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碎碎念第七期:資源爭奪激烈衍生出育兒焦慮症

本文已影響3.05W人 

最新一期的《三聯生活週刊》主題是:爲了孩子的資源爭奪:育兒焦慮症。從一位媽媽的自述中,講述了孕育的痛苦、養育的小心,更年輕的一代的父母開始反思:育兒從何時開始成了一件百般焦慮的事?

小編碎碎念第七期:資源爭奪激烈衍生出育兒焦慮症

最新一期的《三聯生活週刊》主題是:爲了孩子的資源爭奪:育兒焦慮症。從一位媽媽的自述中,講述了孕育的痛苦、養育的小心,更年輕的一代的父母開始反思:育兒從何時開始成了一件百般焦慮的事?

最新調查:78%的年輕父母在焦慮中育兒

這些形而上的憂慮,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就成爲美國心理學家們普遍的研究課題。育兒方面的臨牀醫學家戴維·安德雷格(DavidAndereg)教授認爲,因爲疫苗的應用,醫學的發達,孩子因病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這個世界其實是更安全了。但美國的年輕父母們,卻表現出了和社會進步南轅北轍的焦慮感。“根據紐約一個非營利組織最近的抽樣數據,大概有78%的年輕父母認爲,現在育兒比以前困難得多,僅有4%的人覺得更輕鬆。這表明父母這項重任已經對年輕的夫婦們形成了恐嚇。”

安德雷格是一位溫和的研究者。他在自己的書中,把育兒焦慮的源頭更多歸結於新手的無知:“育兒焦慮的高發羣體存在於只有一個孩子,或者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更多孩子的出生,會削減父母的憂慮。和多子多孫的前輩人相比,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的父母會更長久地沉溺於育兒焦慮中。”這一結論是根據美國2000年的數據,當時已有1620萬的家庭選擇了獨生子女。這也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獨生子女人數正在穩步增長:1972年,只有18%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到2005年,27%有小孩的英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至今尚未鬆動的情況下,獨生子女家庭是更爲普遍的國情。

子女數量的減少,讓父母們經不起一點無論是健康還是安全方面的風險。不斷豐富的育兒理論和流派,又在擾亂着既有的常識。當一個繁衍千年的生育慣例,每個細節都被層出不窮的新理論重新考量,而這些理論又與商業利益的需求相互交織,以至於真假難辨選擇PC、PES還是PPSU材質的奶瓶;圓孔、十字孔還是一字孔的奶嘴;讓孩子仰着睡、趴着睡還是側着睡,都能成爲育兒新手們的焦慮源頭。

以上因素與連軸播放極端信息的傳媒網絡結合,更加大了父母的擔憂。美國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所討論的育兒焦慮,多是對“暴力、恐怖主義、車禍”等外在侵害的擔憂。安德雷格覺得,這種焦慮在很多時候是莫須有的,是成年人將極端信息中的危險嫁接到自己孩子的成長中。而且“焦慮並不只限於母親,也傳染到父親身上,鼓勵孩子去野外探險不再流行”。正常的遊戲也被賦予了危險的意味。安德雷格說,他經常被焦慮的父母問道:“當孩子用食指做出手槍的形狀,對着我喊"梆,梆",我要不要制止他?當我帶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時,是否需要提醒朋友將家裏的玩具手槍收起來?”

小編碎碎念:

作爲一名準80後,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大多已爲人父母。因爲一直關注育兒教育和工作的原因,每當她們遇到養育問題時,第一個會想到向我諮詢。在電話裏,聽他們喋喋不休、反反覆覆的講述自己遇到“小”問題,我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我今後一定、必須、堅決地要輕鬆育兒”。

80後多是獨生子女,條件好,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正是因爲這種訴求的存在,他們把自己、把孩子逼上了一條“焦慮育兒路”。他們.過多的干預孩子自我成長;他們在物質上富養孩子,在精神上、身體上窮養孩子。伴隨孩子成長的是個性被抹殺、獨立性差、有交往障礙等問題。事實上,這些家長們都不確定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確。

所謂“物極必反”,當你有一天意識到你的過度焦慮和關注,帶給孩子的其實是無法挽回的傷害時,你還有“回頭路”嗎?所以,放掉你揹負的包袱,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童年,也給自己一段輕鬆的時光看着孩子自己“蹣跚學步”、自在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