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尿牀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63W人 

醫學上把兒童3歲以後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稱爲“遺尿症”,可分爲夜間遺尿和白天遺尿,所以一般如果3歲以上的寶寶還在尿牀,次數達到一週三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寶寶總是尿牀怎麼辦?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柯海勁副主任醫師

豆豆今年三歲半了,人長得很是聰明可愛,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小便,一分鐘前提醒她小便,她還回答說沒有,可一轉眼又說要小便了,而且總是等不及幫她脫褲子,就有一半尿在身上了,平時小便也總是會滴幾滴在身上。吃飯的時候,總是要尿褲子,飯前提醒她也沒用,而且晚上睡覺的時候老會尿牀,早上起來牀上總是溼漉漉的,爲此,爸爸媽媽耐心地給她講道理,甚至打罵都沒有用,不知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媽媽感到甚是煩惱:豆豆這是不是患了遺尿症了啊?

尿牀,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令很多爸爸媽媽感到非常煩惱的一件事。對於孩子尿牀,有些家長覺得這是孩子的“特權”,不需要怎麼去理會,等孩子再長大點後自然就不會了,還有些家長對此卻非常緊張,覺得寶寶都這麼大了還尿牀,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雖然尿牀是孩子的“特權”,但這項權利卻是有“有效期”的。正常排尿機制在嬰兒期由脊髓反射完成, 以後建立腦幹-大腦皮層控制,至3歲時已能控制排尿。醫學上把兒童3歲以後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稱爲“遺尿症”,可分爲夜間遺尿和白天遺尿,所以一般如果3歲以上的寶寶還在尿牀,次數達到一週三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造成孩子尿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髮育遲緩、睡眠不正常、遺傳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等的影響。所以,寶寶在超過三歲後仍是老尿牀的話,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診斷,以排除是否因疾病或發育的原因所造成的,以便及時治療。如果各項檢查都是正常的,那就說明寶寶的尿牀只是功能性的、暫時性的,家長可以不必太過於憂心忡忡。

那麼,在排除了發育或疾病的因素外,爸爸媽媽該如何讓寶寶在尿牀的“有效期” 內逐步學會自己上廁所,順利度過這個“特權期”呢?

1.嬰幼兒時期:這個時候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對尿意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發生尿牀,但隨着各器官發育的逐漸完善,尿牀問題一般都會慢慢消失,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於擔心。

2.1歲半以前:孩子的身心開始慢慢發育,但發育還是比較有限的,一歲半以前的嬰幼兒,尿道外括約肌尚未發育成熟,控尿功能還相對較差,所以尿牀和尿褲子還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家長可能會在這個時期就開始着急訓練孩子上廁所了,其實,一歲半前的孩子腦部發育還不夠成熟,以此爲基礎的認知能力與語言發育還不完善,還不能承受複雜的自控訓練,在此階段過於強求,可能會造成寶寶的心理負擔,使親子間關係變緊張。不過,在寶寶還沒有學會理解排便前,爸爸媽媽也可以開始在這個時期,當看到他們尿溼褲子時,就有意識地告訴他說“寶寶尿尿了”,讓他更好地理解尿尿的含義。

3.待孩子長大到1歲半之後,神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育,能夠聽懂大人的指示,也能瞭解去廁所的含義了,那麼,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寶寶上廁所了。訓練的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種:

1)平時爸爸媽媽應細心地觀察孩子,如果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突然不動了,或是摸着自己的腹部,或是哭鬧起來,這可能就是寶寶發出尿意的信號了。那麼,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把孩子牽到廁所,指着便盆問她:“寶寶,你是不是要尿尿了呀?” 如果孩子點頭,爸爸媽媽便可以教她怎麼脫下褲子自己尿尿,如果寶寶順利地完成了排尿,要記得給她鼓勵和稱讚;如果寶寶一時沒控制住,尿溼了褲子,爸爸媽媽也不應該大聲責罵,以免讓寶寶幼小的心靈有了挫敗感,而是應該告訴她如果下次想尿尿時,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如果寶寶有了尿意,但到了廁所又一時排不出來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口頭髮出“噓噓”的聲音,來刺激孩子的尿意。

2)訓練膀胱功能:寶寶的膀胱,一般可容納300毫升左右的尿液,白天的時候,可以訓練孩子儘量延長兩次排尿間隔時間, 使膀胱容量逐漸增大,促使尿量儲備增加。

3)建立條件反射:首先,父母應該觀察孩子每天會發生遺尿的時間,掌握規律後在寶寶發生遺尿前半小時左右,把孩子喚醒去排尿,但這裏需要注意的幾點是:第一,晚上把孩子叫醒去排尿時,一定要保證孩子是處於清醒狀態的,因爲如果孩子晚上被叫醒起來排尿時還是迷迷糊糊的話,往往小便還是會尿得不夠乾淨,半夜就容易尿牀。其次,孩子被叫醒後,一定要讓他到洗手間去小便,決不能讓孩子尿在牀旁的痰盂裏,因爲上廁所小便,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在從牀邊走到廁所的時候更清醒一點,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小便的良好習慣。最後,叫的時間上要把握好,叫得次數太多,孩子膀胱得不到擴張,產生不了明顯尿意,叫得太早,孩子也還沒尿意,叫得太遲,孩子已經尿牀了。

4)孩子尿牀後,父母最好“一笑而過”,淡然處之,切不可斥責、挖苦或打罵,也儘量不聲張,以消除孩子怕羞、緊張的情緒及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