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洋奶粉”售價全球最高 國貨當自強

本文已影響1.01W人 

近日,洋奶粉售價高出原產地4倍,“怎樣讓洋奶粉不一漲再漲”的報道受到國內消費者的關注,洋奶粉一度賺取暴利,國貨當自強啊!國產奶業的信用底線有多低,消費者爲“洋奶粉”付出的信用溢價必然就會有多高。

媒體調查稱中國內地部分洋奶粉價格爲原產地4倍。媒體稱,乳企借成本上漲和升級配方虛漲價格,內地的部分“洋奶粉”售價爲全球最高水平。   

內地“洋奶粉”售價全球最高 國貨當自強

內地“洋奶粉”售價全球最高 國貨當自強  

電影《天下無賊》裏曾有一句經典臺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如今,這句話大概可以置換如下:“21世紀什麼最貴?信用!”處於食品安全恐慌中的中國消費者們,正在爲我們失去的食品安全信用埋單。面對洋奶粉以各種藉口虛漲價格,甚至售價賣到原產地的4倍,達到全球最高,家長們依然義無反顧地爲洋奶粉付出乳業安全信用最高的溢價。這不是消費者“崇洋媚外”的心理作怪,而是當市場信用已經威脅到健康與生存時,用腳投票,就是必然的選擇。

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產奶業信用一敗塗地。彼時,一些國產奶企不僅不用真誠與信用,與消費者達成諒解,反而不愛惜羽毛,一再冒出質量問題,甚至出現拙劣的危機公關,令信譽一降再降。可以說,洋奶粉佔領市場步步緊逼的過程,正是國產奶業在信用上節節敗退的過程。有報告就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而跟隨市場佔有率“水漲船高”的,更有“洋奶粉”虛浮的價格。

或許,“洋奶粉”真的在用暴利綁架我們的消費者;或許,“洋奶粉”也真的在蠶食我們的市場。但作爲家長來說,比起國產奶粉有可能蠶食掉孩子健康與生存的現實,“洋奶粉”綁架我們的荷包、蠶食我們的市場,又有什麼可緊要的呢?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用如坐鍼氈。可以說,國產奶信用坍塌之後,“洋奶粉”正是在人們消費信心萬分孱弱之時,乘勢而上,不僅成爲消費市場的剛性需求,更是用自身的信用,收穫了更高的信用溢價。當信用成爲稀缺品,必然“物以稀爲貴”。

表面看來,“洋奶粉”一再漲價似乎是趁火打劫,但與其說它是頂風作案,莫若說這是一種試探——它在試探中國的消費者到底願意爲信用支付多少成本。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國產奶業依然無法建立起值得信賴的信用體系,繼續在無視安全信用這條路上“一條道走到黑”,那麼,國產奶業的信用底線有多低,消費者爲“洋奶粉”付出的信用溢價就會有多高。一個社會、一個行業倘若喪失了基本底線,那麼,整個社會都必然爲這種底線淪喪埋單。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洋奶粉”,也並非全無問題。近年來,各種“洋奶粉”品牌也屢屢爆出負面新聞,但即便如此,消費者依然還能對它保持基本信任,甚至無視其漲價風潮繼續力挺。其中因由,令人感喟。消費者對“洋奶粉”幾乎無條件信任,固然有當下國產奶粉信用蕭條,消費者難以找到替代品等原因,但“洋奶粉”背後給力的食品安全監管,或纔是消費者卸下防備的真正根源。

一個行業乃至一個社會的信用,不僅需要依靠行業及社會本身的信用自覺,更離不開公共部門對其信用的監管與“背書”。如果政府公共部門盡到了監管責任,能夠始終如一地構築監管鏈條,悉心爲行業及社會信用“背書”,產品即便有問題,也只會是暫時的瑕疵,最終依然能夠收穫人們信任。唯有行業與公共部門合力,建構一條安全的防線,行業及社會信用底線纔不會無限後退,消費者信心才“有枝可依”,我們也纔不會爲一杯求之難得的“放心奶”無盡埋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