,大一點的孩子多運動,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緩解便祕。

飲食和運動等只能對一部分孩子便祕有效,但對很多慢性、長期、反覆便祕的孩子只能起到幫助,不能達到治療效果,必須與藥物治療相配合。

六 益生菌對寶寶便祕有效嗎?

近年來,臨牀在進行小兒便祕治療時,將治療方向轉爲改善患兒腸道菌羣、糾正腸道內環境上,具有調節腸道菌羣類藥物(益生菌)逐漸被廣泛應用。

文獻報道,在飲食調節、排便訓練等基礎治療之上,再加用腸道菌羣類藥物,可提升治療效果。

七 寶寶便祕可以用開塞露嗎?

肛塞製劑,如開塞露以及灌腸只能臨時使用,也就是救急時使用。

開塞露不可以作爲常規使用,不可長期持續使用,因爲長期使用會造成依賴。

八 寶寶便祕可以用導瀉藥嗎?

很多寶寶便祕都需要用藥物治療,這一點家長不要有顧慮,認爲便祕只是孩子吃的不對,不想用藥,擔心孩子會藥物依賴。寶寶便祕不是小事,儘早積極治療會減輕孩子痛苦,防止身心傷害。

刺激性的瀉藥,一般少用或不用,如番瀉葉、硫酸鎂、酚酞片、果導片、大黃片等。

現在比較常用的導瀉藥物有:乳果糖和聚乙二醇。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雙糖,在小腸內不被吸收,可以使水電解質等保留在腸道中,從而增加腸道內的含水量。

聚乙二醇:在腸道內不被吸收,也不被代謝分解,能夠增加胃腸道的水分,改善糞便的硬度,從而增加腸道蠕動,順利排便。

目前醫學上對於兒童功能性便祕的藥物治療需三步走:

第一步:解除糞便嵌塞。有文獻報道,便祕的孩子對聚乙二醇耐受性更好,常被作爲解除糞便嵌塞的一線用藥。

第二步: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目的在於防止再次嵌塞,聚乙二醇仍作爲首要選擇,維持治療的時間至少 2 個月。

第三步:減量藥物。在維持治療的基礎上,便祕症狀改善(每週至少 3 次大便)1 個月之後,可考慮逐漸減少藥物用量,同時增加膳食纖維和液體的含量,此過程至少需要 4~6 個月,旨在恢復正常的腸道蠕動及防止復發。

對於便祕較嚴重的寶寶,家長不可擅自服用便劑或灌腸劑等藥物,需要去醫院詳細向醫生敘述病史,通過醫生的觀察判斷,嚴格按照醫生的處方服藥。

家長要注意,孩子便祕了,遇到下面這些情況,需要就診治療:

便祕治療後24小時之內沒有排便。

嚴重的腹痛。

4個月以內的嬰兒超過正常排便週期24小時沒有排便,例如一個嬰兒平時2天排便1次,但是突然3天未排便。

4個月以內的嬰兒排出硬大便,而不是軟或稀大便。

孩子不願意吃東西,體重降低。

大便帶血或者尿布上有血。

便祕反覆發作。

孩子排便時說疼痛。

家長對於孩子的排便習慣有任何問題或者擔心。

寶寶便祕絕非小事,而且可以有效預防,寶寶的直腸排便反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建立。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即應觀察寶寶的排便規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減小後期便祕的發生概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