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會交朋友嗎?孩子朋友圈的事兒,家長都該做些什麼?

本文已影響1.02W人 

你家娃會交朋友嗎?作爲家長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下面我們看看孩子朋友圈的事兒,家長都該做些什麼?

我還記得上中班的時候,米粒和班裏的小六兒成了一對兒好友,白天粘在一起,放了學也要手拉手一塊走。一起舔着棒棒糖,一個說,明天我們還一起到搭建區玩,另一個馬上高興地一蹦兩尺多高。

離別的場面so感人,隔着四車道的馬路,兩個小人還在搖相揮手。

孩子之間純純的友情,家長看在眼裏也是暖暖的。誰不盼着自己的孩子有個好人緣,會交朋友,會處朋友呢。在幼兒園、學校有幾個可心的好閨蜜、鐵哥們,不光孩子愉快,我們大人多少也能放心點啊。

還不止這些,最好再找些特別優秀的朋友,正直善良,聰明博學,幽默有趣,還忠誠友愛。嗯,我想說這樣的朋友給我也來一沓吧。且不說有沒有,就算有也不見得是好事,周圍都是一羣高人、牛人,自慚形穢啊,有木有?!

孩子之所以愛找同齡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豬隊友沒有落差啊,大人總是比我們高明太多,和與自己同段位的人在一起的那種自在,那種快樂,你們大人不懂。

孩子愛交朋友了,標誌着他開始走向成熟、獨立,要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友情。可是這時候,小朋友的自我大都還不健全,往往無法很好地掌控朋友關係,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

那麼,孩子朋友圈的事兒,我們都該做些什麼?

交朋友,玩的來

彼此喜歡就好

孩子交朋友一方面是他開始有社會性了,除了父母之外,還需要有幾個伴兒;

另一方面呢,孩子們可以通過交友來學習處理人際關係,這也是他們學會適應社會的重要途徑。從這個角度講,樂於交往的對象,才更容易深入交往,從而會遇到更多問題,得到更多寶貴的經驗,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儘量以孩子的選擇爲主,只要是他喜歡的,玩的盡興的夥伴,都應該鼓勵孩子握住友誼的橄欖枝,當然對方基本的教養得有。

你家娃會交朋友嗎?孩子朋友圈的事兒,家長都該做些什麼?

有畫風不同的朋友也是極好的

米粒的夥伴當中,既有個性相近的,可以在一起安安靜靜翻翻書、玩一下午棋的“文化人兒”;也有一羣畫風豪放,整天打打殺殺的英雄好漢們。原來我以爲孩子只會願意和性情相近的交朋友,可是我發現那些與他反差很大的,他也喜歡,甚至可能更喜歡。

可能是對方身上那種強悍的氣質是米粒缺少的,所以對他特別有吸引力。我覺得能多接觸點不同類型的孩子也挺好的,取長補短嘛,有利於孩子個性的完善。朋友圏其實也是一個生態圏,對孩子來說,參差有別的一羣朋友比同質化相似化更爲健康,更有利於成長。

被朋友帶出壞毛病怎麼辦?

既然是豬隊友怎麼可能沒毛病呢?米粒就從達達那兒get到了一項神技——挖鼻孔,剛學會時還特得意,隨時隨地給我們展示一番。我跟他說,太噁心了,別挖鼻孔了。米粒卻說,幼兒園裏還有小朋友吃鼻屎呢,聽得我都老淚縱橫了。

真是的,把我兒子帶的都會挖鼻孔了!想想心裏就堵的慌。我曾經“善意”地提醒過達達媽,達達挖鼻孔的事,沒想到達達媽卻回敬我,達達自從認識了米粒已經成了摳腳大漢!

好吧,這就是朋友,得到一份友誼的同時還會互贈一點小驚喜。

好在,這些毛病都是一時的,我們別大驚小怪的,注意提醒孩子講文明,注意場合,過段時間就消失了。相比較,米粒跟達達在一起變得更粗獷,更像男孩,達達也比以前能坐的住了,我和達達媽都覺得還是值得的。

孩子們在一起除了吸收對方的優點以外,難免也會互相傳染一些小毛病。人生病了復原以後,就能提高的免疫力。被朋友帶“壞了”其實沒有那麼糟,如果改掉了也是脫敏的過程,孩子就更加懂事了,不會再犯類似的毛病。

所謂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糾錯不斷刷新自己的過程。

朋友間爭吵要不要管?

別看小朋友們好起來跟一個人兒似的,可是說變就變,哪怕就爲了一塊泡泡糖,一個玩具也會立刻變得苦大仇深起來。男孩往往比較笨,急了就會掄拳頭,女孩則更有策略,她們一天之中可以和對方絕交好幾回。

據我觀察,兩人之間越是勢均力敵就越容易起爭執。因爲孩子都比較自我中心,都想自己佔優勢,兩個人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誰也不肯讓誰,馬上就會爭起來。如果一方明顯強於另一方,這種情況,弱的那方能夠接受一定的讓步,所以反而顯得更加和平一些。

米粒和隔壁的琪琪就是一對兒亦敵亦友的夥伴,經常玩着玩着,兩人就爲搶什麼東西吵起來了。一開始,我還儘量幫他們調解一下,和個稀泥什麼的,朋友之間應該和諧相處嘛。可是這活兒真心不好乾,反而越弄越麻煩,因爲我的參與小朋友們還有可能爭鋒吃醋起來。

有一次米粒和琪琪因爲帳篷裏一次睡不下兩個人又爭了起來,都想第一個進去睡。“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吧。”我可不想再幫誰鏟事了,躲進了另一間屋。過一會兒,爭吵聲沒有了,還傳來了孩子們的嘻笑。我進去一看,兩人都在帳篷裏呢,原來他們在裏面弄了個上下鋪,兩個都擠進去了,雖然特別不舒服,可是別提多開心了。真是兩個蛇精病!

但是,有時候你想躲也躲不掉,兩個小人還會找上門來,討說法。“媽媽,琪琪他什麼事都要我聽他的,我不願意。”米粒委屈地說。

“不是這樣的,剛纔有好幾件事都聽你的了,現在該聽我的了!”琪琪大聲抗議。

然後,兩人就開始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喊的我頭都大了。

“好了,不要吵了,什麼這次上次的,完了還有上上次,你們兩個總是這樣,我從來就沒搞清楚過。我覺得你們需要定一個規則,比如什麼樣的事兒由誰來決定,或者按時間來定,一人做一天主,或者乾脆扔硬幣,反正商量個規則出來,以後就按這個辦。要不然,時間都用來吵架了。”

他們倆只好撅着嘴回去了,這回還真的商量出一個他們自己覺得“很公平”的辦法來,就是在誰家玩就聽誰的。好嘛,誰的地盤誰做主。

當兩個孩子強弱對等時,有了爭執,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你會發現他們常常處理的非常巧妙。當他們向大人求援時,我們也儘量不要扮演裁判員,而是引導他們制定規則,遵守規則。

當友誼難以維繫下去時怎麼辦?

米粒和小六兒有幾個月感情特別好,之後就開始鬧一些小矛盾,放了學有時也不一路走了。米粒經常跟我抱怨,他的好朋友怎麼小氣,怎麼愛生氣,動不動就說“我不跟你當好朋友了!”

這句話讓米粒又生氣又傷心。

有一天,和小六兒再見後,米粒突然對我說:“我不想和他當好朋友了。“

“爲什麼,你決定了嗎?“我有點意外,覺得他可能只是說說而已。

”今天,我把他的皮球踢跑了,他就說,不跟我當好朋友了。他老說這種話,還什麼都要我聽他的。“米粒生氣地說着。

”那怎麼辦呢?“我說:“沒有好朋友了,不孤單嗎?“

唉,米粒也嘆了口氣,顯然,這一點他也同意。

過一會他又說:”如果我又交了一個好朋友,我就把他淘汰了。“

”淘汰,你從哪兒學來的詞兒?“我吃了一驚,哇,這小子好冷酷啊!

“媽媽,淘汰就是出局的意思,我們玩遊戲時,老師總說你淘汰了,然後就不帶你玩了。”他有點得意地說。

雖然聽起來挺絕情的,可是也是在小六兒多次提出“我不跟你玩了,不跟你當好朋友”的情況下,米粒已經爲此事苦惱了一段時間了,這我很清楚。一個纔剛五歲的兒童做出這樣的決定,我既感到吃驚,也有些佩服。

當一段友情很難維持下去時,選擇放棄,去交一個新的朋友,這是非常理智和勇敢的決定。與其依賴一段不怎麼愉快的友情,不如酷一點,豁達一點,重新選擇唄。沒有朋友是會很孤單,但過分依賴友情,爲了維持關係而犧牲自我不是更加痛苦嗎?一個自我健全的孩子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友情的。

“哦,那你打算再跟誰成爲好朋友呢?”我問

米粒想了想,說:“天天吧。”

“好吧,媽媽祝你好運。”我牽着米粒的小手,覺得他比那些狗血電視劇裏的男女聰明多了。

孩子經過認真考慮,說出“我不想和他當好朋友了!”,不一定是壞事兒,自我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說得出口。

好朋友終於出現了,可這不是什麼幸福的大結局,孩子雖小也會經受友情的考驗,在嚐到友情的甜美之後,也許還要嚥下失落的果子。

當孩子經過考慮,打算結束朋友關係時,只要是合乎情理的,我們應該尊重並理解他的決定。

如果孩子深陷其中難以選擇,家長就應當適度地引導小朋友。幫他分析可能的結果,讓小朋友自己去衡量取捨。對於過度依賴型的小朋友,我們可以提醒他:你可以重新選擇朋友,孤單只是暫時的。

作爲家長,我們不是去幫孩子一鍵定製朋友圈,而是幫助他建立一種健康的積極的友誼觀。

有一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的——好到沒朋友,可現實是,孩子越出色朋友越多。所有人都希望和優秀的人做朋友,不是嗎?所以,好好培養孩子,讓他成爲別人心目中的最佳人選吧。到時候,想和你家娃交朋友的都得排到五環外頭去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