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本文已影響1.47W人 

即便在生娃之前讀了三本母乳餵養的科普書、無數的公衆號文章,買好了母乳內衣、溢乳護墊,信心滿滿地要做一個能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我依然差點沒有扛過這一關。有朋友和我說過,因爲自己奶少,經常被婆婆唸叨應該斷奶,總說…

原標題: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每年的 5 月 20 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前兩天看到今年宣傳日的主題是:「媽媽的奶,媽媽的愛」,心裏有一塊柔軟的地方被擊中了。

給大寶、二寶母乳三年,每次餵奶,都感覺自己和胸前這個小人兒,被愛緊緊連結在一起。

母乳不僅是嬰兒的完美口糧,哺乳還能降低媽媽患乳腺癌的風險、有利於媽媽身材恢復。曾有一份對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的調查顯示,6 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僅 29.2%,低於 43% 的世界平均水平。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一個媽媽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娃生下來了

但我的乳房還沒有準備好」

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的「開奶」過程極其痛苦。

即便在生娃之前讀了三本母乳餵養的科普書、無數的公衆號文章,買好了母乳內衣、溢乳護墊,信心滿滿地要做一個能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我依然差點沒有扛過這一關。

對各種疼痛、不適和困難毫無心理準備,「學習」帶來的自信,一下子就被真實的痛楚擊得粉碎。

說這話的時候,一下把我拉回孩子剛出生的頭三天,「噩夢一般」的頭三天。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書上說,娃娃一出生就儘快要貼身餵奶,我照做了;儘量多吮吸,我照做了。

但,「就是沒奶」,新生不滿三天的軟綿綿的孩子,會在任何時候迸發出響亮的哭泣。

你沒奶,讓孩子吃點奶粉吧。

她吃不飽,你別餓着她。

她都黃了,不多吃奶排不掉黃疸的,你自己看着辦。

……

身邊家人的催促,讓我陷入自我懷疑:我一時問自己,爲什麼?即使我一天有 18 個小時乳頭是放在她嘴裏的,她還是吃不夠?!我真的沒奶吧?一時又想起書上說的,只要堅持,孩子吃得越多產奶越快。

在那些反覆向自己發問的晚上,我搞不清是不安、愧疚、自我矛盾對我來說比較折磨,還是來自乳房的疼痛讓我感到更痛苦。

是的,嬌嫩的她們從來沒有被如此頻繁地、粗暴地對待過。

來指導餵奶的顧問,手勢熟練地將我乳頭在手指中捏扁塞入孩子口中,而一天數次的塞進拔出,即使是孩子尚且幼嫩的上下顎,亦依然讓我感受到針刺一樣的尖銳疼痛。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2張

比起生產痛,哺乳的疼痛要強上百倍。

乳頭被吃破了,咬着牙接着喂,結痂,流血,再結痂……每一口吸吮彷彿都是酷刑。

那段時間,孩子一旦從熟睡中醒來、哭出聲來,我就開始感受到胸前的緊張。一邊疼着一邊哺乳,甚至在我先生的小腿上留下了一道疤痕,那是我在最疼得跺腳時不小心踢傷的。

細數整個哺乳期的困難,除了開奶,哺乳期夜奶的辛苦、奶水不足的困擾都是坎兒;更別提遇上漲奶、堵奶、乳腺炎……近年來越來越多媽媽,選擇說出她們的哺乳之「痛」,讓這個曾經隱蔽的話題,被更多人關注。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3張

「孩子不管出現什麼問題

母乳都要背鍋」

熬過了生理關的母乳媽媽,每一個都可以說是英雄。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

後面的堅持很多時靠的是對母乳的信心。而影響信心的,往往又是新手媽媽身邊最親近、最「權威」、最信賴的長輩。

身邊因爲長輩的不理解,母乳阻力重重的例子數不勝數。有朋友和我說過,因爲自己奶少,經常被婆婆唸叨應該斷奶,總說寶寶吃不飽;一聽到孩子哭,就想給孩子餵奶粉。

孩子六個月前,需要純母乳,媽媽成了「容器」,也成了「背鍋俠」:

孩子哭了,是因爲媽媽奶不夠;

孩子長疹子了,是媽媽奶的問題;

孩子大便硬了,是媽媽奶的問題;

孩子大便太稀了,是媽媽奶的問題;

孩子大便多了少了黃了黑了綠了,全是媽媽的奶的問題……

媽媽們以爲六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好一點了?不好意思,不吃輔食是你餵奶影響他們口味了,吃太多輔食正好證明你的奶不夠。

都一歲了,輔食也吃得越發好了,那母乳媽媽輕鬆點了嗎?不,一歲以後你的奶稀了,沒營養,索性停了吧!另外,不論是哪一個時刻,哺乳的你不是你,只是一個人形的奶瓶,別說吃喝需要被限制,做頭髮、做美容、化妝美甲?通通不讓……

想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那樣,一直母乳喂到兩歲?你需要和家人抗爭。

想要不變胖不吃肘子不喝鯽魚湯?你需要和家人抗爭。

想要隨心所欲自己想吃什麼吃什麼?不行,你還是需要和家人抗爭。

家庭不是戰場,養娃焦頭爛額的事情已經太多了,新手媽媽需要的不是一個緊緊張張的、磕磕碰碰的家庭氛圍,新媽媽除了要面對生理變化帶來的諸多不適,還要面對激素變化帶來的情緒波動。此時,支持、鼓勵,比起懷疑、指責顯然是更能幫助她、幫助孩子的。

堅持母乳餵養,遠遠不是媽媽和孩子的努力就能達到的,最親密、最親近的家人,應該給予母乳媽媽支持,而不是阻礙。

「外界和社會歧視

讓母乳餵養難上加難」

經歷過自身哺乳的「折磨」,親密家人「阻礙」後,從家庭重新迴歸職場的母乳媽媽,還要面臨更難的困境。

奇葩說的陳銘,曾這樣描述過在外吸奶媽媽的日常:

兩個小時一次,媽媽就要去吸奶了。媽媽左手提着一個儲奶箱,右手提着一個吸奶器,要找地方。去哪兒,你們知道媽媽能去哪兒嗎?她找一個安全的,她要找一個溫馨的,乾淨的環境讓她吸奶。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4張

如果問媽媽們,上班時都找什麼地方吸過奶?

答案五花八門又心酸,沒點「厚臉皮」的精神,真的堅持不下來:

廁所隔間;

在會議室裏,用椅子擋着門;

工位的辦公桌底下;

保潔阿姨休息的小隔間……

爲了不影響同事拿東西,我甚至躲過在雜物間的窗簾後面,望着樓外,聽着背後同事進出的窸窣聲擠過奶......

有些媽媽被現實的困難「勸退」,在重回職場時選擇放棄了母乳;堅持下來的媽媽,面臨着平衡工作、生活、吸奶的挑戰:

上班調鬧鐘在同事的注視下去擠奶;下班不再是想着去哪家網紅餐廳打卡而是想着怎樣坐車最快回家喂娃;上洗手間不帶手機無所謂,擠奶一定不能忘;公司可以沒空調但一定要有冰箱不然沒法存奶……而一旦需要出差,媽媽們就更愁了。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5張

不用上班的媽媽們是不是就能輕鬆愉快呢?

也不,如果你生活的城市沒有足夠的母嬰室或者可供哺乳的私密空間,那要不就被軟性禁錮,要不就忍受路人的眼光吧:公共場合餵奶的媽媽,常常被路人偷拍甚至發到網上「曝光」。

曾有新聞報道,一位年輕媽媽在公交車上哺乳時被一個老人偷拍,老人偷拍後還連發三四個微信羣,進行網絡嘲諷。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6張

一間母嬰室並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很早就已經有機構在推行「母愛一平方」這樣的活動,鼓勵機構爲支持哺乳媽媽留出一個一平方米的私密公共空間。但國內母城市母嬰室的數量並不樂觀。

2019 年,第一財經曾發佈《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母嬰室分佈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可即便排第一的北京,平均一間母嬰室,需要服務 578 個新生兒;而在東京,這個數字是 15 人共用。

希望每個母乳媽媽

都能擁有自己的

「母乳支持系統」

母乳餵養對幾乎所有嬰兒來說,都是最自然、最完美的餵養方式,母乳餵養對嬰兒和母親都有巨大的好處。

人類作爲哺乳動物,人類媽媽有着哺乳的本能,但是,爲什麼我們卻那麼難以堅持下來呢?

這是因爲,母乳餵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在生理、心理均受到巨大挑戰的時刻,她需要知識的準備、需要家人、社會關係的支持。雖然母乳餵養理應是媽媽的個人決定,但沒有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媽媽的決定往往難以向正面的方向傾斜。

爲什麼母乳這麼難普及?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會遭遇哪些困境? 第7張

家人給母乳媽媽更多理解、支持,積極學習正確的母乳知識,爲母乳媽媽分擔餵養寶寶的工作;社會爲新手父母提供更多育兒的硬件支持;醫護工作者爲母親和家庭提供更多母乳餵養科普教育和方法支持;每個普通人,遇到母乳媽媽時,儘量爲她們保留隱私空間。

能堅持母乳餵養的母親都是英雄,母乳餵養關關難過,但關關都得辛苦又勇敢地闖過去。而不論男女老少,是否婚育,都能成爲支持英雄的另一種英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