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6歲前一定要懂得這6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本文已影響1.34W人 

一位14歲的女孩說:“給每一個兒童一次照顧小動物的機會,因爲從動物身上可以學會做人的道理。”一位外祖母說:“現在的孩子老是坐在電視機前,把自己最好的時光浪費掉了。”我們越瞭解世界,世界就越吸引我們。

一位14歲的女孩說:“給每一個兒童一次照顧小動物的機會,因爲從動物身上可以學會做人的道理。”

一位外祖母說:“現在的孩子老是坐在電視機前,把自己最好的時光浪費掉了。”

我們越瞭解世界,世界就越吸引我們。

當孩子把一樣東西只給父母看時,往往興奮到不停的蹦蹦跳跳,像是打開了世界的另一扇大門,從最初對新事物的好奇,到擁有一套自我的價值觀,這是一個孩子自我修養的過程。

當孩子年滿16歲的時候,他們的性格、價值觀念、人格修養等都有了雛形,將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或多或少能看見一點影子了。但在孩子16歲前必須懂得以下6件事:

-01- 

獨立

讓孩子從小學着做事,比如自己穿衣洗漱、鋪牀疊被、收拾物品、制定簡單的行動計劃並執行。有時候適當地鍛鍊一下孩子去買東西,比如說買菜,你領着他,讓孩子自己買,你只是站在旁邊看着就好。

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因爲孩子要獨立的話,就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讓他自己做決定,可以鍛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只是幫他做決定的,會阻礙他的人生。如果他自己做決定,會有成就的。

孩子16歲前一定要懂得這6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02-

敢於嘗試冒險

孩子想做刺激活動的時候,安全的話的,我們可以叫還大膽的去嘗試,不要對孩子說不行的,那樣會打擊的孩子的冒險的積極性的,那樣孩子長大之後的,什麼事情都不敢去嘗試了。

16歲前的孩子要有過跋山涉水的體會,有過忍飢挨渴走長路的經驗,體會過經過漫長旅途後“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覺。

在和家完全不一樣的環境中感受自己和父母的變化;能粗淺的領會思鄉、遷移、借宿、無家可歸。在別人家裏過夜,接觸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識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03-

明白社交規則

懂得互惠互利,懂得交換,最起碼孩子要和朋友一件東西。

實現一個自己的諾言,能爲他人保守一個祕密,並理解“這事只有你我知道,這是我們之間的祕密。”

與別人爲一條既定的規矩進行爭論,並改變別人定好的一條規定,能理解常規和例外的相互關係。

調解過一場糾紛,並使雙方停止爭執。

-04-

至少讀一本好書

看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氣質,耐性以及自身的修養,而從小讀書,會拓寬孩子的思維空間,豐富孩子的語言。

也許閱讀在孩子身上的作用不是那麼立竿見影,但在日後,孩子能理解在一幅描繪冬天景色的畫上,藍色是表示沒有陽光的陰影的部分。

-05-

至少輸一次

既有贏的意願,也要承受輸的結果。孩子至少有一次輸給別人之後很平靜的經歷。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既不能過分遷就,一味地讓孩子“贏”,去滿足孩子的虛榮心;也不能打擊孩子,一味地讓孩子“輸”,使孩子從小失去競爭的信心。

父母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在輸贏中體驗失敗的痛苦與成功的喜悅,讓他知道,面對失敗,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查找原因,努力進取,才能走向成功。

孩子16歲前一定要懂得這6件事,少一件都不行! 第2張

-06-

用心與父母做一件事

讓孩子加入家庭的所有談話中來,每天與家人訴說一天裏所發生的事情。談論的話題拋開工作、學校,聊一天家常,所見所聞的樂趣,而且內容越廣越好。注意不要讓孩子感到說話是件無聊的事,甚至無話可說。

和父母做一次朋友,在牀上開心地瘋玩,比如枕頭大戰。在冬天一起堆雪人,用沙子搭建沙雕,和爸媽一起在沙灘或者泥地上建水壩。

和爸爸一位修理簡單的東西,釘過釘子、擰過螺絲、換過電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