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本文已影響2.96W人 

他們花時間親手帶孩子做手工,陪她參加學校的每一場活動。爲了怕她受委屈,他們甚至放棄了要二胎。

我甚至想象不出,愛一個孩子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表達方式。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每次聚會,他們夫妻都忍不住向身邊人表白他們有多愛這個孩子。

其實他們根本不必說,每次看孩子,那一臉的深情,那滿眼的溫柔,足以說明,他們有多麼多麼愛。

孩子也沒辜負他們的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人非常有禮貌。

去別人家串門從來不亂動東西,也不會上躥下跳,只是安靜的陪坐在一旁。

我們一起去旅行,5天的行程,她一下都沒有要求媽媽抱,那時候她才3歲啊。

總之,薇薇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有股淡淡的距離感,但在同齡的孩子中顯得非常成熟和謹慎。

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照理說,都會性情溫和。

但是薇薇這個孩子的脾氣卻非常倔。

就在這個週末,三家人一起聚餐,三個小朋友在一起搭積木,中途薇薇過來拿牛奶,可能是急着回去繼續玩,牛奶撒了一點在地上,薇薇媽媽囑咐她回來打掃乾淨。

女主人說,“不用了,去玩吧,最後一起收拾就好,反正地也不乾淨。”

薇薇媽卻板起臉堅持要她擦乾淨。

薇薇悶在玩具區,執着的搭着積木。

薇薇媽也較上了勁,“必須擦乾淨,否則不能幹別的!”

薇薇低頭自語“我不想擦。”

“我再說最後一遍,現在必須擦乾淨!”

“我就是不想擦。”聲音不大,但非常堅定。

“倔勁兒又上來了是麼?想讓媽媽用家法是不是?”

女主人趕緊來圓場,打趣到,”光說她倔,你不倔麼?不就灑了一點點牛奶麼?我來擦。“

薇媽忙說“不行,今天我就得讓她擦。”

薇薇悶頭搭積木,默不作聲。

一看這娘倆的較量就是家常便飯了。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第2張

相持不下,薇媽突然起身,一把拎起她。

薇薇大喊“放開我,放開我,壞媽媽,我真討厭你。”

薇媽徑直把孩子拽進了衣帽間,然後就傳出一陣責備聲、對峙聲、叫罵聲,然後,扇耳光的聲音。

我趕緊起身去攔,薇爸制止我“你別管,你們看看她有多倔,不管真是不行。她就這麼跟大人對着幹,真是氣死你,爲這不知捱了多少揍,罰站罰跪罰關小黑屋,就是改不了這倔強勁兒!”

不多久,又傳出了求饒聲“媽媽不打了,不打了,我擦我擦。”

“讓你擦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現在你想擦不讓你擦了。”

又一陣腥風血雨之後,薇媽出來,關掉了衣帽間的燈,“罰你關小黑屋,自己反省吧。”

我們一行人,誰也沒在出聲。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第3張

part2不知怎麼的,突然就想起前段時間因高考刷爆朋友圈的,達州學生高考後自殺事件。

一個18歲的少年,在高考結束後,和父親發生了爭執,於當天溺水自殺身亡,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

這孩子在自殺之前,寫了2800字的遺言,其中說到“媽的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隔一耳光打起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麻痹的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當然也可以說是什麼對我的愛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覺不到。”

我不瞭解少年的家庭,所以不知道他的父親是不是真的如他說的那般惡毒。

我更願意相信,是因爲太愛了,正如少年遺言裏所說,“麻痹的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父親也是希望能把他培養的更好吧。

因爲對孩子的愛過多了,期待也過多了,一旦孩子犯錯或做不到,就會讓父母失望,就會讓我們憤怒,所以才能打着“愛之深,責之切”的旗號,來“行兇”。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第4張

part3

“有人說,家庭中,父母兩個人不能都太溫和,如果太溫和了,孩子沒法管;但是也有人說,父母兩個人也不能太厲害,如果太厲害,孩子沒法活。”

我想,相對於以上這兩種,對一個孩子來講最大的傷害,是父母的反覆無常。

前一秒還愛的掏心掏肺,後一秒就恨不得挫骨揚灰。孩子像生活在一個定時炸彈旁邊,甚至不知道何時該配合你笑,何時該配合你哭。

如果你真麼那麼愛她,爲什麼不能忍一忍你的氣?

讓孩子爲了博得父母的喜歡,壓抑自己的天性,從此習慣了服從,就達到我們管教的目的了麼?父母一味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孩子,孩子可能屈服,但親子關係只會日漸疏遠。

如果你愛孩子的方式是,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濃。那麼你付出的愛越多,孩子離你就越遠。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處於主動的地位,當衝突發生時,父母首先要學會梳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纔可能與孩子建立親情聯結。

接納孩子的情緒實質上是讓孩子因得到理解而變得友好,由此孩子才能夠管控自己的情緒,提高情商,變得平和起來。

今天的方法論只有一個:教育的結果取決於能否做到對教育思考的沉澱,沉澱到你的內心,內化爲你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你聽任何方法論都是無效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是父母的教養狀態。

急則疲,慌則亂。

父母心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父母的愛恨起伏越大,孩子就活得越擰巴。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第5張

part4同樣是打翻牛奶,最後分享給大家另一個小故事,希望能對你有所啓發。

有一位在醫學領域曾有過十分重要的發現和突破的科學家。當記者採訪他,爲什麼會比一般的人更有創造力,究竟是什麼妙法能使他能夠超乎凡人?

他的回答很讓人意外,他說:“這和我兩歲時,我母親對我身上發生的事情的處理方法有關。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裏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沒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簡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親看見了,但她並沒有對我大叫大嚷,也沒有懲罰我,她只是說,哇!羅伯特,你製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經摔碎了,那麼在我們把它打掃乾淨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

我聽母親這樣說,簡直高興極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來,幾分鐘後,母親對我說,羅伯特,你知道,今後,無論什麼時候,你都必須要把它打掃乾淨,並且要把每件東西按原樣放好。

那麼你打算怎麼收拾呢?我們可以用海綿、毛巾或者是拖把來打掃。你想用哪一種呢?我選擇了海綿,我和媽媽一起把那滿地的牛奶打掃乾淨了。”

科學家說到這裏,連記者都很羨慕他有一位如此寬容、可愛的母親。

科學家接着說:“這還沒完,等我們打掃完之後,我母親說,羅伯特,剛纔,你所做的用你的兩隻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試驗已經失敗了,現在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而不讓它掉下去。我很快就發現只要用雙手抓住頂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會從我的手裏滑掉了!”

從那以後,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錯誤了。因爲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
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第6張

管教永遠應該結束在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擁抱中,而不是傷害或羞恥的自責中。

如果愛和恨真的可以等價交換,我想孩子會說“媽媽,我寧願你愛我少一點。”

可是,你明明那麼愛她啊。

所以啊,千萬別辜負了你自以爲的,那麼那麼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