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被逼着打招呼的寶寶,內心都藏着這樣的祕密

本文已影響5.04K人 

這段時間,新家裝修,喆爸平時要上班,“監工”任務自然是落在我肩上,每天都要去裝修現場和師傅們溝通情況。這天,在新家那邊的電梯裏,偶遇一個奶奶領着孫子下樓。裝修開始前,我曾拜訪鄰居,爲裝修期間的噪音干擾向大家致歉,那時就跟這位奶奶見過面。所以一進電梯,我就跟老人家打招呼,老人一邊迴應我,一邊低頭拉扯孫子的手,讓孩子向我問好。

小男孩兒兩歲半了,看看我,不張口。奶奶急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怕生呢?這個阿姨住咱們樓下,之前還去過咱家,你忘記啦?快跟阿姨問好!”

我連忙打圓場:“小朋友和阿姨還不熟,所以不知道該怎麼打招呼。沒關係,多見幾次就熟悉啦!我家有個小哥哥,以後你們倆可以一起玩。”

轉眼,我到了。出電梯時,樓上奶奶還在教導孫子對人要有禮貌。

老早之前,就有媽媽微信上講過被親戚奚落的故事——

過年時,她帶着2歲的女兒去太奶奶家聚餐,雖然已經提前給孩子做了思想工作,讓她到時候聽媽媽的話,和姑奶奶、姑爺爺、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等說過年好。但面對並不怎麼熟悉的幾十口人,孩子剛開始還配合,到了小姑奶奶那裏,無論如何引導,孩子的小嘴巴都抿得緊緊的。

儘管這位朋友一直說抱歉,但小姑奶奶還是把“膽小鬼”“不懂事”的外號給孩子扣上了。這件事以後每次聚餐,都拿來取笑孩子,孩子自然就越發不和她親近,最後發展到看到她扭頭就走。原本生活不如意的小姑奶奶,甚至開始說孩子是大人態度的一面鏡子,說“反正自己窮,總是被人瞧不起的”。

其實,孩子不肯同陌生人打招呼,跟有沒有禮貌沒關係。從“認人”開始,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不同階段的“認生”。

每個被逼着打招呼的寶寶,內心都藏着這樣的祕密

1歲左右,多數孩子會有明顯“認生期”

跟好幾個媽媽聊過這個問題,大家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有過“認生”表現。

有的孩子三四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對照顧自己的人,比如媽媽、姥姥或奶奶表現熱情,而對跟自己相處不多的爸爸或爺爺則表現冷淡;

多數孩子半歲以後已經能明顯區分家人和外人,看陌生人的目光會充滿警惕;

還有的孩子對陌生阿姨的熱情招呼尚能保持鎮定,但是看到不熟悉的叔叔湊過來,立刻就會哇哇大哭……

德國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曾說:

寶寶的認生期隨着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

沒錯,“認生期”伴隨孩子成長而自然出現,是孩子心智發育尤其是記憶力正常發展的標誌之一。

當你發現孩子開始認生,說明孩子已經具備初步的記憶和辨別能力,他開始能夠記住熟悉的面孔,區分陌生的面孔,甚至能夠辨別一些面孔的明顯特徵。比如那些喜歡阿姨不喜歡叔叔的寶寶,就是對男女面部特徵有自己的判斷。

同時,“認生”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能力。當他意識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個體,很多寶寶都會害怕陌生個體給自己帶來傷害,所以用閃躲甚至哭鬧來向家人傳遞自己的情緒,以此得到保護。

所以,“認生”其實是一個信號,意味着孩子的記憶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作爲養育者,我們在覺察到這個信號時,可以採取相應措施,來幫助孩子進一步發展記憶能力和社交意識。

增加外出活動時間

多帶寶寶出去遛彎兒,尤其是社區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多的地方,讓寶寶多接觸新鮮有趣的環境,感受不同人的面貌和聲音。

多參加集體活動

大人們的聚會,也可以儘量帶寶寶參加。寶寶看似懵懂,其實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周圍人和環境。大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寶寶會看在眼裏,等他們大一些,甚至會主動去模仿和學習。

從這個角度講,大人的集體活動對寶寶適應陌生環境和發展社交意識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幾個家庭一起帶孩子出席的活動,有同齡人在場,寶寶更容易感到放鬆。

維護寶寶安全需求

帶寶寶外出玩耍或參加集體活動,注意場合不要太過嘈雜,尤其要避免衆多陌生人七嘴八舌圍觀和爭搶着抱孩子、逗弄孩子,這種不尊重也不瞭解孩子心理需求的行爲,只會增加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

3歲左右,孩子可能會突然變得“認生”

S的女兒還有兩個月就滿3週歲了,1歲前也曾經歷過“認生期”,用S的話說,女兒比同月齡孩子更爲敏感,面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時表現特別謹慎,總是眉頭緊皺,一副嚴肅模樣。

還好S是自由職業者,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幾乎每天都會約小區裏的同齡媽媽一起帶寶寶外出活動,有時在社區公園裏玩耍,有時在附近商場裏逛一逛,如果天氣不適合外出,就會和其他寶寶約在家裏玩。

在這種規律的社交活動中,S的女兒起初很“慢熱”,每每聚會快結束時才High起來,放開手腳玩耍。但隨着漸漸長大,孩子融入環境的能力越來越強,就算是和不認識的小朋友在一起也能迅速打成一片,外出碰到人打招呼這樣的事,也總是落落大方,從不打怵。

然而,就在不久前,S跟我訴苦,說女兒突然不愛理人了。在小區裏玩,總是自己玩自己的,不再主動去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遇到人讓她問好,她要麼不理不睬,要麼直接給你來句“不要”。S很着急,爲什麼孩子的社交能力突然倒退了?

其實這不是倒退,而是孩子對自我的認識有了新的進步。

咱們在曾經推送的文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這件小事是關鍵》中,分析過孩子在“Terrible Two”階段的心理狀態:

一歲半以前,孩子的走、跑、跳等行動能力有限,更多時間是在觀察周圍環境,力所能及去模仿。

而到了兩三歲,隨着語言和身體運動技能的迅速發展,他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自身所能,每天所作所爲都圍繞一箇中心進行:我到底還能做些什麼?

事實上他們對自己也總能有新發現:我可以倒着走;我用一隻腳也能跳起來;我這樣拿勺子也可以把飯送進嘴裏;我能憋住尿……

所有這些大人眼中的調皮搗蛋行爲,他們樂此不疲,總是努力用有限的語言和出格的行動去強調自己的能幹和與衆不同。

於是我們看到,那個曾經的乖小孩,動不動就把“不要”掛在嘴邊,他們可不管什麼面子不面子,對不熟悉的人絕不打招呼,對不順眼的人絕不理睬。

而且,越是對自己有信心的孩子,這些表現越突出。

孩子“認生”,不是“沒禮貌”那麼簡單

我的前同事G,也曾跟S一樣,被孩子突如其來的“不懂事”和“沒禮貌”弄的暈頭轉向。

當時G的兒子也就3歲多,週末跟她來編輯部,對我們的熱情招待不理不睬,讓G好不尷尬。對兒子這種令人頭疼的行爲,她惡補了一堆育兒知識,決定採取“三不原則”:不打、不罵、不放任。

G跟我說

所謂“不打”,是不想以暴制暴,讓孩子把動手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

所謂“不罵”,是批評時不使用侮辱性語言,不傷孩子的自尊,也不隨便扣帽子,不給孩子貼標籤;

所謂“不放任”,是每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行爲時,父母都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樣子。

那段時間,G帶兒子外出前會跟兒子交代清楚今天要去哪裏,會遇到誰;見到對方後,她會很正式地把兒子介紹給對方,同時自己先送上禮貌問候。平時路上遇到認識的人,G總是熱情問好,雖然不勉強兒子也問好,但過後一定會跟兒子解釋清楚那是誰,爲什麼媽媽要跟他打招呼。

現在G的兒子已經8歲,不久前我們見過一面,小男生熱情懂禮,很有分寸地照顧着比自己小的喆同學,跟當年內秀的小盆友判若兩人。

“認生”或者“不認生”,都怕過猶不及

在“認生”這件事上,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完全一樣。

有的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見陌生的人,基本不肯鬆開媽媽的手,別人逗逗他們,就反抗或哭泣;有的孩子剛開始時很謹慎,但給他們點時間,就能慢慢融入新環境,和小夥伴打成一片;還有的孩子跟誰都“自來熟”,我家喆同學就是這種類型,所以我需要重點培養他的界限感、分寸感。

這些差異跟孩子的先天氣質有關,可以通過合適的養育方式來引導和改善。

那些嚴重“認生”的孩子,需要父母爲他們創造更多樣化的社交環境,並且要兼顧孩子的承受力,循序漸進,多多鼓勵,不要勉強孩子立刻就能接受和融入新環境。

如果孩子過於“自來熟”,就要注意幫他們樹立安全意識。要知道,當孩子進入陌生環境,遇到陌生人,保持適度距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