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道歉態度不“端正”,家長繼續“教訓”到底是爲了什麼?

本文已影響2.31W人 

近日有一個視頻引起了媽媽們的熱烈討論,也有朋友私信問我對這個視頻的看法。視頻在這裏,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們不知道這個視頻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姑娘做錯了什麼事情讓父母怎麼樣的大發脾氣,僅僅就這個視頻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的是:

1. 孩子做錯了事情;

2. 父母的反應比較大,可能進行批評,也可能進行了懲罰;

3. 孩子生氣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把門關上了(有可能摔門了);

4. 父母不依不饒,覺得孩子不應該把門關上(不知道平時孩子是否有個人空間,也不排除父母擔心孩子關上門做什麼傷害自己);

5. 父母覺得孩子自己做錯事情,還態度不好,是錯上加錯。

6. 父母覺得應該讓孩子承認錯誤,孩子承認了錯誤,教育才是成功的。

孩子道歉態度不“端正”,家長繼續“教訓”到底是爲了什麼?

我看了一下羣裏大家的討論,是這樣的:

“我和我媽從小的鬧劇都是視頻裏那樣的歇斯底里……我心中一直都有要逃離她的想法……”

“我一個月回家一次,還被我爸罵,回一次罵一次……特別羨慕別人家的溫和的父母。”

“到了這個地步就不能有效交流了,父母還在那裏說你錯了沒有,你態度不好,簡直是火上澆油嘛,完全沒有意義了。”

“父母好像聽起來很溫和,但是一直說車軲轆話。”

“如果不是拍視頻,還不知道怎麼暴躁呢!”

“這種認錯已經沒有意義了,還寫書面檢討,完全跑偏了。”

“肯定是覺得孩子有問題,自己沒有問題,父母纔會拍下來。”

“媽媽好像都沒有想去解決問題,簡單粗暴地讓孩子態度端正承認錯誤寫檢查。”

“我小時候不敢這麼頂嘴的,因爲我媽會揍我,擰耳朵擰大腿根。”

“我爸媽不怎麼打孩子,但是我爸會暴跳如雷,我媽會提高10個分貝碎碎念。”

“我現在離父母這麼遠,還是經常吵架,嫌我嫁的不夠好,嫌我不孝順,因爲孝就要順。”

我是一個孩子媽媽了,看了這個視頻只想哭……我爸現在還會罵我“怎麼不去死”。

沒有愛的感受

說實話看到這個視頻,我第一反應是有些情緒奔涌的,彷彿自己一下子變小了,成了那個視頻裏的小姑娘。一下子回憶起小時候在和父母的衝突中,生氣傷心卻又被強壓得不得不服從的那種無力感,以及小時候一遍又一遍重複的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走得遠遠的,離父母越遠越好”。

其實很多父母都愛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愛,以爲打罵你就是爲孩子好,就是愛孩子。視頻中的爸爸媽媽愛孩子嗎?我覺得是的。那麼他們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了嗎?我不覺得。

這個孩子感受到的是大人的專制、小題大作、控制和不可理喻,孩子會覺得氣憤、委屈,但是感覺不到愛。

如果是我們,可以怎麼做

當然,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這個視頻也不一定就是這個家庭的常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們是這個孩子的父母,我們可以怎麼做?

當發現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非常氣憤。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讓自己情緒冷靜一下,再和孩子聊?可不可以等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和動機以後,我們再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思考得或者做得合理的,哪些地方以後可以做哪些調整的?

如果我們確實沒有忍住衝孩子發了脾氣,孩子也情緒爆發,回到自己的房間了,我們需不需要一定要揪着孩子,讓她改變情緒和態度?這裏一定要改變情緒和態度背後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父母不允許和接納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以及不可以接受孩子生氣時對父母的態度沒有那麼“恭順”。

好,如果我們完全不可以看到孩子的情緒,這是爲什麼呢?如果孩子一旦表現得不“恭順”,我們就要忍不住跳起來,去拍熄她的怒火和反抗,這又說明什麼呢?是孩子的“負面”情緒觸發了我們內心對這些情緒的迴避嗎?還是孩子的反抗讓我們覺得“失去控制”了嗎?

這個視頻中,當孩子告訴父母“讓我一個人靜靜”,這對父母還在窮追不捨,一副不“搞定”孩子不放手的架勢;當孩子已經承認自己錯了,家長還繼續提出要寫書面檢討。

我們不妨想想看:這裏真的有讓孩子學習到對和錯嗎?還是隻有力量的角逐和糾纏?孩子這個時候說的“對不起”是真的意識到自己錯了嗎?還是她希望儘快擺脫父母的糾纏?

這裏看起來是父母在力量角逐中“贏了”,孩子道歉了,孩子也聽從父母吩咐不關門了,但是這裏其實沒有贏家。父母看起來贏得了這次事件的控制,其實是在進一步喪失以後和孩子的溝通之門;而孩子從這次衝突中沒有體會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卻把父母的強勢控制記在了心裏。

所以孩子說“我已經知道錯了,爲什麼你們還要來弄我?!我實在是想不通啊!!!”

所以,即使我們一開始情緒失控發了脾氣,當孩子釋放出要“靜一靜”的信號(這本來是大人應該做的),我們應該及時止步,給彼此空間和時間,讓情緒平復。然後在接下里的溝通和互動中,該道歉就道歉,該說明的先說明,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

當媽媽說“因爲你態度不端正”,孩子說:“那你態度也不端正啊!” 這句話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

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來控制孩子,而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理解他們的內心和感受,和孩子做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參謀和隊友。

不做“教官式父母”

最後我想說的是:

有那麼一類父母,有人把他們稱之爲“教官式父母”,控制是他們養育的核心概念。這一類父母希望孩子一直聽從自己的命令和規則,不能有任何異議和反抗。

在這類父母的養育模式中,規矩終於一切,溫情和愛是奢侈品。在他們的教育下,很多孩子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值。在他們的控制下,很多孩子不敢做決定,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做不好。

希望我們不要做這類父母。即使我們的父母是養育我們的,也希望我們把這個種養育模式在我們手中終結,切斷代際傳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