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本文已影響8.98K人 

生活中,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而有些家長卻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那麼那些處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前段時間口碑炸裂、已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Lady Bird》(伯德小姐)。

高中生伯德小姐想去大城市上大學,母親二話不說就開始一系列打擊:“反正你也考不上”,不斷的諷刺挖苦讓女孩終於忍受不住,跳車逃離。

整個影片都充斥着主人公和母親的爭吵,母親對伯德小姐一次次的打擊和否定,讓孩子陷入了巨大的矛盾與痛苦中,也將彼此越推越遠。

母親不愛女兒嗎?不是的,她非常愛。

或許越是愛,越是肆無忌憚。

實際上很多家長都在犯着電影中這位母親的錯,他們把“打擊式教育”奉爲圭臬,認爲這些言語上的刺激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幫助他們成才。

可是他們不知道,這種打擊式教育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持續的打擊式教育會摧毀孩子的自信。

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正處於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心理階段,越是來自最親近人的打擊,讓孩子越受傷。

處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1、打擊式教育,源於錯誤的觀念

很多父母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他們有一大堆理由駁斥孩子的“控訴”:

“我們關心你才說你,不然才懶得說什麼。”

“我們生你養你,說幾句就是打擊了?”

“你進入社會打擊你的人更多,現在說說就受不了了!”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無可否認,信奉打擊式教育的父母,出發點也一定是因爲愛。

只是由於自身認知能力有限,或是過往經驗的影響,選擇了這種錯誤的表達方式。

其實,真正內心強大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被肯定、被關愛、被鼓勵的家庭環境。

這樣的孩子,充滿了自信和自愛,能客觀評價自身價值,不會輕易否定自己。

而生活在父母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由於經常被否定,可能外表看似堅強,實則內心脆弱。

他們充滿了不自信,遇到一點挫折都會讓他們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

很多時候,他們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情願的事,只是想讓父母滿意,從而贏得肯定,終其一生都無法解脫。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只有一直相信自己,熱愛生活,善待自己,把人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享受一生的浪漫。

若一個孩子連自己都不愛了,不自信了,你讓他怎麼去優秀,怎麼去成功呢?

處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2張

2、好的教育,不把否定和激勵混在一起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怎麼面對父母的打擊式教育?

有一個高票答案獲得了很多網友的贊同:“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地體現出對子女的否定。”

很多父母以爲這種打擊式教育是“爲了孩子好,怕他驕傲”、“激勵孩子,變得更好”。

他們總是把否定與激勵混在一起,企圖讓孩子憤怒而屈辱地努力着。

他們忘了,即便在獲得教育的同時,孩子也受到了打擊,這種傷害絕不止存在於當時,甚至會貫穿歲月,伴隨他們一生。

當父母最重要的修行,就是做能單純執行愛和責任的父母。

當孩子需要管教時,該嚴厲就嚴厲,該批評就批評,這是執行做父母的責任,教會他守規矩、講原則,爲自己言行負責。

但是想鼓勵孩子,讓他努力變得更好的時候,就多一點正向的肯定和激勵,而不和打擊混在一起。

孩子都渴望父母的關注和欣賞,比如你在別人面前不經意的一句稱讚,都會讓孩子高興半天。

真正愛孩子,就少一點打擊,多一點鼓勵。

處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第3張

3、比打擊教育更重要的,是接納與愛

生活在打擊式教育中的孩子,他們是一羣不被自己的父母看見的孩子,所以他們也總是看不見自己。

電影《伯德小姐》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媽媽,我有時只是希望你能喜歡我。”

“親愛的,我當然愛你。”

“不,我是問你,你喜歡我嗎?”

“我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爲最好的那個你。”

“可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像電影中的女孩一樣,渴望父母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因爲是自己最親愛的孩子,因爲希望他變得更好,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常常以近乎嚴苛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以至於無意間傷害了孩子。

作爲家長,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成人。

要真正的看到你的孩子,他的特點,他的優點,幫助他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和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

如果說一個好父母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想唯有接納與愛。接納不完美的孩子,好好愛他,讓他勇敢做自己。

打擊式教育,永遠教不出幸福的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