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覺”怎麼辦?如何抓住睡眠信號,讓哄睡事半功倍!

本文已影響2.62W人 

我們平時經常聽過的一個說法就是,孩子“鬧覺”了,不是因爲餓,就是哭鬧,孩子一鬧,就說明孩子該睡覺了,哭鬧真的是睡前最好的提示嗎?

我們平時經常聽過的一個說法就是,孩子“鬧覺”了,不是因爲餓,就是哭鬧,孩子一鬧,就說明孩子該睡覺了,哭鬧真的是睡前最好的提示嗎?

如果你的寶寶是天使寶寶,那麼在他困的時候,簡單哄哄就能入睡。即使是你發現的睏倦的信號有延遲,寶寶也不會哭鬧。但是如果你的寶寶是個精力充沛的寶寶,那麼光會哄還不行,還要掌握主動觀察寶寶出現睏意的信號,而且要在寶寶出現過度疲勞之前,主動哄睡,才能避免因爲疲勞過度而出現的難以安撫的哭鬧,甚至完全不能哄他入睡。

嬰幼兒的睡眠週期

人類的睡眠有兩種類型,快速眼動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爲了方便理解,REM也可以叫“做夢期”,NREM叫做“深睡期”。

兒童也有REM和NREM睡眠週期,但是他們的睡眠週期與成人不同。在前四個月裏,孩子的睡眠,尤其是日間睡眠,與神經方面沒有太多的聯繫,大部分孩子處於淺層REM期,也就是做夢期時間比較長,此時他們的大腦非常活躍,很容易被吵醒。

在早產兒的睡眠中,REM(做夢期)佔了80%;足月新生兒只佔50%;

對於一個新生兒來說,每天需要大約8小時的REM睡眠和8小時的非REN睡眠。在嬰兒四個月大的時候,REM睡眠時間開始慢慢減少。

大約到2歲是一個孩子的睡眠週期就更接近於成人的睡眠週期了。

REM睡眠在成人睡眠構成中約佔20%~25%,每天晚上大約2小時左右。

REM期,非常容易覺醒,爲什麼對嬰兒還有重要的作用?因爲嬰兒會在睡眠中訓練大腦成長,通過夢境刺激神經束和神經末梢,就像聽覺和視覺刺激神經的作用一樣。

我們都會經歷這些睡眠週期,當我們從一個階段轉換到另外一個階段時,大腦活動的變化常常會令我們短暫醒來。這種叫做局部覺醒,有時候我們會感到更清醒一些。比如,當我們仍然處於非常淺層的睡眠當中是,大約每90~110分鐘(嬰兒大概是45~50分鐘),就會有一個局部覺醒。此刻我們並沒有完全清醒,但可能會嘟囔兩句話或者翻個身,等等。

每3~4小時,我們都會經歷一次局部覺醒。也許這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枕頭掉在了地板上,或者想要喝一口水,或者需要重新蓋一下被子。通常我們就會再度入睡,而且清晨起來的時候幾乎不記得曾經醒來過。這是因爲我們知道如何再度入睡。而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做,除非我們教會他們。

當嬰兒們經歷這種局部覺醒時,他們可能會因爲受到驚嚇而哭鬧,翻來覆去。如果他們負的睡眠關聯或者睡眠支撐,如果他們醒來需要藉助父母的幫助才能入睡,這種局面的覺醒就會變成完全清醒。

他們可能會對自己說:“啊,我有點醒了,我現在在自己的小牀上”。“我很累,媽媽不來照顧我,爸爸不抱着我在走廊裏踱步”。“或者沒人幫我找到我的安撫奶嘴的話,我不知道怎麼才能睡着”......那現在我就只剩下一件事可以做,就是哭!

只要我們能幫助孩子摒棄這些負關聯,他們雖然還會經歷局部覺醒,但是卻不需要我們再來照料了。他們會睜開眼睛幾秒鐘,意識到自己在自己的房間很安全,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或者摸到自己虛幻的毛絨玩具,小毯子之類的,然後讓自己再度睡着。局部覺醒就只是局部了。

把握寶寶的睡眠先機

掌握了嬰兒的醒睡規律,就能更好的把握寶寶的睡眠先機!

我們都有一種生物節律,一種生物鐘,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醒來,什麼時候該睡覺。當我們的生物鐘設定爲“清醒”時還在睡覺,就跟生物鐘要求“睡覺”的時候還醒着是對生物節律的違背。

當我們用睡眠消除生物鐘的勁爆,或者當我們的生物鐘處於“清醒”模式時,睡眠就無法恢復精力——這種睡眠之後,我們不會覺得精力充沛。例如,一個上夜班的人從凌晨到早上8點工作,就不會有優質的睡眠,因爲他們沒有和生物鐘同步。

或者說對於一個2歲的孩子來說,從下午1點到3點的午睡就比從傍晚4點到6點的小睡效果更好。儘管很多社會因素,比如噪音、溫度也會影響生物鐘,但是生物鐘主要由光線來支配。所以爲什麼孩子睡覺房間放遮光窗簾比較好,尤其是那些習慣性早醒的孩子來說,或者在日間睡不着的孩子而言,更加需要。

作爲成年人,我們都知道如何調整,至少部分調整混亂的生物鐘。假如我們不得不在某個晚上早於平時的睡覺時間,第二天需要早起,我們會提前準備入睡,來命令我們的大腦在一個不太習慣的時間入睡。我們可以洗個熱水澡、看看書或者聽一首輕鬆的音樂,或者看一會無聊的電視。但是孩子們對於這些技巧一無所知。孩子們需要我們注意“時刻”無論是外部的時間還是孩子的內部節奏,從而來保證他們的睡眠。

爲了讓我們自己的生物鐘“運轉”得更好,從而保障我們的睡眠,我們應該讓睡眠更有規律。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都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入睡,在早上同一時間醒來,就會睡得更好,感覺也更好。

兒童甚至更加敏感,尤其是當他們開始睏倦之後。一個休息充分的孩子比一個疲勞過度的孩子,更容易適應睡眠時間的變化。孩子需要一種習慣和可預測性來保障他們感情上的安撫和麪臨全新世界的條理性和安全感。同時他們也需要習慣來保證期內部的生物鐘正確的“運轉”,命令他們的大腦通過分泌褪黑色素開始準備睡覺。

褪黑色素是一種荷爾蒙,可以通過放鬆我們的肌肉來促進睡眠和令我們睏倦。大約在寶寶出生三個月之後開始分泌。分泌的水平與黑暗有關,也與我們的生活節律有關。

如果你錯過了孩子的“睡眠時機”,也就是他自然的睡眠時間,那麼他的身體就不會產生令人平靜的褪黑激素。而正好相反,他身體裏的腎上腺釋放出一種強烈的皮質醇,這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激素,腎上腺素。能夠過度刺激你的孩子,讓他“亢奮”,並且出現一種精神煥發的模樣。有時候形容一個人突然精神百倍像打了“雞血”一樣,就是身體裏分泌了腎上腺素,讓人瞬間興奮。

對於寶寶而言,類似於把一杯濃咖啡倒進他的奶瓶一樣。他會更加激動、更加難以安撫,可能需要你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幫助他再次平靜下來,然後睡着。

因此,從自然節律和習慣上來說,如果孩子本來應該在8點入睡,而你卻讓他一直待到10點,那他就很難入睡。而且就算他睡着了,也常常會伴隨着超出一般的哭泣和反抗。在皮質醇和過度疲勞的共同作用下,讓他安穩的睡一覺變得格外困難。在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前,他更有可能在半夜醒來,或者早上過早醒來。

孩子“鬧覺”怎麼辦?如何抓住睡眠信號,讓哄睡事半功倍!

掌握好寶寶的入睡時機,就相當於在哄睡上節省了一半力氣;如果錯過了最佳時機,寶寶會變得異常興奮或者哭鬧不止,哄睡就會變得事倍功半;如何把握時機:

嬰兒在清醒1或者2小時候很快變得過度疲勞,有些甚至連舒適的清醒一個小時也做不到!白天,當寶寶清醒時需要注意時間,並在接下來的1或者2小時內,在他變得過度疲勞之前,開始撫慰他讓他小睡。盡力保持短暫的清醒時間。

小於6周的嬰兒夜間睡得很晚,且白天夜裏睡的都不太久。白天盡力在寶寶過度疲勞之前撫慰他入睡。始終迴應寶寶。避免過度疲勞。

80%大於6周的嬰兒夜間變得安靜,睡眠時間變長,並且提前一個小時就變得昏昏欲睡。如果你的寶寶昏昏欲睡狀態的時間提前,盡力提前一小時撫慰他入睡。不要讓他哭鬧。

20%大於6周的嬰兒夜間仍然哭鬧,睡覺時間沒有變長,睡前開始昏沉的時間也沒有提前。無論如何,即使你的寶寶出現昏沉狀態的時間沒有提前,也嘗試提前一個小時撫慰他入睡。花更多的時間來撫慰他:延長搖擺時間,長時間的洗澡,以及不停的推着嬰兒車走等等。父親應該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困難。不要讓他哭鬧。

寶寶每次醒一到兩小時,然後就開始犯困,繼續入睡。當寶寶剛開始犯困就哄寶寶入睡,那麼事情會變得簡單的多。

判斷寶寶是否犯困:

安靜、胳膊和腿都不怎麼動,眼神不亮,眼皮有點耷拉,盯着你看的時候也不那麼專注了。

吸吮的動作變弱變緩。

如果寶寶超過6周,首先觀察寶寶是否已經會用微笑迴應你。如果會,當寶寶不在微笑了,就要哄寶寶睡覺了。

睡眠時機的標誌:

揉眼

打哈欠

活動減慢

精神萎靡

疲倦

面無表情的盯着某個地方,或者目光遊離

發脾氣、發牢騷

對於其他人和玩具都失去興趣

如何把握睡眠先機,其實很好理解。比如大人每天晚上10點入睡最好,如果超過有事耽擱了一兩個小時,那麼可能人就比較亢奮,反而難以入睡。所以如果每天10點上牀睡覺,第二天可以精神飽滿,那麼每天9點40就熄燈,躺在牀上可以看會書(看書最容易使人犯困)或者使用平時最容易醞釀睡意的方式,如果看電影或者電視劇,可能因爲劇情太過精彩,就錯過了睡眠的最佳時機。

嬰兒也是一樣,如果很難掌握孩子的睡眠信號,那麼可以先觀察記錄,孩子一般清醒多久就開始煩躁哭鬧?如果清醒3個小時就開始哭鬧,那麼下一次在他睡醒後的2個小時就開始安撫,搖晃,餵奶等等,培養睡意,那麼下一次睡眠就不會因爲過度疲勞而哭鬧不止,難以安撫更難以哄睡。或者直接根據孩子是否有睡眠信號,一旦出現這些信號,就立即開始哄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