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提高寶寶免疫力的11條計

本文已影響2.45W人 

  有了寶寶以後,父母們最希望的就是寶寶要健健康康的成長,千萬不要生病。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簡單方法,可以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讓寶寶遠離疾病的侵擾。


  有了寶寶以後,父母們最希望的就是寶寶要健健康康的成長,千萬不要生病。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簡單方法,可以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讓寶寶遠離疾病的侵擾。

妙計1:母乳餵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妙!提高寶寶免疫力的11條計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母乳中什麼成分有助於保護嬰兒?

抗體

母乳中含有被稱爲免疫球蛋白的抗體。母親通過攝入、吸入或其他方式與病原體接觸時,體內產生抗體。她所產生的每種抗體對抗原都有特異性,這就是說,這種抗體只與它所針對的那種抗原結合,而不會浪費時間攻擊無關的物質。因爲母親只是針對她所處的環境中的病原體產生抗體,所以寶寶在出生後最初的幾周內,從母親獲得所需的保護作用,能夠抵抗這個階段寶寶最可能遭遇的感染性病原體。

抗體的特殊性還表現在,抗體不攻擊腸道中對健康有益的細菌。

有益的物質

母乳中還含有低聚糖,這些低聚糖對增強嬰兒的免疫力有重要作用。低聚糖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其含量與蛋白質的含量相當。

人乳低聚糖(一種益生元–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於大腸中有益菌的生長)是寶寶腸道中大量有益菌的食物,這些低聚糖有助於有益菌的繁殖,使其數量增多,直至確確實實使消化道中的條件得到改善。

腸道中的有益細菌對健康有利,因爲:

這些細菌有助於形成強大的腸道屏障,強大的腸道屏障能阻止有害細菌和過敏原進入血流。

有益菌可阻止有害細菌的生長,防止有害細菌黏附到腸道細胞壁上。它們有助於鞏固腸道相關的免疫系統。

細胞防禦

母乳中有防禦作用的免疫細胞由白細胞組成,白細胞通過直接作用或者激活其他防禦機制而發揮抗感染作用。

母乳的其他好處

母乳中有幫助寶寶免疫系統成熟的因子,這些因子的作用使新生兒粘膜層的滲漏處閉合,使病原菌和其他可能有害的東西難以侵入腸道。

妙計2: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擠壓胎兒,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出生後,母親的身體接觸,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通過撫觸活動了寶寶的肌肉,使緊縮的肌肉得到舒展,促使屈肌和伸肌得到平衡。撫觸緩解寶寶腹脹、便祕,讓寶寶胃口大開,吃奶量逐漸增加,呼吸變得更平穩,促進血液循環,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和應激能力,使寶寶少生病。

如何進行嬰兒撫觸

如何進行嬰兒撫觸呢?據專家介紹,家長在給寶寶進行撫觸按摩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技術準備:嬰兒撫觸共分爲頭、胸腹、背部和四肢四大部分,撫觸者可以牢記“眉頭下巴額兩邊,寶寶微笑到永遠;胸部交叉又循環,腹部順勢輕柔按;捏擠搓滾小胖手,摸摸掌心提指尖;背上分分又合合,媽媽爸爸愛滿滿”的口訣。

2、物資準備:嬰兒撫觸的物資準備很簡單,家長只需準備一塊乾淨柔軟的棉墊,給寶寶穿上舒適透氣的小衣服,撫觸者洗淨雙手,再加塗些按摩油就可以了。

3、心理準備:這一步很關鍵。撫觸者在撫觸過程中要面帶微笑,向寶寶傳達自己的愛意,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並且撫觸還要做到“每天堅持十五分鐘”,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意義就不大了。

妙計3: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新生兒時期雖然從母體繼承來了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體,但對於許多傳染病仍是一個高度的易感者。預防接種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爲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可以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接種來防止對新生兒危害最大的傳染病的發生,如結核病、乙型肝炎等,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爲寶寶接種疫苗。


  妙計4:規律的生活習慣——讓生物鐘有節奏地轉動

父母足夠耐心地對待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週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對身體大有益處。對於1、2歲的寶寶可以試着按照下面的方法進行:

1、每天早晨在同一時間(比如早晨6點~7點之間)叫醒寶寶。起牀後,讓寶寶感受早晨的陽光。幫助寶寶認識“早晨”。對於無論如何都起不來的寶寶,可以在起牀前一點點地調亮房間的光線。

2、進行早晨的“儀式”,如洗臉、換衣服等。關鍵要養成習慣。

3、晴朗的日子裏,在午前或午後可以適量地安排戶外散步。不方便散步時,可以在陽臺或庭院曬曬太陽。幫助寶寶認識“白天”。白天儘量安排活潑一些的遊戲,夜晚則儘量安排安靜的遊戲。

4、晚飯儘量在晚上7點半之前完畢。夜晚睡覺時關閉不必要的電器,使寢室保持黑暗安靜。

5、進行睡覺前的“儀式”,如換睡衣、刷牙、講故事、聊天等。養成睡覺前的這些習慣,幫助寶寶認識“夜晚”。每天儘量在同一時間進入寢室。

妙計5:均衡飲食,合理營養——提升防禦功能

新生兒期表現爲高營養需求,有限的消化代謝功能,因此,對營養既要求足夠量來保證生長髮育的需要,又不能過量餵養,以免造成新生兒胃腸道的過重負擔,要適當掌握合理營養對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每天攝取均衡的營養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及提高免疫力。

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和抗體的主要成分,一旦蛋白質缺乏則會造成免疫機能下降。魚、肉、蛋、奶等這些食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讓寶寶的肌肉、骨骼、皮膚得到良好的發育。

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制造干擾素,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可增加抗體,清除病毒和細菌,從而增強免疫力。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鮮棗、獼猴桃、西紅柿、橘子、青椒等新鮮蔬菜、水果。隨着寶寶的長大,及時添加橘、柚、檸檬、番茄和綠葉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極易溶於水,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故很不穩定。菜餚加熱煮沸時間過長或放置過久,蔬菜被剁、切、擠壓後均會有所損失。缺乏維生素C的嬰兒可用維生素C丸溶於水加糖口服。

其它如-胡蘿蔔素及營養素中的葉酸、維生素B12、菸鹼酸、泛酸、鐵、鋅和酶等也都與免疫能力有關。

妙計6: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寶寶吃得太多,除了會造成肥胖症之外,還會傷害大腦。爲了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吃太飽也會抑制大腦智能區域的生理功能,管胃腸消化的大腦相應區域興奮的時間過多,必然引起語言、思維、記憶、想象等大腦智能區域的抑制,智力會越來越差。

TIPS

1、給孩子吃的量要少於你想象的量,如果孩子吃完不夠的話,讓他自己再向你要。

2、當孩子開始不專心吃飯,或說“不要”的時候,應拿走食物,不要迫使孩子多吃。

3、讓孩子慢慢進食,這有助於提高孩子對飢餓的忍耐性和食慾敏感性,並可調節進食量。

妙計7:多喝白開水——保溼清毒潤腸胃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溼潤,成爲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揹着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中醫把水列於百藥之首,冬季讓寶寶多喝水,有利於體內病毒、毒素的排出,起到“降火”的作用。同時身體內的溼潤還可以有效降低流行性病毒傳染的機率。

冬季氣候乾燥,水分還是寶寶嬌嫩肌膚的忠實護花使者,水分可以滋潤肌膚,並使皮膚中的水分與油脂保持平衡,讓皮膚光澤而有彈性。

冬季給寶寶多喝水,不僅給肌膚帶來滋潤,同時還可以使腸肛內保持溼潤,起到軟化大便的作用,避免孩子引起“食火”。

冬季乾燥的氣候難免使得孩子顯得一些不安而急躁,通過喝水,可以有效的爲大腦供給水分,使得大腦血壓穩定,起到穩定情緒的功效。同時水份還可以幫助調節體溫,這樣寶寶就時刻處於舒適的狀態,心情也就自然舒展了。

喝水也是很有講究的,清晨是一天補水的最佳時機,起牀後的第一杯水,可以幫助寶寶喚醒腸胃,促進腸胃的蠕動,加速腸胃的消化,防止便祕。同時這第一杯水還能夠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寶寶恢復清醒,爲新的一天打好前鋒,積極投入到一天的學習、運動、玩耍中。

當然在這之後每間隔一到兩個小時爲孩子再補充一次水分,不僅能起到對身體滋潤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體溫,有效淨化身體。

妙計8:不必過於乾淨——形成免疫記憶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平時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到清潔的目的,並不需要天天使用消毒液。

美國西北大學人類學副教授托馬斯·麥克達德說:“細菌和微生物在促進免疫系統發育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他打比方說,生命早期大腦發育速度快,很多神經連接在這一時期建立,“你需要深入接觸你的環境來促進建立這些連接”。免疫系統的發育同樣需要外界環境的刺激,讓它感受到必須進一步發展。

麥克達德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他說,在家中,如果食物掉在地上,我會毫不猶豫地對他說:“撿起來,吃了它”。

妙計9: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

讓寶寶學會保護自己的牙齒

家長應有意識地培養寶寶關注自己的牙齒,不妨帶寶寶到鏡子前看看自己的牙齒。寶寶較大時可和寶寶一起數數長出了幾顆牙,還可以讓寶寶張大嘴,和寶寶比比誰的牙齒又白又亮。對於不願意刷牙的寶寶,家長應耐心地探明原因。有的寶寶不喜歡牙膏刺激舌頭的感覺,有的寶寶怕牙刷捅到牙根,有的寶寶怕將牙膏嚥下等等。

讓寶寶懂得飯前便後要洗手

告訴寶寶洗手的道理,手接觸外界難免帶有細菌,手上的細菌就會隨着食物進入肚子,寶寶就會因爲吃進不乾淨的東西導致生病。家長應教給寶寶正確的洗手方法:先用水沖洗寶寶的手部,將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溼後,用洗手液或香皂均勻塗抹,讓手掌手背指縫等處沾滿豐富的泡沫,然後再反覆搓揉雙手及腕部,最後再用流動的水衝乾淨,寶寶洗手的時間不應少於30秒。

讓寶寶愛上洗澡

應讓寶寶體會到洗澡的舒服與清爽,洗澡水的溫度要適宜,過熱或過冷都容易使寶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因爲水對皮膚的刺激而對水產生恐懼感,從而排斥洗澡。家長可一邊爲寶寶洗澡一邊給寶寶講故事或和寶寶一起玩水的遊戲,讓寶寶放鬆心情,逐漸習慣並喜歡在水中沐浴的感覺。

妙計10: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鍛鍊免疫系統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儘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鍊。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使用抗生素要有針對性

有的家長之間有相互推薦選擇抗生素的習慣,一聽人家孩子吃這種藥好,自己也想給孩子吃這種藥,這種方法也是要不得的。道理很簡單,每個孩子的病是不一樣的,體質也不同。而一種抗生素並不能包治百病。比如青黴素跟紅黴素,如果孩子得了支原體肺炎,那紅黴素首當其衝。而如果是鏈球菌感染,我們首先應該選擇青黴素。當然,如果孩子對青黴素過敏的時候,那就可以考慮選擇紅黴素。

不能濫用抗生素

細菌在接觸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以後,會對這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如果濫用抗生素,使細菌產生了抗藥性,當以後碰到真的需要使用這種抗生素時,會因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強,而導致藥效越來越弱,使疾病越來越難治,必須加大藥物的劑量或聯合用藥。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副作用,引起很多不良反應,使身體對付病菌的抗病力大打折扣。更可怕的是,會導致醫學開發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趕不上細菌變異速度,有一天終將使細菌感染成爲不治之症。

濫用抗生素還會造成寶寶身體中菌羣失調。因爲抗生素是廣譜抗菌藥物,它不僅僅只殺死一種細菌,不但殺死病菌,也會殺死好的細菌。如果濫用,孩子就沒有抵抗力了。

而且,有的細菌還會休眠,所以可能它的危害現在表現不出來,而過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來。還有因爲藥物的吸收和排泄都有要經過內臟器官,所以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孩子的內臟器官也會有影響,特別是肝臟和腎臟。

妙計11:良好家庭氛圍——激發免疫活力

良好的情緒可激發免疫系統的活力,從而起到充分地保護機體的作用。寶寶在憂傷、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影響下,神經內分泌功能可發生紊亂,直接影響機體生理機能,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健康的物質(有人稱之爲有害激素或內分泌毒素)。父母爲寶寶創建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寶寶有一個愉快的身心,也可以幫助寶寶免疫力保持良好狀態。

TIPS

1.免疫力從何而來?

免疫力就是機體抵禦外來病原體的能力,它可以由先天遺傳獲得,非特異性地抵禦多種病菌的入侵,稱爲天然免疫;也可以在出生後因感染某種特定病菌而產生特異的抵抗力,稱爲獲得性免疫。正是免疫系統的積極工作,構築了寶寶防病的“長城”。

2.免疫機能逐漸成熟

隨着年齡增長,孩子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孩子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