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焦慮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11W人 

很多寶媽在育兒道路上有點焦慮?那麼如何繞開育兒大坑?從新手媽媽一路走來,我也曾經踩過不少育兒的大坑,其中有一大敗筆,就是孩子的吃飯問題。

靈小犀出生那會兒,因爲胎心監護結果不太理想,所以我不得不提前接受了剖腹產手術。當時的孕周剛好跨過“合格線”,要是再早兩天,她就該算早產兒了。

所以,從一生下來,她就很瘦,包在襁褓裏,像一隻小貓。她胃口也小,每天喝的奶量,不足同病房小男生的三分之一。

滿月的時候體檢,果不其然,她的體重水平掙扎在合格線上,稍不留神就會落個“營養不良”的評價。

在這種情況下,說不焦慮,那是假的。

我甚至還曾經產生過自我懷疑,覺得這都是因爲自己的奶水不足,營養不夠充分,味道不夠好造成的。

我還常常腦補出很多畫面,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會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很有可能將來就長不高,長不高會影響她的自信。

再比如,吃得少,大腦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不夠,學習也會跟不上,等等。

這些擔憂有時候是潛意識流露的,有時候腦子裏就是會有非常清晰的畫面。

因爲被焦慮裹挾,我很難在靈小犀的吃飯問題上做到淡定。

不光我,那個時候,其實全家都很焦慮。

所以,自從靈小犀吃輔食以來,她常常被一羣大人圍着,所有人的一致目標都是,能多塞一口算一口。

這樣的心情和場景,有過類似經驗的媽媽,應該不難想象。但最後的結果就是,靈小犀越來越瘦,胃口越來越差。

她討厭吃飯到什麼程度呢?

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她只要一坐到餐椅上就開始犯困打盹,離開餐椅立刻就精神煥發。

會走路以後更糟糕,一頓飯要吃一兩個小時,常常都是她滿屋子跑着躲,我們在後面追着喂。

肚子餓了就吃,原本就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小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眼睛還沒睜開,就知道要張着小嘴到處尋媽媽的乳頭了,怎麼反而越長大越退化了呢?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但這個問題真的不在她,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焦慮淹沒了的我。

當我真正覺察到這一點時,那些被我忽略了的焦慮感,開始像潮水一樣慢慢褪去。

這個時候,我大腦裏掌管理智的那個部分,才從情緒的迷夢中驚醒過來。

我決定放手,把吃飯的主動權重新還給靈小犀。

本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胃口不一樣也很正常,有些孩子天生飯量就是要小一些,這壓根就不是什麼問題。

因爲不讓自己餓肚子,充分汲取營養,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本能。所有的動物都有這樣的本能。

所有需要家長追着餵飯的孩子,都是因爲這種本能被過度的干涉給破壞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因爲擔心孩子吃得太少,於是就逼着她吃,結果引起她的反抗,吃得更少了,然後自己就更焦慮,逼得更緊,激起的反抗也越來越強烈……

我有個朋友在這一點上就做得非常好。

她從不餵飯,而是每次都會把孩子的小手洗乾淨,把食物放在他的面前,任由他自己發揮。

剛開始,現場當然是慘不忍睹。孩子常常吃得滿頭、滿臉、滿身都是,地上牆上也跟着遭殃。

可朋友卻淡定得很,她說,孩子總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髒了就髒了,洗乾淨不就行了。

育兒焦慮怎麼辦

這真是我見過吃飯最讓人省心的孩子了。還不到兩歲,他就能很好地使用餐具獨自吃飯了,朋友從沒爲此費過心。

在和一些媽媽們交流這個問題時,有些人會說,道理我也懂,可是當自己身處在這個情境中時,就是沒法容忍,還是會管不住自己。

其實,真正橫在知道和做到之間難以跨越的溝壑,就是焦慮。

我那位朋友能夠做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對這個問題一點也不焦慮,所以才能心平氣和地“靜待花開”。

沒辦法,自己給自己挖的坑,總是要想辦法填上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清楚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焦慮,而不是孩子的行爲。所以,我最先做的事情,其實是放下自己的焦慮。

這個“轉念”是最重要也最難的一步。

接着,我和家人都溝通好,不管靈小犀會有什麼反應,誰都不能給她餵飯。

可畢竟是依賴慣了,剛開始她也很不適應,一副不餵我就不吃的樣子。但其實餵了,她也不會好好吃的。

與其這樣,長痛不如短痛。建立一個更好的飲食習慣,才真正有利於她的健康和成長。

想到這一層,我的態度又堅定了起來。

雖說如此,但我還是不希望搞得劍拔弩張,否則,這等於還是換了一個方式“強按牛頭喝水”。

我靈機一動,笑眯眯地跟她說,我們來玩一個“飯菜晚會”的遊戲吧,現在你的肚子裏已經搭建好了一個舞臺,哎呀,該輪到米飯上場了。

聽到這裏,她立刻來了興趣,自己主動舀了一大勺米飯吃下去。

我接着又說,嗯,該輪到青菜上臺表演啦。她非常配合地自己又吃了一大口青菜。

我看到這個辦法有用,心裏暗自竊喜,面上依然不動聲色,接着指揮飯菜輪番“進場”。

她真的是超愛這個遊戲。那段時間,一到吃飯,她就要求這麼玩。有時候,她自己就指揮上了,邊說邊吃。

我也開始有意識地淡化自己在吃飯這個問題上的關注度,正好靈小犀從小就好動,我就投其所好地給她買了一些運動裝備,也常常帶她到樓下瘋跑瘋鬧。

運動量大了之後,她的胃口明顯也變好了。

那一段時間的堅持和努力最終沒有白費,多管齊下之後,這小傢伙吃飯難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但說到底,真正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做到了“讓她爲自己的吃飯問題負責”。

最讓我感觸的是,當她終於不再需要把精力,耗費在對抗“餵飯”這件事情上時,她才能夠真正看到並享受美食。

後來,我發現,很多類似繞不開的育兒大坑,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焦慮在作祟。

比如,讓很多媽媽都忍不住要吐槽的“盯作業”問題。

爲什麼每天都已經鬧到雞飛狗跳、劍拔弩張了,還是沒有辦法放手,讓孩子爲自己的作業負責呢?

因爲媽媽不相信孩子能夠做得很好,總擔心自己一旦放手,孩子就會失控,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有可能跟不上進度,考不上好的大學,未來也就沒有光明的前途,這一輩子就給毀了……

看吧,又是一個會讓人深陷焦慮的陷阱。有些掌控着你的焦慮,也許你自己都沒發現。

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他又怎麼能夠學會自己主動去承擔責任?

越盯梢,孩子越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產生抗拒的情緒,這才真的是會導致孩子厭學,讓那些自己想象中最不願看到的情景,更有可能成真。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可還是做不到,那麼,先別急着處理孩子的問題。

你真正需要的是找到支持和力量,來幫你一起對抗那些無處不在、或隱或顯的焦慮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