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會拒絕父母, 長大後就不會拒絕世界

本文已影響2.81W人 

01

公司的幾位女同事聚在一起閒聊,

我在一旁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教的”。

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品質讓大家羨慕不已呢?

詢問後發現,大家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聽話。

說實話,那一刻,我挺驚訝的。

孩子身上有那麼多優秀的品質,

勇敢、善良、聰明、勤奮,他們偏偏選中了“聽話”。

其實不難理解,養孩子是件苦差事。

父母都希望以最高效的方法教育出最優秀的子女。

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很多父母都認爲,

聽話的孩子最省心,也最好養。

生活中,聽話的孩子你一定見過不少。

他們安靜靜地陪在媽媽身邊;

規規矩矩地吃飯;放學第一時間回家;

功課從來不用父母操心。

這樣一路開掛的鄰家小孩,簡直就是童年的噩夢。

可是,你發現了沒有,

長大之後,那些小時候聽話的孩子突然消失不見了。

小時候不會拒絕父母, 長大後就不會拒絕世界

02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從小就以“聽話”聞名四方。

上大學前,她完全是一個人生贏家

漂亮、優秀、情商高、人緣好。

人生的第一個坎兒出現在大學畢業後,

她想去一家外資銀行,賺錢很多。

但是她父母和男朋友極力反對,

瞞着她,託人給她找了個舒服的事業單位。

她掙扎了很久,最後還是接受了家裏的安排。

可是,生活卻並沒有因爲她這樣的選擇而變得安逸。

明明別人可以踩着點上下班,她卻天天要加班到半夜;

明明爲了支持老公的事業,

以一己之力承擔了家裏幾乎所有的家務,

同時還要管婆家、孃家的事兒;

明明受了委屈,卻還一個勁兒地說“還好”。

其實,她過得一點都不好,只是不會說“不要”。

每次見到她,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是我女兒,

一定不會讓她活成這樣。

我把女兒養得這麼好,不是給別人“欺負”的。

生活裏,很多人都說,做人要懂得分寸和距離,

可是小時候不會拒絕父母的人,

長大之後就不會拒絕世界。

Say no這種能力真的要從娃娃抓起。

而聽話的孩子,往往分不清界限,不懂得拒絕,

把苦都埋在心裏,怨恨這個世界。

小時候不會拒絕父母, 長大後就不會拒絕世界 第2張

03

經常聽親戚感嘆,自己的孩子二十多歲了,

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什麼事都要找爸媽。

水電費都不會交,找爸媽;

出了交通事故不知道找警察,第一時間找爸媽;

買東西、裝修房子,事無鉅細,什麼都要問爸媽。

感覺當個爸媽,心都操碎了。

每次聽到親戚這樣說,我都不禁感嘆:

當初是誰誇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來着?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要求孩子乖乖,

那麼當孩子長大之後,

你可能就會面對孩子沒主見,不獨立的困擾了。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有主見的,

只不過是被父母一點點教育得聽話了。

這幾年,很流行虎媽熊爸的教育方法。

比如,

零下十三度在雪地裏一跑成名的“裸跑弟”和他的“鷹爸”;

一門三北大,憑着一句“民主就是你是民,

我是主”火爆一時的“狼爸”蕭百佑都成了父母的榜樣。

我不否認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教育出出色的孩子來,

如果這也是孩子的意願,那是父母和孩子雙贏。

可我也經常在想,

這些學霸、考霸以後的日子會怎麼樣呢?

我相信,如果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選擇權,

他們的孩子只會更加優秀。

而如果這樣的結果是在父母的強制下完成的,

那麼孩子之前沒有吃過的虧,

多半會吃在他人生的後半程。

小時候不會拒絕父母, 長大後就不會拒絕世界 第3張

04

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或許可以幫他做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卻不能代替孩子做完一生的選擇。

孩子成路上犯過的錯,

都是他們未來路上的經驗與財富。

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在肯揚學院做過一場經典的畢業演講,

被評委美國最具實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

在Youtube上短短一個禮拜就突破400萬人觀看。

他在演講中說:教育真正的意義,

是學習掌握自己思考的方式和內容,

是讓你以充分的自覺和警醒去選擇關注的內容,

選擇從經驗中構建意義的方式。

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裏,

手把手的教育已經不再適合。

一方面,孩子總有一天會發現,

他們的人生必須自己負責,

而那時如果父母無法再伸出援手,

他們可能會迷茫或是無所適從。

另一方面,父母過多的干涉,

有時還有可能限制孩子的天賦。

當孩子內心深處認同父母的價值觀時,

他們自然就會表現得聽話。

這種由內而發的“聽話”值得讚賞。

但是,如果父母一味地強調順從,

讓孩子按照爸媽的意志生活,

他們就會失去選擇和判斷的能力,

容易受到輿論的影響。這樣的孩子,路會越走越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