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前半生,媽媽是導師

本文已影響4.72K人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引發很多媽媽開始思考婚姻。“賀涵寶典”引導羅子君新生命的一點一滴,從生活到工作,從女人到媽媽。

然而,現實生活中“賀涵”的原型,孩子可遇不可求的導師,就是媽媽。

1.>>>弘一法師說:“人一生有三條命”<<<

弘一法師,李叔同,著名的音樂、美術教育家,在他剃度爲僧之前,曾擔任師範學校教師時曾說過:“人一生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每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之前有一條命,是爸媽給的性命,是用來吃、喝,活着的。

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他開始有了第二條命。他有了生命,因爲他有了朋友、交際圈子,他有了基本價值觀,他學會了生活。生命顯然比性命要高級。

第三條命是使命,因爲只有使命是用來承諾的。

孩子的前半生,媽媽是導師

人的性命和生命都是跟世界要的,只有使命是還給世界的。

媽媽要給孩子這一生三條命,每一條都不容易。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勇敢起來,向離婚後的子君媽媽一樣,擁有獨立養、育孩子的能力。

2.>>>母親價值觀的傳遞,誰都無法代替<<<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以爲丈夫能養她一輩子,結果,還不到半輩子,丈夫就出軌了,她的生活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那麼,羅子君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這與她的母親是分不開的。

羅母的邏輯就是,女人靠男人天經地義,男人靠女人顏面掃地。於是,羅子君嫁人之後,就一直靠男人養活,離不開男人。

羅母說,找男人是做什麼的,就是讓他來養的呀。於是,羅子君被養在家裏,眼裏只有孩子和丈夫,根本就沒有社會生存能力。

當羅子君的丈夫執意離婚時,羅母的觀點是:能不離就不離,到哪裏去找這麼好的長期飯票。至於女兒是不是受了委屈,她則不管。

當女兒離婚已成定局時,羅母急了,勸女兒,打扮打扮再找個男人嫁了,女人只有依賴男人。

孩子的前半生,媽媽是導師 第2張

羅母的觀念幾乎喪失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從婚姻觀這一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女兒羅子君的前半生。

雖然婚姻失敗並不是羅母的原因,但羅母的錯誤價值觀,不僅誤導了女兒的婚姻觀念,還時時灌輸:“只有嫁男人靠着男人才能有幸福。”這樣的錯誤觀點。

3.>>>認清生活的真相,依舊愛它<<<

羅曼羅蘭說的好,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任然愛它。

也就是說,認不清真相你就愛他,那是小孩子的盲懂無知。但是認清了真相,你就怯懦,你就逃避,你就怨天尤人,你就罵罵咧咧,那也只是懦夫。

孩子的前半生,媽媽是導師 第3張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壇領袖,同時,她也是孩子心中的好母親。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12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等善意的謊言。

可是,甘地夫人卻認爲,孩子已經懂事了,那樣不好,她阻止了醫生。她平靜的告訴拉吉夫:“手術後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誰也不能代替,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的承受它。”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他勇敢的忍受了這一切。

我們誰都不希望孩子以後被生活踐踏得遍體鱗傷,可是我們無力改變現實的殘酷。

只有讓孩子從小勇敢起來,以後纔可能立足於荊棘之上。

身爲父母,我們能陪伴、供養孩子的只有他們的前半生,也就是這短暫的孩童時期。媽媽作爲孩子的導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學會生存之後更要學會熱愛生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