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本文已影響1.14W人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週末,趁着好天氣,我們一家三口去拜訪了一個剛從日本回來的好朋友,兒子一進他家裏,就被他兩個孩子帶去陽臺玩,我們幾個大人坐客廳裏聊天,除了生活上的一些絮叨,更多的是交流育兒經。談到教育這一塊,他們夫妻倆向我們大吐苦水,因爲他們的大兒子在日本出生長大,直到幼兒園畢業纔回到國內上小學,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在幼兒園備受表揚的兒子,在小學課程上栽了跟頭,一年級各種考試裏,語文和數學鮮少及格過,在班上排名一直倒數,怎麼回事呢?答案在幼兒園上。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中日幼兒園教學上的差異

中國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呢?大部分媽媽們都知道,幼兒園三年已經能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算術、背古詩、會畫畫、說英語等等……幼兒園大班的教學內容已經是小學一年級功課,完美做好幼小銜接。因此,朋友兒子的功課自然一直遠遠落在其他孩子後面。

那麼日本幼兒園到底教孩子什麼呢?我朋友的回答讓我大感驚訝。不是各種數學題、各種英文單詞、各種古詩,而是每個月給孩子一本繪畫冊,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隨意畫下來,還教孩子說“謝謝”,教孩子展現笑臉。除此之外,還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日本幼兒園幾乎每個月都有消防演習、地震演習,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安全的。並且還讓孩子學會禮讓,在任何公衆場合都能有序自覺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會影響到他人。說到這裏,朋友回想起帶孩子路過公交車站,看到很多人爲上公交車而各種擁擠,他兒子驚恐的表情他一直很難忘記。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第2張

每天帶好幾個包包上幼兒園

很少插話的朋友妻子,開始向我們回憶她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準備除了書包外的十幾個包包,裝薄被的包、裝餐具的包、裝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這些包包的長度多少,寬度多少,哪個包得放在哪個包裏面,這些都得規定好。

剛開始的時候,她覺得非常非常麻煩,幾乎每天都要抱怨日本人爲什麼要這麼複雜,然而過了一年就慢慢習慣了,她兒子已經非常好的利用這些包來裝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井井有條,從未發生過爲了找一個東西而到處翻,每一項都能夠分門別類特別有條理。日本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第3張

好幾個包包全由孩子自己拎

在日本,街上能看到父母帶孩子的,沒有一個會幫自己孩子拿東西,因爲從小在幼兒園就被要求,自己的東西得自己拿,接送孩子的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全部都空着手,孩子的手上則拎着好幾個包包,說到這個,我突然想起去年新聞裏報道過一張照片,是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與皇太子德仁陪同小公主愛子參加幼兒園入園儀式,也是自己拿着大包小包,絲毫沒有任何貴族的特權,相比我們中國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是幸還是不幸呢?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第4張

多啦A夢裏穿短褲的大雄

在和朋友的聊天過程中,太陽慢慢向西下降,溫度也跟着一點一點下降,陣陣涼意鑽進細細毛孔,我緊了緊脖子上的圍巾,看着正玩得不亦樂乎的兒子,隨手拿起沙發上的外套要給他穿起來,正要起身就被朋友妻子攔住了:我看你孩子已經穿了三件衣服,其中還有一件毛衣,一點都不冷呢。我笑着說:他奶奶給他穿那麼多衣服都習慣了,不穿反而怕會感冒呢。

朋友在一旁插話:不用擔心,小朋友玩得那麼高興不冷呢。我只得重新在沙發上坐下。朋友又開始說了:在日本,孩子都穿得很少,像你家孩子這樣已經非常多了,幼兒園老師看見了非讓你脫掉一兩件不可。

日本人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耐寒能力,目的就是想讓孩子有堅強的體魄和頑強的意志。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日本動漫書《哆啦A夢》,裏面的大雄不管春夏秋冬都是一身短袖短褲,當時看的時候還很納悶,爲什麼漫天飛雪天大雄還是穿那麼單薄,現在是有答案了。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第5張

而我們的小祖宗們,絕大多數都在“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的魔咒下穿得滾圓,套用我婆婆的話就是:小孩跟老人一樣,都需要穿得暖和纔不感冒。可是老人的體質很孩子的體質怎麼能比呢?更何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跟小猴子似的忙活不停,一直運動的身體,也會一直保持身上的熱量,穿多了反而讓孩子容易出汗,出汗後毛孔張開,一吹風反而更容易感冒,所以給孩子穿太多衣服,反而容易害了孩子。

從朋友家走出來我感慨萬千,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不同的人,中國人似乎更注重智商的培養,生怕自家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不停的填鴨式灌輸各種知識技能,當孩子走向社會時,卻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受不了工作壓力浮躁而輕易跳槽,眼高手低……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有句話說得好,人類文化的傳承只有兩種,基因和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從自然人成爲社會人,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通過寓教於樂與嚴格訓練的方式,將更爲優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傳遞給孩子。我們希望孩子通過學習,不是單純地找工作,而是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育兒的路苦樂交織,多學習多分享,當你知道自己並不孤獨,當你知道自己在不斷成長成自己理想的樣子,生活就會開始處處陽光。

你可以不喜歡日本,但他們教育幼兒確有一手,值得學習! 第6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