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裏橫”的孩子,如何引導?

本文已影響1.71W人 

“窩裏橫”孩子是怎麼養成的?爲什麼有的孩子家裏與家外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該妥協還是堅持原則?其實窩裏橫的孩子,背後大多站着沒有原則的父母。

“窩裏橫”是人們經常說的一個詞,意思是說有些人在家霸道、對家人亂髮脾氣,在外卻又變成了“受氣包”,受了委屈和欺負只會忍着。

“窩裏橫”也經常會出現在孩子身上。

曾經就有媽媽對我說:“我家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總會被霸道的孩子嚇得不敢說話,但是在家裏,動不動就大喊大叫,整個就一窩裏橫!”

爲什麼有的孩子家裏與家外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

父母沒有原則的妥協

“窩裏橫”孩子,很大程度上與父母沒有原則的讓步有關。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麼完全沒有原則,要麼定了規矩,卻輕易妥協。

比如孩子想要買個新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的玩具太多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買!”孩子一聽,馬上就哭鬧:“我就要!我就要!”

媽媽拗不過孩子,最後無奈地買下新玩具。

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經驗:多哭、多鬧,目的就能達到。

孩子很聰明的。當第一次通過發脾氣、哭鬧嚐到甜頭後,接下來他們就會把這招用得爐火純青。

然而出門面對陌生的環境,這一招就失效了。所以有的孩子在外面就壓抑自己的需求,一回到家,又開始對家人頤指氣使。

“窩裏橫”的孩子,如何引導?

老人沒有原則的溺愛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窩裏橫”都是有目標的。

他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橫”,只針對溺愛自己、包容自己的人。

有的孩子只對爺爺奶奶不客氣,遇到嚴厲的爸爸或者媽媽,孩子就不敢大吵大鬧了。

孩子很會看臉色,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所以一些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一個樣,在爺爺奶奶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我見過很多爺爺奶奶,對孩子百般寵愛,捨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每次父母管教孩子,老人就站出來當孩子“擋箭牌”。

即使這樣,孩子也一點不知道心疼爺爺奶奶,稍不順意,耍小脾氣,對爺爺奶奶惡語相向,仗着長輩的包容,孩子也越來越霸道。

最寵愛孩子的人,成爲孩子最不尊重的人。

孩子缺少社交技巧

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表現出膽怯,很多時候,是因爲在家裏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沒能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現在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孩子每天宅在家,很少出門與同齡人交流玩耍。

如果這時候,父母沒有教孩子如何打招呼、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如何處理爭執,那麼孩子單獨處理社交問題的能力有限,遇到陌生人,很容易出現害怕、退縮和焦慮的情緒

而且出門在外,孩子不再是“小皇帝”,沒有人像爸爸媽媽那樣順着他,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處於平等的地位。

這種角色和身份的轉變,也很容易讓孩子生成“窩裏橫”的矛盾性格。

“窩裏橫”的孩子,如何引導?

其實不光孩子,大人有時候也會“窩裏橫”。

家庭是溫暖安全的港灣,在這裏,人們最容易暴露出真性情,壞脾氣,惡語都會表露出來,總覺得家人會包容自己。

想改變孩子這種“窩裏橫”的行爲,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如果父母在外和顏悅色,回家就把暴脾氣發泄給家人,孩子很容易就耳濡目染。

其次,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懂得拒絕,別隨便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趙薇曾經在綜藝中對一位媽媽說:“你不能讓兒子有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兒。”

深以爲然。總給孩子特殊待遇,時間久了,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私,對父母也越來越放肆。

此外,父母也應該多帶着孩子出門見人,去外邊跟同齡孩子一起玩。讓他們在跟同齡人的交流中,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趁着孩子小,儘量去糾正孩子的“窩裏橫”。

千萬別讓孩子學會,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