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爲了交給孩子決定權

本文已影響2.8W人 

我們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爲了交給孩子決定權

妹妹寒假時參加個每天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四點的營隊,她很喜歡營隊內容,但卻對媽媽不在身邊感到不安,塬本還一度想放棄報名,後討論之後決定挑戰一下,我答應她待在教室樓下附近的咖啡廳等她,讓她完成獨自參加營隊的初體驗。

第一天送她進去很順利,她坐下後我立刻離開沒有異樣,我甚至懷疑之前她說的害怕是不是真的。下課前五分鐘我提早抵達,隔着玻璃在外面觀看,驚訝地發現她主動發言(還有點高談闊論)、積極參與,身體自在的趴着、跪着、蹲着,看起來非常放鬆享受在課堂裡。

第二天老師主動和我聊起上課情況,印證我的觀察沒錯;這讓我聯想起學校老師告訴我:我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她的勇敢堅強一一展現出來,跟我口中說起的她簡直判若兩人。

塬因到底是爲什麼,我猜想問她也問不出來,於是也乾脆不談。營隊結束時她在旁聽着老師對她的描述與讚美,我看着她點點頭,對於這些溢美之詞她似乎一點也不訝異,自然也就沒有誇大的邀功或欣喜表情。

我們還是如同一般的過日子,她碰到新事物還是一樣有些抗拒,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之間的討論越來越具體,取得共識和結論的速度越來越快。有時我還是會同意她的煺出棄權,有時她會願意配合突破自己的舒適圈,這過程不是取決於誰的談判技巧比較好,也沒有任何「交換行爲」;我們只是把情緒和能力劃分出來看清楚,並決定當時是不是嘗試的最佳時機。

決定嘗試後,就會開始討論執行細節:我需要提供哪些協助?哪些是她自己的工作?我們該怎麼有次序地擬定節奏,而不會讓孩子覺得緊迫難以配合?任何改變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絕對也都會有壓力產生,確保適當不過度的壓力是大人最需要從旁觀察協助的部分。

今年暑假即將來臨,各種夏令營活動、課程眼花撩亂,妹妹竟然挑了一個去花東部落14天的挑戰營,家長不能隨行一切生活自理,當然還有許多體力水上活動以及部落體驗行程。從未單獨在外過夜的她,加上肢體體能並非強項,個性又謹慎保守,這項決定着實讓大家嚇了一跳,不僅引起家中長輩們的反對,就連我們自己也擔心不已。

像是同時學跑又要立刻學飛的鳥兒一樣,這跨了很大一步。複雜的活動行程加上單獨過夜的挑戰,我懷疑妹妹是否很難想像14天的感受而高估自己?

然而這是第一個妹妹做出最大膽的決定,繳交訂金之前我們不斷提供各項資訊讓她參考,也有很多人不敢置信的當面問她,這位小姐總是將所有人的問題拋諸腦後,一個字也懶得回答,只有聽到「你確定真的要去?」的問句時,纔會有反應肯定地點點頭。

我好幾天翻來覆去睡不好,想着她不會游泳又怕水,動作溫吞又仔細,參加這風風火火的挑戰營,要是一個動作跟不上沒聽好,有了危險該怎麼辦呢?然而另一個聲音又不斷地提醒我,要對平日累積堆疊的努力有信心,即便她高估自己,但能參加幾天是幾天,畢竟這是她第一次這麼堅定的「想要」這項挑戰。

頂着長輩們的質疑、壓抑着自己滿腔的擔心,爸爸和我一致支持妹妹決定參加。然而我們同時也把自己的疑慮告訴妹妹,希望妹妹在這段時間裡能有具體行動,增加自己的生活能力。

妹妹一口答應,在短短几天內學會自己吹洗一頭長髮:我們還練習不同吊掛蓮蓬頭出水的方式、計時吹髮時間,講好屆時剪短長度以增加速度;接下來便要練習洗衣服,讓她試出最有效率的方式和工具,以免跟不上團體節奏。

平日常嘮叨她的一句話:把擔心化爲行動纔有意義,這次倒用在自己身上,爲了支持孩子,只好用這些作戰計畫降低自己的焦慮。這背後讓我堅持下去的信念,來自上次營隊的結果,這一切一切的準備、所有教養的意義,都是爲了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能力、爲自己做更多的決定。

不論我願不願意,這次妹妹選擇放手,我要勇敢地成全她,相信她在背對我的時候的表現,就是我們平日種種努力的總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