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歲是塑造性格、習慣培養的黃金期,家長該如何引導?

本文已影響3.11K人 

3-6歲是塑造性格、習慣培養最重要的時期,家長該怎麼引導孩子呢?下面來看看3-6歲是“狗都嫌”還是人人愛?

耶魯哈佛大學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爲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也被成爲“潮溼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和行爲習慣培養最重要的階段,85%~90%的性格、想法、行爲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爲他以後學習、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更希望孩子成爲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孩子身上會出現哪些信號,提醒家長該注意了呢?

信號一:孩子出現一些固執、胡鬧的要求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突然有一些奇怪的要求,讓家長感到十分莫名其妙。

比如:“睡前親親抱抱舉高高三次”、“玩具必須放在固定位置”、“吃飯要指定座位、碗筷”。

面對孩子如同強迫症一般的需求,很多家長都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會感覺孩子是不是故意在搗亂,到了“狗都嫌”的年紀。

對策

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正是培養自律的好時期。

如果我們不瞭解這個年齡段的發展特點,不瞭解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爲,盲目認爲孩子只是被慣壞了、無理取鬧,採取打擊、斥責的處理方式,反而會阻撓了孩子的自律感,破壞了他們對標準的追求,導致孩子變得焦慮和不安。

這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完美敏感期,尊重孩子的要求和意願。

3-6歲是塑造性格、習慣培養的黃金期,家長該如何引導?

接納孩子的情緒,善加引導,如果不小心破壞了秩序,可以陪着孩子再做一遍。

如果出現了不良行爲,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懲罰,但是前提一定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爲什麼會受到懲罰。可以讓孩子單獨呆在一個角落,別人都不許理他。

建立秩序意識,培養良好的自律習慣

利用這個階段好好地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幼兒期是培養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按時睡覺,懂得謙讓和關心別人。

所以如果孩子突然有了某些固執的習慣,比如自己的小書包、玩具要放在固定位置,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培養孩子養成固定的東西放在固定位置,學會收納。

或者孩子突然有一些固定的睡前習慣,比如要求講故事,舉高高,或者唱歌等,家長就利用這個習慣,培養孩子哄睡習慣,按時睡覺。可以在睡前,給孩子進行學習知識的灌輸,有意識地講述一些能夠刺激孩子語言天賦的繪本。比如講講雙語故事,引導孩子進行英文字母的學習。

信號二:做事沒有耐心,不喜歡學習

前幾天,一段安吉學琴崩潰大哭,邊哭邊彈的視頻火了。這個被譽爲“東北宋仲基”的小暖男安吉,作爲沙溢和胡可這對明星夫妻的兒子,竟然能在淚眼婆娑中哭着說“我一定要彈好!”。不僅萌化了很多人的心,更是讓很多對學習堅持不來的大人都不禁臉紅。

還有因爲“爸爸去哪兒”爆紅的王詩齡,也一段用英語講數學題的視頻在近期刷爆了網絡。

很多家長不禁要問,這些小星二代,應該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應該不怎麼愛學習纔對,爲什麼能做到不僅愛學習,還能堅持學習,甚至學得很好呢?

對策

鼓勵式訓練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首先得培養孩子堅持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和習慣。

當孩子全心全意在做一件事時,即使做得不對不好,家長也不要急着打斷,而是要讓他有一種從始至終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激勵孩子不斷探索和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成就感。

其次是誇孩子也要誇在“點子”上。

如果我們經常誇孩子“聰明”,就會導致孩子不願意面對新的挑戰,孩子怕失敗的結果,會導致家長認爲自己不夠好,就不願意冒險犯錯。

·當孩子在學習一樣新事物遇到挫折時,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即使學不好也不會受到懲罰,但是他一定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第一次遇到困難時,家長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演示給他遇到不順該怎麼辦,得到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孩子就會重拾信心,堅持練下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上,自己真正喜歡、想要的東西,都需要努力去得到!

從孩子開始面對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明白:那些好吃的和好玩的,都不是白來的,而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和一點點的努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