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肥很可愛 ,小心寶寶罹患代謝性疾病

本文已影響1.73W人 

“嬰兒肥”的負面影響

例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將提高,心理上也必須承受來自同儕的壓力。一旦寶寶體重超過標準值,活動起來也較不便,造成他只愛吃卻不願多動,如此惡性循環,後遺症也會越來越多,爸媽千萬別忽略“嬰兒肥”帶來的後果。

寶寶爲何會嬰兒肥?

生下白嫩胖嘟嘟的寶寶,是每個準爸媽的願望,但如果“嬰兒肥”的時間持續過久,家長可能就要開始爲寶寶的體重加強把關了。造成寶寶肥胖的原因,大致上分爲兩種因素,分別是先天遺傳和照護上給予過多營養。

遺傳因素

如果寶寶的肥胖傾向來自於遺傳因素,其實絕大多數取決於準媽媽的體質,以及懷孕期間的身體質量指數,也就是平常俗稱的BMI值(Body Mass Index)。

單純性肥胖

造成寶寶單純性肥胖的原因,大多是因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例如父母過度餵食,給予寶寶的營養供過於求,或是沒有在適當時機鼓勵寶寶做一些運動,從而導致寶寶體內累積越來越多脂肪

“嬰兒肥”到9個月大前都算正常

寶寶出生後應定時進行健康檢查,利用生長曲線圖,觀察身高體重的百分位,如果寶寶在9個月大以後,體重百分位仍超過第90個百分比,醫師就會認定寶寶的體重過重,甚至已達到肥胖程度。

嬰兒肥很可愛 ,小心寶寶罹患代謝性疾病

嬰兒肥胖容易帶來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

罹患代謝性疾病並非成年人的專利,寶寶如果過度肥胖,可能會引起早期兒童肥胖或幼兒型脂肪肝,甚至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而出現心絞痛或心律不整等疾病和症狀。

到了青少年時期,併發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的概率也將比同年齡的人更高。不過,通常罹患脂肪肝的患者,在臨牀上都沒有特別不適的症狀,只能藉由寶寶的體型和理學檢查中肝脾腫大的徵兆,進一步安排腹部超聲波檢查來確診。

2氣喘

曾有研究顯示,較肥胖的人,有較高的機會罹患氣喘,也容易發生呼吸道的過敏反應,因此體重過重的寶寶,只要均衡飲食、適度的體重控制,氣喘的症狀就可獲得改善。

3性早熟和第二性徵提早發育

由許多臨牀診斷來看,寶寶肥胖都間接代表營養過剩的問題,這意味着他的成長被迫加速發展,因此,第二性徵就會相對來得較早,尤其是女寶寶,可能還會面臨乳房提早發育或月經太早報到等現象

4肌肉骨骼過度負擔

若寶寶的體重過重,將導致全身上下的骨骼需要更費力支撐,尤其是位於下半身的膝蓋關節等部位,還可能因此而彎曲變形,如果持續時間過長,長大後就會發生變形性膝關節炎,甚至骨骼老化和骨質疏鬆。

生長曲線圖的意義

爲了讓寶寶發育更健康完善,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於民國98年5月18日公佈國內0~5歲嬰幼兒生長曲線標準圖,爸爸媽媽可依據寶寶的性別、出生日及測量日來觀察他在同齡的孩子當中,身高、體重和頭圍所居的百分位,藉此做爲孩子成長的參考依據。

母乳哺餵將影響寶寶體重

要讓寶寶脫離肥胖的根本解決之道,就是從早期開始幫助他控制體重,其中又以母乳的哺餵方式爲關鍵因素。由於母乳富含嬰幼兒成長所需的營養,也非加工食品,對寶寶來說是最天然的食物,所以政府單位也大力提倡哺餵母乳;

母乳哺餵可分爲親喂和瓶喂,根據餵食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寶寶吸取營養的多少。

建議準媽媽使用親喂方式,因爲哺乳時,寶寶需要費力吸吮媽咪的乳頭,進而使用較多力氣,可達到適度活動的效果之外,也容易感到疲累,在飲用到一定程度之後,便會自動停止;

瓶喂會讓寶寶在輕鬆的狀況下,不知不覺進食超過一天所需熱量,等家長髮現的時候,寶寶已經變得圓圓胖胖了,因此建議媽咪可以等寶寶進入副食品階段或9個月大之後,再換成瓶喂方式哺餵寶寶。

擁有西方血統的寶寶較容易胖?

不見得都是基因問題,準媽媽的飲食習慣應該還是佔一半以上的因素。因此,不管是東方寶寶或是西方寶寶,只要準媽媽沒有刻意控制飲食,或是太早接觸甜食、含糖飲料或油炸類食物的寶寶,都是容易肥胖的高危險族羣。

剖腹產的寶寶較易肥胖,是真的嗎?

此說法目前並無確切根據,因此剖腹產出生的寶寶,應不會特別容易肥胖。但以反面思考來看,如果胎兒已罹患巨嬰症,或是準媽媽的骨盆腔較小,不足以讓稍重一點的寶寶通過產道,便容易提高剖腹產的概率。

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有大多數的寶寶在喝完奶之後,都不願意吃副食品,但奶水較無法維持飽足感,容易導致寶寶較快飢餓、情緒不佳和過度依賴奶水,因此除了把握母乳哺餵方式之外,建議爸爸媽媽在寶寶進入副食品階段之後,應先吃完副食品再喝母乳,才能避免營養不均衡的情形發生。

此外,等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時,進食的時間與頻率就要漸漸與成人同步,非必要時,家長不需在兩餐之間餵食,若寶寶感到口渴,可以讓他飲用白開水,睡前頂多喝一些母乳或食用熱量較低的水果,只要爸爸媽媽多費心思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寶寶擺脫“嬰兒肥”便不再是一件難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