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性 vs 立好規矩,究竟如何平衡?

本文已影響1.59W人 

我們這一代父母,開始強調“自我”,宣揚的是“爲自己而活”和“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孩子以後,自然就更重視孩子天性的發展,不想他的童年過得和我們一樣壓抑,希望他能不受束縛地、充分釋放出自己的潛能,活得灑脫而精彩。

於是我們給孩子買了最安全舒適的地墊,鼓勵他們自由爬行;

購置了開放式的書架,把家打造成了兒童樂園,娃在哪裏都有書看,想玩什麼玩什麼;

幼兒園的挑選上更是要比當初選老公還嚴苛,要求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發展的堅決Out;

於是,看着孩子們一天天快樂的笑臉,我們的心情也洋溢起來,養娃嘛,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可惜好景不長,隨着娃日漸長大,父母之前信奉的“自由養娃論”“天性釋放模式”好像開始遇到了些障礙,先是被機構的老師溫柔點撥“娃好像有點兒太活潑呢,其他孩子都在認真聽,但咱家娃始終在教室裏繞着圈跑,一點兒也靜不下來。”接着又被幼兒園老師“告狀”:“小寶最近跟人發生衝突的次數有點兒多,起因多是因爲小寶,比如猜猜正在剪紙的時候,他上來就把猜猜剛剪好的作品扔到地上了。”

這真的是因爲孩子太活潑了嗎?又真的是簡簡單單一句“衝突”就能解釋的嗎?

之前天性釋放得那麼充分,可一旦融入了集體環境,好像就開始水土不服了呢!

而焦點就集中在兩個問題上:

1、 天性釋放和守好規矩,真的是魚與熊掌的關係嗎?

2、 我也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誰都討厭被束縛,如果提要求、立規矩,導致孩子壓抑逆反怎麼辦?

我的觀點非常明確:給孩子立規矩是父母應盡的責任,這與尊重孩子天性並不矛盾。善於立規矩的父母,從來不會讓孩子反感或者覺得丟失了自由,而是能讓孩子打心底認同規則。這可不是我的一派胡言,美國非常有名的臨牀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也認爲,善於給孩子提要求是成爲優秀父母的必要條件。

Diana Baumrind,在美國伯克萊加州大學人類發展學院獲博士學位並在此任教,以對家庭教養模式(parenting styles)的研究,以及批評心理學研究中的欺騙而著稱

她花了大半輩子研究父母對孩子的不同教養方式,並且提出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分類方式。

解放天性 vs 立好規矩,究竟如何平衡?

她認爲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養方式需要用兩個維度去判斷。第一個是Responsiveness (響應程度),指的是你對於孩子提出的需求是否能夠有意識地滿足。打個比方,嬰兒時的哭泣,你能不能馬上做出反饋,去查看他是尿溼了還是沒吃飽。或者你在面對孩子情緒表達的時候,能不能做及時的反饋。一種好的教養方式,一定是能對孩子的需求做出高反饋的。

但是光做到反饋就足夠了嗎?

Diana提出的第二個維度就是Demanding(要求)。通過超過30年的研究,心理學家比較一致地認爲,最優秀的教養方式就是“權威型”的父母:不但能對孩子的需求做到及時反應,同時又能對孩子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看到這裏,想必會有不少“虎媽”們忍不住要拍手點贊,並迫不及待地想要轉發給家裏一衆“豬”隊友了吧:你看看,我就說孩子不能慣着,該立規矩就得立規矩吧,以後你們都別攔着我!

且慢!

說起“立規矩”,真是要勾起我慘痛的童年回憶了,從小到大我所經歷的“立規矩”每每都以慘烈且相似的方式結束,不是被打一頓就是被罵哭了。直到上了大學真正接觸到了兒童發展學,我才知道原來“立規矩”也是一門很有講究的關於愛的藝術。

這樣“立規矩”孩子愛聽纔怪

首先父母需要搞清楚孩子是怎樣發現規矩的,當他們破壞規矩時心情又是怎樣的?

一位美國媽媽Genevieve Simperingham做了非常生動的比喻。她說我們可以想象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遊,當地有很多風俗和文化我們並不瞭解。而瞭解這種規則的方式就是通過犯錯誤。當我們破壞規則之後當地村民會有兩種態度:

一些村民表示對我們這種“無知”的理解和同情,並且非常耐心教會我們應該怎樣做;

另外一羣村民非常氣急敗壞地說:你們這些外地人怎麼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來侮辱我們的文化?出門前不能多讀點書瞭解一下嗎?如果下次再犯就請離開這裏,這裏不歡迎你。

雖然這兩種方式都是爲了讓你認識正確的規則,但是哪種表達你更能接受呢?

想都不用想,我們一定會選擇那羣對我們表示理解和同情的村民,對於那羣直接擡槓對我們百般苛責的村民會表示出憤慨,而且會覺得他們自已也沒有修養,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會溝通。

那我們換一個場景,你在與孩子定規矩的時候選擇了哪種方式呢?

“給我坐回來!我數三個數!3、2、1,你耳朵是聾了嗎?”

“這不是你的東西,趕快給我放回去!再不動我就生氣了啊!”

發現了沒有,孩子在聽你說這些話時候的感受,就和你遇見那羣沒有修養的村民是一模一樣的。即使你讓孩子坐好,讓他把玩具放回原處的規則本身是對的,但你說話的方式已然在你們中間建起了一道牆,直接影響了孩子去認同這項規則。

解放天性 vs 立好規矩,究竟如何平衡? 第2張

誰說板着臉才能立規矩?

我們總會有一種偏見,認爲立規矩一定要板着臉,很嚴肅才行,這樣才能維護一種“權威感”。這是大錯特錯的。真正好的規矩第一步一定是“共情”,你要讓孩子尊重規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態度上對孩子是尊重的。這是一切談話的基礎,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之後說什麼都是白費力氣。

那究竟怎麼樣和孩子立規矩才能讓孩子最大程度地接受呢?我翻看了很多文獻再結合自己與孩子的互動經歷總結出以下四點:

第一,充分顧及孩子的面子,最好在只有父母與孩子的空間內設立規矩

第二,肯定孩子的合理需求,並幫他從別人的視角理解規矩

第三,永遠不要吝嗇你對他愛的表達,接納他的情緒併爲他尋找替換方案

第四,不辭辛勞地重複規則

我們就拿開頭孩子在班級裏亂跑的例子做嘗試。比如某天放學的時候,你被幼兒園老師告狀了,說孩子在讀故事的時候就是坐不住。那麼你首先需要做第一點,就是保證孩子沒有聽到你和老師的談話內容。如果你的孩子就在身邊,你可以主動打斷老師的對話,和他說咱們找機會再聊(比如用微信或事後打電話)。我工作的美國幼兒園裏,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規定就是老師絕對不能在孩子在場的情況下,當着他的面兒跟家長說他的負面行爲。這會增加孩子的反感,甚至會使他對幼兒園環境失去信任。

父母一定要在充分顧及孩子面子的前提下,向老師瞭解到底孩子這種坐不住的情況在什麼時候發生,前後是否有原因。家長聽到老師告狀,心理肯定也會有牴觸,比如會覺得孩子坐不住在教室裏跑跑不是很正常嘛,老師有點小題大做。其實我非常理解家長的想法,但有一個觀點我必須強調的是:管與不管,要看孩子的做法是否影響到了他人。

在家裏,孩子可以隨便任性地跑,但是在一個集體環境中,不能因爲要滿足自己的個人需求而犧牲其他人的利益。別以爲孩子小,其實孩子能明白這個道理,關鍵是你說的方法要得當。

首先,你不能硬來,而是要使用迂迴戰術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溝通環境。比如回家的路上你可以問問孩子今天老師讀了一些什麼故事——從這個側面你也可以發現到底孩子有沒有聽進去——畢竟,以後上課是否能專心聽講不溜號還是挺重要的。其實有些孩子就需要乾點什麼事兒才能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硬要逼着他坐着,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會放在如何讓自己不亂動上,反而導致他沒有辦法專注地聽。當然我說的這些都是比較罕見的特例,但你還是可以通過問孩子白天學了什麼來判斷到底他這個“坐不住”有沒有影響最終聽到的內容。如果沒有什麼影響,你可以鬆一口氣,但是該立的規矩還是要立的。

第二步,你要肯定孩子的合理需求,並且試圖幫他從別人的角度重新看問題。如果孩子在班級裏坐不住,多半在家就是好動的,或者老師讀的故事他已經聽過了,覺得實在無聊纔想走走的。因此當天回家你就讓他在家跑一會兒,等他休息的時候,你可以遞上一條毛巾,順勢聊起來,“你在教室裏也會這樣跑嗎?” 這時候孩子多半會很誠實地點點頭。然後你可以湊到孩子耳邊和他說,“等下媽媽想和你說個悄悄話。” 這個做法是調動孩子的興趣,讓他可以把關注點放在接下來的談話內容上。

然後你可以和他說,“媽媽知道你很愛動,媽媽小時候也這樣,而且比你還調皮呢。在家裏我們怎麼瘋玩都沒事,但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爲了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她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如果我們跑來跑去,不認真聽,老師會不會挺傷心的?”講到這裏停頓一下,用足夠的留白給孩子思考。然後你可以接着說,“媽媽覺得這樣做挺不禮貌的。”

接着再列舉第二個需求,“媽媽知道這本故事書我們家有,你已經記得很熟了,但是別的小朋友可能是第一次聽那個故事,就像你第一遍聽的時候也會經常問媽媽‘然後呢’?”如果這時爸爸老是在我們面前晃來晃去,嘻嘻哈哈的,媽媽一生氣不願意讀下去了,你心裏又會怎麼想呢?你會不會想讓爸爸快點坐好安安靜靜地聽媽媽講故事呢?”相信這時孩子會感受到一些觸動,但讓他們真正承認自己的錯誤還是太難了。

這時候父母可以進入第三步,大膽地給孩子表達愛,並且給他找可以替換的方法。你可以摸一摸孩子的頭,或者把他摟在懷抱裏,輕輕對他說,“媽媽很愛你,知道你心裏也不太好受。其實媽媽很理解你,要我憋着一直坐着我也很難受,要我反覆聽一個我早就知道結果的故事我也不想聽。但是幼兒園和我們家裏環境是不同的,那裏還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我們也需要照顧到他們的想法。媽媽覺得如果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我們能夠管好自己的小嘴,打開耳朵聽,盤腿坐好就是對所有人最好的尊重。如果你努力過了,但還是憋不住,那媽媽教你幾個小動作,在你想跑的時候,看看這樣你是否能堅持住:比如你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摸摸心跳數一數次數看它跳得快不快,或者手握拳頭再慢慢張開,看你能把這個動作做得多慢。”

父母可以通過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爲什麼不能“亂跑”,還有什麼辦法能抵消自己的無聊感與運動慾望。

等到孩子第二天出門前,還需要給孩子重新複述一遍規矩。這個時候就不用長篇大論了,而是複習幾個關鍵點,比如可以問孩子“老師讀故事的時候小手放哪邊?眼睛看哪裏?嘴巴應該怎麼樣?兩腿應該怎麼放?如果坐不住了可以怎麼做?” 這種言簡意賅的重複可以幫助孩子時刻記住規矩的精髓,反覆的練習,直到內化這些行爲。結束的時候還不要忘記講一句鼓勵,“媽媽相信你今天一定會非常努力地去尊重老師和小朋友,來我們high five!”

總結一下

如今的社會我們更加強調的是不去抹殺孩子的天性,而往往忽略對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我堅持認爲,必要的規矩必須要做,關鍵是如何讓孩子服氣。我們要打破“立規矩”需要“板着臉”的一貫思維,而是關注說話時的語氣和觀點是否顧及到了孩子本身的情感需求。

孩子可能並不在乎你說了什麼,更在乎你是怎麼說的。只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的,你是與他站在同一邊的,那麼你提出的那些規矩,他會打心底裏的認可。不然,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的白費口舌。用愛給孩子做規矩,是每個父母都必修的一門藝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