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第一課

本文已影響1.83W人 

有教育界人士這樣闡述:生命教育在於協助兒童成爲一個有“知性”與“人性”的人,“知性”是指有知識,“人性”是指珍視自我、體恤他人、關心社會。而其核心,就是要幫助兒童珍惜、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並活出生命的光輝與價值。而死亡教育,則是通過直面死亡問題來尋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而讓兒童尊重和愛護生命。

面對死亡問題,從5歲到95歲,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解答,從科學、哲學、宗教、藝術等不同的視角看也有不同的答案。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個難以獲得標準答案的哲學問題,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當下的人生感受一樣,是非常個體化的。

從心理學研究來看,年幼兒童對死亡的認識一般經歷這樣兩個階段:

1)分離的階段:0~3歲,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的差別,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在此階段親密和持續性的身體接觸最重要。

2)結構性階段:3~6歲,學齡前的兒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動、不呼吸,會玩“辦家家”裝死,但不能辨認“生”與“死”是無法共存的,常認爲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就像卡通片一樣,還常將死亡與睡着或旅行相聯繫,有時會害怕睡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會對死亡充滿幻想及魔術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爲會導致某人死亡。兒童還會將“死亡”與“老年”相聯,但不確定什麼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兒童從成人那兒得到相關死亡訊息,一般兒童不認爲自己可能會死亡。這個年紀的小孩需要持續性的身體接觸、重複的再保證和溫和的教導,直至成熟的死亡觀初步形成。

此後便是6~12歲對死亡認識的功能性階段和12歲以上的抽象思考階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觀。

由此,對於死亡,再小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迴避死亡話題,反而會壓抑他自然的生命體驗和感受,而令這些體驗和感受難以找到疏通的途徑。

孩子眼中的生命現象是這樣的

孩子對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現象,會有不一樣的反應,下面的情景就展現出他面對生命現象時的不同表現:

情景12歲3個月大的乒乒與父親玩槍戰遊戲,只見雙方拿出“手槍”瞄向對方,嘴巴同時發出“啪、啪”的聲音,只見乒乒倒下來,眼睛閉上,媽媽問乒乒:“你怎麼了?” 乒乒笑眯眯地說:“我陣亡了!”接着,馬上翻個身又站起來,展開另一次槍戰。就這樣,發出“啪、啪”聲、倒下來、“我陣亡了”、站起來、再發出“啪、啪”聲,這場“親子槍擊戰”笑聲不斷。

在男孩心目中,玩戰爭遊戲時“死亡”是一個必要環節,這種情況下,當然無需將“什麼是死亡”這個嚴肅的話題凸現出來,而破壞了遊戲的興致。

情景23歲的女兒在翻爸爸媽媽的結婚照片,突然問媽媽:“這上面怎麼沒有我?”媽媽隨口笑道:“以前就告訴過你了,那時候還沒有你呢!”女兒卻把頭搖得波浪鼓一樣:“不對不對,媽媽,有我的,我很小很小,藏在衣服裏面,你沒看見!”

有時面對生命現象,孩子也有一種出於自我中心意識的對自我生命的認可和肯定:小女孩是那麼急切地要媽媽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她肯定也是不相信自己會死亡的。這時,需要我們做的就是肯定她的存在,讓她相信她會一直被愛。

情景3有個小男孩,平時喜歡在爸爸身上跳來跳去玩,很調皮。有一天,爸爸突發心臟病過世,小男孩非常難過,認爲一定是自己太頑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麼勸都沒用,最後只好求助心理醫生。

這個小男孩面對父親死亡時表現出的是一種自責心理,這時最好立刻告訴孩子真相,找個跟孩子親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的環境裏親密地陪伴他,讓他知道自己仍舊被愛,往後也會持續被關懷,降低他的孤獨感。同時,要讓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導致了親人的死亡,沒人能預防死亡。親人要鼓勵孩子用語言及肢體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問問孩子在想什麼,想知道些什麼。

情景43歲半的丁丁看見了一隻死去的麻雀。隨後他便從“麻雀在幹什麼”開始連珠炮似地提問:“死了是什麼意思?”“它爲什麼會死?”“它死的時候發生什麼事了?”“媽媽、爸爸會死嗎?”“我會死嗎?”

此時丁丁對“死亡”非常感興趣,遠遠超過了他對此的恐懼。雖然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這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話題。但是,丁丁卻全然不知,他興奮地大喊:“我們再回到花園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還是死的。”

丁丁展現的是單純的對生命現象的好奇,是一種科學探索的熱情,這時候配以生動有趣的生命科學探索活動,滿足他的求知慾望,也許是最適當的。

生命教育課這樣開始

與寶寶交流死亡話題時,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時給以詩意的審美,要結合情境尋找一些最適宜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課可以這樣開始——

1)說個家族故事

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現象,可從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頭。專家曾建議,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時,找出泛黃的照片翻閱,跟孩子說說父母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記憶中已逝的爺爺奶奶,他們從哪來?做什麼?生了幾個小孩?他們那時喜歡玩什麼?吃什麼?最開心或難過的事是什麼?也可以陪孩子把這些故事畫下來,在畫圖說故事中,逐漸瞭解生與死。

2)拿寵物當媒介

很多寶寶喜歡養寵物,寵物的壽命短,極易成爲小孩接觸死亡的第一次經歷,父母不妨善用機會進行生命教育。寵物死去經常激起孩子對死亡的疑問,狗狗去了哪裏?天堂是什麼?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勵發問與死亡有關的問題,並容許表達情緒,且經常被關愛,那麼在遭遇親人過世時,孩子較能從容面對。

讓孩子觀賞《獅子王》,當看到小獅子辛巴的爸爸死去,電視機前的孩子會跟着掉淚,其實就是在“演練”悲傷,學習讓情緒有出口。

3)在遊戲中談生死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裏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這幾年,國內也出版了一些與死亡主題相關的童書繪本,透過親子共讀,引導孩子談論生死大事。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講小男孩布魯諾的爺爺過世了,他不知道什麼是死亡,所以一開始他非常憤怒,因爲爺爺答應帶他去釣魚,卻什麼也沒說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經常感覺刺痛。面對爺爺的死亡,布魯諾經歷了疑惑、痛苦與悲傷,最後他終於明白,心中的爺爺就像照片上那樣微笑着,繼續活在自己的記憶中。

4)從大自然知生死

讓孩子體悟四季轉換,比如看葉子從新生到凋零的過程。有一位臨牀心理諮詢師選擇讓孩子種樹,在花開花落中明白“花謝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誕生了”。

生命教育第一課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