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本文已影響2.51W人 

前兩天,父母必讀微信連續發佈了兩篇針對攜程親子園事件的觀點《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家長,做對了哪些事情》《孩子受到虐待,你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

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受欺負,而一旦社會上有孩子受辱或者被虐的新聞爆出,總是能立即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但總體來看,身爲父母,面對此情此景還是能感受到很多的無力。

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不能爲孩子遮風擋雨一輩子,那就儘早讓孩子獨立自主

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問這個問題的媽媽,其實內在對孩子有很多的愛,心疼又擔心。但也可以看到,有時候我們作爲人,我們自己是有限的。我們能力有限,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甚至可以去爲孩子爭取的被培養的機會也有限。面對有限,很多人賺錢爲了給孩子更好的環境。但殊不知,無論你多麼努力,你都沒有辦法保證讓孩子永遠在你的保護圈內過完一輩子。

如果你說不,我有義務保護孩子,那我問你,你可以保護他到他上班嗎?你能保證他在單位不被排擠嗎?甚至,如果上班之前你都能做好各種關係的維護,讓孩子安全,可是孩子結了婚,你還能依然讓孩子的伴侶聽你的嗎?更何況,很多傷害他人的人都不覺得那是傷害,無意識的傷害隨處可見,而且結果可謂與有意識的傷害一樣嚴重。也許,虐童老師就是這麼被對待的,一直一來她們都不覺得這會有什麼……無知造成的傷害更加嚴重!

過度保護,不會對孩子的獨立自主有好處,而想在外在設立保護圈去保護孩子,這個夢永遠有破滅的一天。

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越早讓他們去面對自己的生活纔是最安全保證他們能成人後更成熟地去面對關係!而我們在他們小時候如何面對傷害,是可以給她們做榜樣的!

記住,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與恐懼,你的孩子將來也會這樣

你會如何處理自己看到一些負面事件帶給你的憤怒與恐懼?

這一點,在父母羣裏是爭論最多的,我也參與其中。有人會說必須“手刃害人者”,絕不放過那幾個虐待孩子的“禽獸”,撕碎她們都不足爲過。而有的人就在表達,如果憤怒可以解決問題當然好,可是,這種憤怒往往傷害的只是我們自己而且還會波及自己的孩子、家人。兩方各執一詞,都很難被說服。

在我看來,問題本身還是那個問題,如何清醒地面對纔是關鍵。

首先,我們是否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那份憤怒是對這個人,還是對這個行爲,還是對虐童老師背後的領導層,亦或對這個社會的法制教育大環境?一層層的問題,帶到我們去看,其實憤怒的背後是一份無力。那麼我們在對自己產生更多好奇的同時,是否可以去想象,同樣是憤怒的外在表現,可以有不同的內在活動。

一種是被憤怒控制,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和家人都忘到腦後去了,就是要把惡行說出來,拳頭鑿出來。另一種,我的憤怒是我的表達界限,達到讓施害者爲自己行爲負責的一個途徑,但我保持清醒的狀態,表達憤怒但不傷及自己的身體,更不會讓這種憤怒在我的家庭裏延展開去。兩者何種區別?

換個情境就看得出來了。

第一種被憤怒控制的人,回到家,不但對事件的影響無法釋懷,甚至抱着恐懼憤怒擔心焦慮,反倒還需要家人的照顧。而對於孩子唉聲嘆氣,哭泣不止,除了憐惜,更多的是悔恨,也許還有說教,帶着這些情緒教導孩子。往往,這時候,孩子收到的信息是“我不夠好,是我惹的禍,如果下次我不說話,可能就不會讓媽媽這麼生氣了。”這樣的結果極其可能!

而第二種,回到家,可以表達情緒,告訴孩子你們如何處理的,同時肯定孩子的勇敢,告訴孩子其實他們的身體在幫助他們,不要害怕表達,遇到危險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就像爸爸媽媽現在這樣!如此一來,就可以在一個溫暖的場域去更好地接納孩子,理解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陪伴。也許孩子聽不懂你說的是什麼,但是她一定能從媽媽充滿愛和堅定的眼神中讀到“我足夠好,我值得被公平的對待!”從媽媽的眼神裏讀到的這份淡定、安全和自由不僅能滋潤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澆灌家庭整個系統!什麼樣的能量帶出什麼樣不同的能量場。

如何療育我的孩子?

面對這類事件,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介入。但是,父母的角色與專業支持對於年幼的孩子可能更加重要。父母們不但要去時時覺察孩子在事件發生後,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更多地可能需要在此刻有一個意識——孩子和家人更需要你,而你需要儲備更多的能量去陪伴孩子。也許你要去觀察孩子是否會出現一個創傷事件後的應激障礙,或者他是否有些偏差行爲,然後去更好地配合專業的心理疏導工作,然後給專家反饋。

任何時候,所有情緒都是能量,就需要我們爲這些情緒埋單,爲啥生孩子的時候不主張大吼大叫,就是保存實力,正因爲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力量要用在刀刃上。而在這樣的事件裏,孩子更需要媽媽的成熟的態度和平靜的陪伴。

也許有人會說,我可以裝啊,外面生氣,我回來放鬆。這正像很多走進我諮詢室的夫妻說的,“我們平時不當着孩子面生氣”,情緒能量不是用外在語言去傳遞的,而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在我們意識層面都無法介入的層面去傳承的。所以,保持樂觀的,接納的,承認的,覺察的,改變的,欣賞的,感謝的情緒,面對事件,給予孩子這些更重要。如果你說你無法做到,那麼我的建議——父母去做成長學習,學習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

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第2張

如何不被那些戾氣十足的社會新聞影響?

這樣的問題,我猜也是要處理情緒了,那份恐懼、害怕、擔心,亦或憤怒、失望、無力,不是源自這些負向新聞纔有的,是要去在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過往的事件中去找到卡點,然後去清楚卡點,讓自己面對這樣的外在信息,更加穩定,更加有選擇,更加自信,更加有學習能力。

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其實都不是獨來的,都是跟着很多其他的東西一起來的!成長之路一旦開啓,就關不上,你也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點,哪怕你對自己還有期待,但你自己已經不同了!

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第3張

我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支持?

這恐怕是我最喜歡的問題,而且我也願意爲讓更多的人有這樣的覺察而去做一些工作。

首先有意識地去做一個能支持孩子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想想看,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學習。唯獨做父母這件事,我們就理所應當會了。爲了自己可以對未來幾十年負責,我號召:是父母都應該去學習學習。

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各種班,無論什麼流派,什麼老師,只要積極正向,都值得去學習。很多父母說自己沒時間,要賺錢要看娃,殊不知,磨刀不誤砍柴工。更何況,我們學了,就不必在孩子遇到成長問題時手足無措,甚至學了,孩子也能更好地爲自己負責,就遇不到太多的問題。

有專家曾表達:“孩子的叛逆期”是中國家長給自己最大的謊言!我也看到,在所謂的“叛逆期”來臨的時候,很多孩子可以順利的通過,而不是被卡住。所以,好的家庭養育環境需要父母去做自我成長,才能給孩子安全感,自由和價值感!

憤怒是有用的,是人,都有憤怒的權利。

但是我們的憤怒,如果隨時都會因爲衝突存在而隨時爆發,可能就不是我說的“有用”的部分。如何讓情緒爲我們所用,而不是被他們控制,需要更多覺察和反思。

想說的太多了,但是說這麼多,其實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人,可以放下那份負向情緒,轉而走向我們自己,好好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家庭系統裏做好父母,好榜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