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交朋友?看美國父母怎麼做

本文已影響2.32K人 

當七歲的女兒與班裏有名的淘氣鬼同學成爲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江太太不知如何是好,“那個孩子很野,聽說好幾次在操場上把其他同學推倒。我不希望女兒跟她學壞,但又不能拆散她們稚嫩的友誼”。

可是,不久女兒就出事了。江太太收到校長的電郵,告訴她女兒與同學在學校搞惡作劇,被“請”到校長辦公室。原來,課間休息時,女兒在“淘氣鬼”同學的慫恿下,從教室窗戶往路過的行人頭上澆水,一對外出慶祝結婚紀念日的老夫婦成爲“受害者”。老先生西裝革履被淋溼,好心情遭破壞,雖然原諒兩個孩子年幼無知,但還是找上門,希望校方予以重視。江太太說:“女兒險些被學校停課。”

成年人對交友不善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有警覺,但要引導孩子遠離“有毒的”友誼並非易事。一方面,家長希望子女廣泛交友,從小培養與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長也難以強迫孩子擇善交友,對於年幼的孩童,是非觀念並非黑白分明,家長眼中的“壞蘋果”,可能被孩子們認爲是有趣好玩。

同事李姐近日也曾遇到類似問題,女兒向母親轉述了一個小朋友M的故事,一天下午放學後,剛滿10歲的M與小夥伴們向過往車輛扔雪球玩,其中一位司機試圖躲閃,卻撞到路邊的樹上,小朋友們一鬨而散。“太好玩了”,M很自豪地說。

雖然李姐的女兒並沒有參與,但媽媽仍感到不安,萬一女兒迫於同儕壓力加入擲雪球遊戲,釀造車禍豈不成爲“罪犯”?她很想告訴女兒斷絕與M來往,但又害怕適得其反,“如果家長有禁令,小孩子偷跑出去玩或許感覺更刺激!”

孩子如何交朋友?看美國父母怎麼做

那麼,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在孩子如何交友、交什麼樣的朋友的問題上,到底堅持什麼樣的原則呢?近日,美國《世界新聞報》採訪了一些美國家長,他們面對孩子的交友觀各抒己見,現整理部分內容,可供中國家長借鑑。

什麼樣的朋友不該交?

原則上說,家長應放手讓孩子根據共同的興趣愛好、道德價值觀結交朋友,但萬一他們交有不善,也要適時干預。誰是壞孩子呢?當然,衣着品味、餐飲習慣、文化傳統不同,不能當成擇友的標準,但如果孩子身邊有“麻煩製造者”,家長們可要小心。

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家有青少年》一書作者Laurence Steinberg指出,青少年兒童在一起時易冒更大的風險,有“麻煩製造者”牽頭,他們可能做出令父母意想不到的“壞事”。他和研究人員對青少年大腦活動進行研究,讓青少年分別單獨和與其他青少年一起玩開車電動遊戲。“若有同伴在場,青少年更可能採取危險行動,譬如闖紅燈和撞車。”掃描結果證明,他們大腦的“獎勵中心”更活躍。

家長也應留意那些喜歡譁衆取寵的青少年兒童。美國戴維斯加大社會學家Robert Faris指出,“越希望得到同學認可的青少年兒童,越喜歡出風頭,越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爲。”他對3700名八年級至十年級的青少年兒童進行的研究顯示,不少青少年將攻擊性行爲作爲保持受歡迎的武器。“攻擊性行爲”包括身體和口頭上對他人的霸凌行爲。雖然僅有三分之一受歡迎的孩子具有攻擊性行爲,但大多數想成爲受歡迎的孩子具有霸凌行爲,這種渴望越強烈,越對別人凶神惡煞。

孩子如何交朋友?看美國父母怎麼做 第2張

如何與惡友斷交?

如果發現孩子交友不善,家長怎麼辦?北美麻省精神科醫師、著有多本養兒育女指南書籍的 Edward Hallowell認爲,12歲以下的孩子,父母可強行干預。“如果孩子的朋友到家裏玩,父母認爲朋友行爲不當,可當面指出,事後再與孩子討論,建議他遠離這樣的朋友。”他說,父母們經常犯的錯誤是,怕孩子失去朋友而容忍不當行爲,而孩子會認爲這樣的行爲和朋友受父母認可。《養育幸福子女》一書作者 Christine Carter也認爲,12歲以下的孩子仍不能完全獨立做出交友是否正確的判斷,父母應幫助他們把關。

Hallowell說,要孩子斷絕與“壞孩子”交往,父母可直接了當指出所無法接受的行爲方式。譬如,“他非常沒禮貌,用腳踢咖啡桌,我告訴他不要踢,他也不聽,我很不喜歡這一點。你喜歡他什麼地方?”這樣開誠佈公交談,孩子會意識到朋友確實有問題,慢慢疏遠他。

Carter指出,通過與孩子交談,父母不僅可增進對孩子交友情況的瞭解,還可從側面瞭解孩子的動向。如果孩子告訴家長,他與這個癡迷於電動遊戲的朋友交往,因爲這個朋友是學校裏唯一一個與他交往的男孩,父母可及時覺察孩子本身的問題,“與孩子交談時,要多聽聽孩子的說法”。

Steinberg提醒避免給孩子貼標籤,“避免說別人是壞孩子,而要指出錯誤的行爲”,孩子其實很在乎家長的看法,“家長可以指出,某某孩子來玩,你們總在一起玩暴力電動遊戲,我希望你跟他少在一起”。

但有些友誼不能說斷就斷,特別是兩個孩子經常固定約玩,這種情況下家長只能找託辭避開見面機會。Hallowell說,譬如週末帶孩子走親訪友,或在他們慣常的約玩時間安排去看牙醫,等等,孩子間的友誼會逐漸退色。

而Steinberg也指出,童年的友誼非常不穩定,有時家長袖手旁觀,讓友誼自生自滅,也不失爲一種明智的策略。

Carter指出,干涉12歲以上青少年的交友比較棘手,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要引導他們慎重交友,家長需要多動腦。方法之一是用提問的方法,讓他們客觀分析對方,譬如:“我感覺誰誰有些刻薄,你覺得呢?”孩子可能會反駁父母,但過一段時間也許在繼續交往中,會觀察對方是否有這些問題。另外,父母們要以身作則,擇友時遵循同樣的標準。Carter的一位客戶告訴她,孩子最近交往的幾個朋友都有酗酒問題,結果Carter發現父母交往的朋友,也經常聚在一起喝酒。

若事關孩子的安全、聲譽和自尊,父母也需限制或杜絕其交往。Hallowell說:“如果怕孩子被帶壞,可以告訴他交友不善的可能後果”。

該不該通知家長?

有時僅僅指出孩子的問題還不夠,如果發現孩子問題嚴重,不妨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希望別的父母提醒。洛杉磯教育學家、《育兒方案大全》一書作者 Michele Borba說,如果發現孩子的朋友濫用藥物、霸凌、談論自殺、自殘行爲、飲食協調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問題,應告訴對方的家長。“對方家長可能不領情,你可能失去他們的友情,孩子也失去朋友,但道義上仍應該及早提醒他們”。

Borba建議要用準備具體的例子和確鑿的證據,譬如,不要說“我不是專家,但我認爲你的女兒有飲食失調問題”,而改爲“你女兒今天下午在我家吃完水果,去衛生間嘔吐,我想你應該知道”。接下來如何處理交給對方的父母。

Valerie Frankel很後悔沒有打電話告訴Lucy的朋友M的家長,但她提醒Lucy不要盲目隨從M的爲人處世,並在週末安排出行,擺脫M找上門。而當Lucy和M拉開一段距離後,她也認識到M的問題。Lucy告訴媽媽:“M喜歡找人打架,然後抱怨說自己是受害者”,讓媽媽放下心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