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嘔血、便血的病因、診斷結果以及處理原則

本文已影響1.87W人 

新生兒嘔血、便血的診斷與處理

嘔血和便血統稱爲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兒常見急症,出血量可多可少,嚴重危害新生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病因】

包括吞嚥母血、全身性出凝血性疾病(重症感染、硬腫、新生兒出血病等)、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黏膜病變、急性胃腸炎、腸梗阻、奶粉不耐受、先天性巨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及肛門疾病等)。

【診斷】

1、排除假性嘔血和便血

對生後48小時內發病的患兒的第一次上消化道出血血樣進行鹼變性(APT)試驗,可鑑別血液是否來自母親血,以除外嚥下綜合徵。

新生兒嘔血、便血的病因、診斷結果以及處理原則

2、出血的初步定位

如嘔血與黑便同時存在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嘔血帶膽汁時可能是下消化道上段出血;洗胃後胃抽取液帶有鮮血時爲胃以上出血,應注意排除操作損傷;黑便、果醬樣便、咖啡色便不伴嘔血提示小腸或右半結腸出血;鮮紅色便或暗紅色便提示左半結腸或直腸出血;血與成形便不相混或便後滴血提示病變在直腸或肛門。

3、內外科疾病的鑑別診斷

(1)內科性出血的特點:有圍產期缺氧史及感染史;除新生兒出血病外,一般嘔血量不多;一般爲麻痹性腸梗阻;常有消化道以外的症狀和體徵;X線平片多無異常特徵。

(2)外科性出血的特點:有羊水過多史;反覆嘔血,常伴水和電解質紊亂;嘔吐物含膽汁及糞汁;無胎便或量極少;有腹脹、腸梗阻表現;X線平片、鋇劑造影可見各種消化道病變的特徵。

4、判斷疾病的程度

出血量的多少應根據以下來判斷:

(1)嘔血、便血情況:嘔吐咖啡色物,一般出血量不大;嘔吐紅色或暗紅色,出血量較大;嘔血同時有暗紅色血便,出血量大。

(2)生命體徵: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出現休克表現提示出血量大,急性失血超過總血容量的1/5可出現循環衰竭表現。

(3)實驗室檢查:需動態觀察血色素以評估出血量,除外腎衰竭後,血尿素氮(BUN)升高也提示出血量較大。

5、輔助檢查

血常規、血型、便常規+潛血、便培養、凝血功能、肝腎功能、APT試驗、腹部立位片、鋇劑造影(宜在非出血期進行)、內鏡檢查等。

【處理原則】

1.禁食水及靜脈補液。

2.對症治療 新生兒出血症可予維生素K1治療。抗感染,糾正休克,並予酚磺乙胺、凝血酶等藥物治療。可輸新鮮同型血10~20ml/kg補充凝血因子。

3.留置胃管 胃腸減壓,予1%碳酸氫鈉洗胃,也可予100ml冷鹽水+8ml去甲腎上腺素,10~20ml/次,保留30分鐘再吸出,以達到止血目的;也可通過胃管注入雲南白藥等止血,注入黏膜保護劑蒙脫石散、磷酸鋁凝膠等。

4.抑酸製劑 必要時可靜點西咪替丁15~20mg/(kg·d)加入生理鹽水20ml,15~30分鐘滴注,每天1~2次。

5.內鏡下止血治療。

6.手術治療 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疑有胃腸道壞死或穿孔時需手術探查和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