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養的人,從不“教導”別人怎麼帶孩子!

本文已影響1.98W人 

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走法,你不能要求別人和你是一樣的做法。比如帶孩子,你也不能隨便去指點別人。

這個春節,一個親戚家喜得白胖的大孫子。給娃娃辦喜宴的時候,一圈人圍住一個小媳婦兒和她懷裏尚在襁褓中的新生兒,你一嘴我一嘴地誇孩子,誇這家人好福氣。

這時候有個大嗓門的女人問了句:你是餵奶粉還是吃母乳啊?

小媳婦兒輕輕答:奶粉。

那女人一聽就激動了,開始滿腔熱情地強調,母乳有多麼多麼好,孩子吃了不容易生病!你怎麼給他餵奶粉,又費錢又不讓人放心,你這麼年輕身材也好恢復的……blablabla。

她說得當然正確無比。然而在她用心用力地說了半天,那個小媳婦終於忍不住了,紅着臉說:嬸兒,我知道母乳好,可是我有乙肝。

話音一落,整個空氣裏都是尷尬。

有教養的人,從不“教導”別人怎麼帶孩子!

兒子學校邊上,有對烤燒餅的年輕小夫妻。他們常年駐紮在那兒,生意一直很好。去年冬天他們剛生了娃娃。女人消失沒多久,就又抱着娃娃重新出現在攤位前,跟男人一起守生意了。

那會兒正是最冷的時候。男人忙前忙後,女人就趁着閒空兒給孩子餵奶、喂水什麼的。大人都覺得冷,所以那嬰兒自然鼻涕不斷,噴嚏連連。

有一回,帶着兒子買燒餅的時候,聽見旁邊一個接孩子的阿姨很熱心地說,你這孩子不能這樣帶呀,都給凍壞了!

女人溫厚地點頭,臉上帶着含蓄的笑。那阿姨覺得無趣,也就訕訕地離開了。

從她凝視孩子的眼神我就能斷定,哪怕有人幫忙帶孩子,她也捨不得把小傢伙扔家裏。把孩子留在身邊受凍也許是有些辛苦,卻也比被獨自扔家裏無風無雨更加溫暖。

那以後每次經過他們的攤位,腳步都不由得放緩,生怕驚擾了人家相依相守的甘甜。

有教養的人,從不“教導”別人怎麼帶孩子! 第2張

我也經歷過旁人熱心的指點跟勸誡。

那會兒是夏天。我用長背巾把女兒掛在身上,帶老大一起去逛超市。在超市裏頭遇到一個阿姨,上前跟我打招呼,對小女可愛的睡姿表達讚歎。

買完菜出了超市,忽然聽見後頭有人喊我。我疑惑地停下腳步,見剛纔跟我打招呼的阿姨又追了上來。她說:

剛纔呀沒跟你說,你看你這個東西兜着孩子多熱呀,而且會影響骨骼發育的!

我一聽就知道她並不瞭解背巾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纔有“影響骨骼發育”的說法。熱是的確會熱,因爲那會兒我腦門上就不停地在炸汗。

然而,她跟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正左手牽着大寶,右手提着一兜子菜。如果有精力有辦法讓小寶更舒服一點兒我也希望那麼做。但是在我的情況下,背巾已經是我最理想的選擇。

評判別人總是容易的。我們永遠不能指望別人感受自己的感受,除非,他有一天也體驗到你的處境。

有教養的人,從不“教導”別人怎麼帶孩子! 第3張

我當然知道,但凡是人,都有指點別人的傾向,這是本性。所以我們有句老話叫:“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我們可能都指點過別人,也被別人指點過。爲什麼人們對於指點這件事樂此不疲呢?因爲能夠從中找到居高臨下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記得剛剛開始學心理學那會兒,我就經常會涌出一種指點他人怎麼帶孩子、拯救天下兒童於“水火”的情結。當那孩子是自己身邊人時,這種助人的衝動就會更加強烈。善意本沒錯。但是當善意沒有起到自己想象中的作用,難免生氣,並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有一回,我見到一個鄰居動不動打孩子就沒忍住去勸解,然而一轉身那媽媽覺得受了委屈,打孩子的時候,下得力氣反倒更大了。那時候起,我才意識到,不顧情境給人提建議,也許太低估了問題本身,又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拿捏不當,反倒可能製造新的傷害。

我還見過一個長輩幾乎是氣急敗壞地指着一個晚輩說,我明明都給了你建議了你爲什麼不按照我說的做!這就更加違背了善意的初衷,反倒陷入了一種執念:你不接受我的建議,等於否定了我。你否定我我是難以接受的,所以我必須強迫你接受。

我們往往過於自信自己的能力,同時又忘了尊重他人。

有教養的人,從不“教導”別人怎麼帶孩子! 第4張

記憶最深的,是在我兒子讀的一個培訓機構見過的一個大姐。

當時那機構裏新來了一個口齒伶俐的姑娘,她正對着一個媽媽口若懸河地銷售課程。她說了半天,那大姐依然有些猶豫。見遲遲不能成單,那姑娘急了,開始企圖激將那大姐:

你這樣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捨得給他花錢,你想想不愧對他嗎?

那大姐一下子激動起來,一字一頓地反駁道:“我是個普通女人,做家政的,從農村來到這個城市,靠我這雙手吃飯。我還能把我的孩子帶在身邊,我覺得我比大多把孩子扔家裏的好多了。我一點兒也不愧疚。謝謝你的講解,我還是不買這個課了,再見。”

這番話,我至今記得清楚。

後來看到高圓圓主演的電影,《搜索》。那個身患絕症的白富美,只因在公交上不讓座,成爲網友口中的墨鏡姐,導致一系列的戲劇衝突,最後連初中老師都出來以她爲恥,直至最後,她選擇自殺謝幕。

整個評判和指指點點的過程中,沒人真正願意去看見這個真實的人,包括她的痛苦,她的孤獨,她的掙扎,她的絕望。

這個世界很大很長,每個人都在各自的泥濘中掙扎,誰又真的容易過?

所以,如果可以,不要輕易去評判別人,因爲你不知道發生過什麼,抑或別人到底經歷過什麼。

感同身受並不容易,但起碼我們能夠做到不評判,不打擾。

尊重他人與我們的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命運,各家有各家的劇本。尊重他們的選擇和獨特的生命軌跡。我們不是神,也並不高人一等。

還是古希臘思想家泰勒斯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給別人提建議,而這個世界最難的是,就是管理好你自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