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本文已影響5.78K人 

這是篇文章特別有趣,也給了我一些培養孩子“財商”的啓發,比如,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點,買到他們喜歡的玩具;如何管理孩子的購物慾,幫他們習得“延遲滿足”,“慎重做決定”;尊重和孩子的審美……

過日子當然少不了買買買,但是買什麼,不買什麼,絕對是個技術活。

買東西要有技術含量,日子過得纔有質量

孕期跟着各路大神囤貨,買回來了三種不同品牌的二十幾個奶瓶,最後一個也沒用上。娃兩個月大的時候我打開excel算了一下那些白買的東西,忽然意識到,人生揭開了新篇章,買東西這件事從此要靠閱讀量(科普+測評+過來人的經驗)來支撐了。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掰着指頭算一下,喝水杯子,學步鞋,太陽眼鏡,防曬霜,奶粉,奶酪,尿不溼……這裏面的任何一樣東西,你都沒法只憑顏值或價格來下單。因爲選擇實在太多了,不靠譜的東西也實在太多了,會花錢,簡直是這個時代對媽媽的召喚。

果殼在2012年的時候出過一本書,叫做《過日子要有技術含量》,內容是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以科普的角度寫的“購物指南”,比如教你什麼成分能治脫髮,也教你認識塑化劑和食用膠。而今天我想聊的就是,養孩子也要有技術含量——因爲不帶腦子的買買買,孩子真的早晚會被我們養成一臺碎鈔機。

玩具:買得多並不是問題,但亂買就很可怕

其實在買玩具這件事情上,更容易體現大人的“任性”——

陪孩子少了,買個玩具吧;

孩子在商場裏大鬧了,買個玩具吧;

別人家有我家孩子沒有,

不能忍,買個玩具吧;

這個玩具我小時候想要沒得到,現在孩子能玩了,必須買,馬上買,買買買……

我不贊成以上這些做法,但我也根本不相信什麼孩子的玩具不能超過五個,哪個專家這麼說的,出來走兩步,你家孩子先做到了嗎?但買得多,不代表亂買。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2張

我的方案是,在孩子三歲以前,主動給他買玩具,買他一定感興趣的玩具。那麼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裏?

培養興趣:我記得我兒子在1歲半左右的時候,忽然對卡通節目裏一個跳芭蕾的女生很感興趣,並且學會了那個女生的名字“Emma”,我就立刻上網搜尋了這個節目的背景,發現這個女孩子是澳洲一個最受幼兒歡迎的樂團組合“Wiggles”的成員,自此以後,我經常給孩子放Wiggles的節目,隨後就給他買了Wiggle成員們玩的樂器的玩具版。果然,這些小吉他、小鋼琴、小架子鼓……都成爲了他1歲半到2歲半之間,最喜歡的玩具。

發現興趣: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常常和老師聊孩子們玩的內容,或者根據教室的佈置、老師拍的照片,猜測幼兒園最近的遊戲主題。比如當幼兒園設立恐龍角的時候,我就給他買了玩具恐龍和玩具恐龍蛋;當幼兒園設立工程角的時候,我就給他買了玩具挖掘機和玩具吊車……孩子一定會有從衆意識,和幼兒園的步伐一致,不管是從興趣還是學語言的角度,買回來的玩具成功率都很高。

另外在選玩具的時候,以孩子的視角和需求出發,也很重要: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3張

以上兩個玩具收銀機,左邊的來自宜家,右邊的來自澳洲的廉價超市k-mart。作爲顏黨,我毋庸置疑地覺得宜家的好看,但是最終買的是價格非常便宜的右款。原因是,右邊這款帶有“滴”一聲的掃碼功能,還有刷卡的設計,而這是孩子在看大人結賬時,最想參與的兩件事。

玩具買得多了以後,收納自然成了問題。我非常不贊成找大箱子把玩具集中存放——我家的做法是,買很多很多小盒子,將玩具分類、分開存放。這樣一來不會造成全部倒出來攤在客廳、玩什麼都持續兩分鐘的混亂情形,另一方面,在輪換着玩的過程中,也會讓每一個玩具都更有存在感和新鮮感。

把穩定的陪伴孩子和細心的觀察孩子排在買玩具之前,“買”這件事就不會淪爲對孩子的縱容和溺愛。如果大人是爲了買個玩具換自己刷十分鐘手機,就會很危險——等孩子長大了,換你十分鐘清閒的東西只會越來越貴,直到變成無底洞。

關於穿:時尚,它可能是一種幻覺

有一陣我覺得自己品味還挺好的。比如多年沒聯繫的大學同學,加了我的微信以後,竟花了一個下午翻遍了我近兩年發的所有照片,然後存下來一張張問我,鞋子哪兒買的,包什麼牌子,耳環有沒有鏈接……恍然讓我覺得自己是個fasion icon。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4張

直到後來在網上看見了一篇小學生作文,題目就是《我的媽媽是購物狂》——“我媽天天在家收快遞,她特別喜歡買衣服,鄰居阿姨都說我媽媽會買、穿得漂亮,但其實她買了很多根本穿不出去的衣服,有的難看,有的尺寸不對,有的質量不好,這些大家都不知道。”

童言無忌,但這就是事實。所謂的衣着品味,其實很大程度就是花錢堆出來的。買得多,交得學費越多,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就是你的品味越好。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5張

洪晃在《廉價哲學》這本書裏面寫:“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拜金時代,我們崇拜金錢,而當一個人含金量不夠的時候,如果時尚一些,也可以顯得含金量比實際更高一些——所以,時尚就是我們這個拜金主義社會的三聚氰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也許你是一個覺得時尚很重要的媽媽,但你的孩子未必這麼覺得。不必因爲 “品味要從小培養”這種理論,就一定要讓孩子穿戴的品牌或花費超過父母。大品牌確實設計的更好看,但對孩子來說,800塊的鞋子不一定就比200塊的更舒服,畢竟王菲家的女兒也是從小就穿迪卡儂。讓孩子穿得更得體、更方便玩耍和運動,比每個人見了她/他的“用力打扮”,都不得不誇“好看”,更重要。

而且,孩子在任何年齡都有權利來爲自己搭配衣服,她3歲半時會把Elsa的公主裙穿出門,不代表她20歲的時候還會這樣做。“覺得自己美”比“被媽媽強勢安排一切失去主見”更重要。始終被尊重的孩子,長大以後,更有自信也更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管理慾望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滿足他其實是特別簡單的事情——無非就是當他在超市裏指着東西嚎哭的時候,花五塊錢買個冰激凌,或者花十塊錢買個玩具車。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6張

要小心的是,買買買,對家長的考驗就從這裏真正地開始拉開了帷幕。

懶政有兩種:

買!小祖宗可別再哭了!

不買!哪能養成一哭就有的臭毛病!

我從朋友處習得的方法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爲孩子立買東西的規矩——每次出門只能要一樣東西,但允許孩子慢慢挑,自己拿主意。如果你每週計劃給孩子買一個玩具,就每週帶他去一次商場;如果每個月計劃買一個,就每個月帶他去一次商場。這是嬰幼屆管理慾望的初階課程。

等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引入“聖誕禮物(春節禮物、兒童節禮物)”以及“生日禮物”這種特殊節日的概念,一年兩到三次機會,時間間隔相對平均,讓孩子可以自主選擇一個價格比較貴的禮物。這讓孩子習得“延遲滿足”、“慎重做決定”等管理慾望的兒童界中階課程。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7張

管理好自己的慾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畢竟我們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人生一半的時間爲了買買買的錢從哪兒來而發愁,另一半的時間爲了亂七八糟的感情而發愁。讓慾望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其實也就是掌握了自己大部分的命運和人生,避免了很多悲劇的可能性。

當然可以爲情懷和驚喜買單,除此之外,錢還可以花得更有水準

我也曾花費不菲的價格,在玩具博物館這種地方,買限量或者幾十年前的古董玩具。也曾因爲自己喜歡,找海外代購買地域限定的樂高。但我清楚地知道,這些是爲我自己而買的,不是爲孩子。

畢竟,讀的書、懂的理論再多,在太累太傷心哭成狗的時候,還是要靠火鍋蛋糕一起上,再加上買包買鞋買口紅,才更容易翻篇。

這和前文講到“管理慾望”並不是雙標。錢是我和孩子的爸爸努力賺到的,在能力範圍能買一些讓自己有幸福感的小東西,這也是生活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我舉雙手贊成花心思、花可以負擔的錢,偶爾給孩子製造驚喜(比如說走就走,去迪士尼)。這也將是孩子漫長人生中,熠熠閃光的精彩回憶。

怎麼樣通過買東西來教育孩子? 第8張

除此之外,花錢買體驗(去展覽館/博物館/旅遊/夏利營)、買保險(去歐美國家旅遊,病一場就傾家蕩產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在買房子和裝修房子的時候儘可能多花心思(而不是在超市花一個小時算廁紙的單卷價格或者對着淘寶刷一下午就爲了找到最便宜的同款水杯),都能讓全家的生活品質,更有保障、更好。

總而言之,慎重的花錢,將買回來的東西物盡其用;努力的賺錢,偶爾買一些“心花怒放”。在買買買這件事上做個好榜樣,就是給孩子的最好的“家庭理財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