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企業修煉內功抗洋貨

本文已影響7.33K人 

給孩子買奶粉是每個媽媽都在苦惱的事情,如何才能買到即安全又放心的奶粉更是頭痛,眼下就算是進口奶粉也難以讓媽媽們放心,而對本土的奶粉的擔心也仍爲解除。

奶粉企業修煉內功抗洋貨

對於白領媽媽小蘇來說,即將離開剛出生百天的寶寶回單位上班,讓她非常不捨。“誰不想多喂寶寶一段時間呢,但現在工作壓力大,沒辦法。”小蘇一邊感慨一邊決定,上班之後一定要給寶寶買好一點的奶粉喝。

這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嬰兒奶粉的市場潛力。過去十年,中國的六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從超過60%下降到2012年的不足30%,其中城市母乳率不及20%。

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際品牌快速佔據了國內的嬰兒奶粉市場,不過擴張至今,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國內品牌又開始有些想要“逆襲”的味道。一些企業開始“搶灘”這一領域。週二午間,一紙公告將西部牧業(300106,股吧)推上漲停。公司公告稱,近日旗下控股子公司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許可證,公司嬰兒奶粉生產線將很快投產。

相對於新進入者的積極佈局,優勢本土品牌也在暗自努力以求“後來居上”。伊利去年12月公告稱,擬投資11.03億元在新西蘭新建年產4.7萬噸嬰兒配方奶粉項目,預計2014年投產;貝因美(002570,股吧)今年2月公告擬以2000萬歐元在愛爾蘭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以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相關產品。

“優勢公司希望通過合作或自建的方式來向上控制奶源。”瑞銀證券分析師趙琳認爲,一方面因爲奶源穩定提升產品質量,縮小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品質差距;另一方面原奶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穩定奶源有助於企業的成本控制。

種種跡象表明,本土龍頭企業正在努力縮小自身產品與進口品牌的品質差異化。本土品牌近來紛紛推出和完善自己的高端產品,如伊利推出金領冠、貝因美推出愛+等。根據貝因美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13年一季度,其最高端的愛+產品收入增速已經提升至50%,高於中高端產品如冠軍寶貝15%左右的增速,顯示高端產品增長更爲強勁。

相較於過去幾年進口奶粉的“獨霸”,近來本土優勢品牌的形象修復和渠道限制等因素,或使得這一格局發生一些變化,國產品牌正在爲自己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

趙琳預計,消費升級和渠道滲透率提高有望帶動行業未來五年18%的複合增長,從2012年的779億元提升至2017年的1826億元,而未來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升,前十大企業的市場佔比有望提高到80%以上。國內奶粉行業在三聚氰胺陣痛後,實力弱的中小企業不斷退出,優勢品牌則結構升級明顯。未來本土龍頭品牌有望復興,看好貝因美、伊利股份(600887,股吧)發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