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身份的聰明媽媽

本文已影響3.05W人 

採訪地點:金拇指幼兒園  傾訴人:蘇宇女32歲幼兒園園長  “敬畏生命,欣賞孩子。”幼兒園門口,8個大字引人深思。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

雙重身份的聰明媽媽
  採訪地點:金拇指幼兒園
  傾訴人:蘇宇 女 32歲 幼兒園園長

“敬畏生命,欣賞孩子。”幼兒園門口,8個大字引人深思。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牆上狄更斯的名言同樣扣人心扉。

園長辦公室裏,蘇宇正在和一位女老師探討關於“愛”的方法和經驗,看樣子像是女老師碰到了一件比較難處理的事情。

“愛孩子,就要讓他感受得到。”蘇宇最後拍拍女老師的肩膀,說。然後回過頭來對我說:“我們開始吧。”

於是,在“世界真美好”的幼兒廣播體操音樂聲中,我們開始了關於“母愛”的話題。

兒子給我打98.5分

我兒子今年9歲了,上小學二年級,他給我打98.5分。在他眼裏,我還真有點小優秀。怎麼說呢,和朋友家一起出去玩兒,朋友家的孩子總是喜歡和我在一起,他們常常羨慕地對我兒子說:“要是蘇宇阿姨是我媽媽該有多好啊!”每到這時,兒子方覺出媽媽的主貴,總是半得意半撒嬌地抱緊我說:“纔不呢!”

爲什麼孩子們都喜歡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和我從事的幼教工作有關吧。天下沒有一個母親不愛自己孩子的,可是每個母親愛孩子的方法卻未必是正確的。當然也包括我。但多年的幼兒教育學習和工作使我必定要比大多數母親更專業一些。

朋友也曾問過孩子爲什麼喜歡我,他的孩子想了想,說:“因爲蘇宇阿姨不吵我!”也許就這麼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想想看,我們最經常看到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是不是大多是有強制意味的祈使句?“不要這樣!”“趕快做作業!”卻很少和孩子用商量的語氣說話。所以能夠真正做到“敬畏生命,欣賞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數母親都會在潛意識裏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常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長面孔,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來成就自己的願望。其實孩子從脫離母體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人,我們不能強迫他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倒是“母親”這個稱號得來得容易,並沒有經過什麼考試之類的就匆匆上崗了,至於“合格”與否就不得而知了。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大人的又一次成長。

“小紙條”風波

我和兒子的關係更像是朋友。遇到成長中的問題,我的處理方法是不迴避,但也不渲染。

記得有一次和兒子談心時,說到他最近爲什麼成績有點下降時,他剛開始不肯說,後來欲言又止地說:“我們班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傳小紙條呢。

“是嗎?什麼小紙條啊?”我故意漫不經心地問。

“就是……就是……嗨,還是不和你說了吧。”他小臉通紅,看上去很難爲情的樣子。

後來窘得實在沒辦法了,他把兩個大拇指並在一塊兒,給我做了個手勢,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我說不知道。

他神祕地告訴我:“這是‘好’!就是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I Love You!”

我心想,壞了,問題來了。但我還是平靜地說:“哦,是這樣啊。那有女孩給你寫紙條嗎?”

他漲紅了臉,點點頭說:“有。”然後告訴我,一個小女孩前一段時間給他寫了一個小紙條,上面寫道:“你愛我嗎?愛我就趕緊報乒乓球班吧!”

我一聽差點笑出來。心想兒子眼光還不錯嘛,小女孩挺漂亮的。但我並沒有表現出來,沒有嘲笑他,也沒有說“小屁孩兒知道啥”之類的話,而是問他:“你知道Love是什麼意思嗎?”

他點點頭:“愛。”

“對了,是愛。你愛媽媽,愛爸爸,這都是愛,並不是只有男生女生之間纔有愛,這很正常,都是很美好的情感。但不管是愛誰,你都要好好表現對不對?那個女孩不是也希望你能報乒乓球班,一起進步嗎?”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很快就乖乖地去寫作業了。不久他的成績就又上來了。

在“感動河南十大母親”的衆多候選人中,蘇宇也許算不上特別,她只不過是一個年輕而幸福的媽媽,沒有太多人生的磨難與坎坷。可蘇宇又算得上是特別的,因爲剛過而立之年的她,自己辦了3家幼兒園。 她不一定是最慈祥的母親,卻可能是最聰明的母親,因爲她懂得愛孩子的正確方法。在她眼裏,“母愛”的意義更加寬泛和博大。

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我是個母親,又是搞幼教工作的,這兩種角色穿插在我的生活中,讓我常常分不清兩者的界限,因爲它們是如此相似。有時我會把自己帶孩子的心得體會融進工作中,有時工作上的經驗又可以拿來教育孩子。我熱愛我的工作,也深愛天真可愛的孩子,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還曾經和同事換着帶孩子,讓孩子體驗一下不同家庭的環境和文化。效果非常好。

我對孩子的三大理念是: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家是什麼?Family。把它拆開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所以保護孩子的心靈健康尤其重要。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不同家庭氛圍裏走出來的孩子是

不同的。誰的家庭有問題,只要看孩子就可以知道了。單親家庭的孩子大多膽小、任性、脾氣乖戾,健康家庭的孩子則大多活潑、開朗、外向。

記得有一次和父母帶着孩子出去玩,其中有個小女孩特別喜歡吃巧克力糖豆,就揹着媽媽在包裏放了很多糖豆,到中午野餐的時候她就拿出來吃。結果被她媽媽發現了,馬上斥責她說:“誰讓你帶糖豆來的?不要多吃糖!說過多少遍了!”小女孩的家庭情況有點特殊,一直是媽媽自己帶着她,她的脾氣很不好。聽到媽媽的呵斥,小女孩一聲不吭,抓住糖豆就扔在了地上,五顏六色的糖豆被撒了一地。她媽媽衝過來要打她,被我攔住了。我把小女孩抱在懷裏,輕輕地撫摸她的頭,然後蹲在地上開始一顆一顆地撿糖豆。結果晚上吃飯的時候,小女孩總是往我身邊蹭,還時不時摸我一下,衝我笑。我明白,她是在用這種方式表示對我的好感。

蘇宇用筆記本電腦爲我展示了她對幼兒教育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又是“原生家庭”,又是“愛的標準”,又是心理學,又是教育學,帶有濃厚的專業色彩,看得我頭大,覺得像是在讀一篇深奧的畢業論文。事實上,在幼教這個圈子裏,像蘇宇這樣全面的人才並不多。蘇宇幼師畢業之後,大專讀管理,本科讀中文,研究生讀教育。所以說起來一套一套的,既有理論又有實踐。

我問蘇宇當初爲什麼選擇了幼師,又是怎麼想起來自己辦幼兒園的,蘇宇笑着說,這是一個偶然。

“蘇小妹”真成了蘇小妹

我上面有3個哥哥,是蘇家唯一的小妹,所以向來有“蘇小妹”的雅號。而我一直很傾慕古代蘇小妹的才情,希望有一天也能像真正的蘇小妹一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中學的一個暑假,我到一個同學家去玩。在她家裏,我看到一架腳踏琴。我一下子就迷上了它的氣質,目不轉睛地盯着它看。它在我心目中,不只是一架普通的腳踏琴,也不只是意味着悠揚的音樂,而是象徵着一個夢想,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夢想。我想,要是自己也能用腳踏琴彈出動人的樂曲該有多好!那樣自己就成了真正的蘇小妹了。

同學得意地告訴我,那是她姐姐的,姐姐在讀幼師。

幼師?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還有這樣的學校,以前還以爲只有高中、大學這麼一條路呢。

幼師就等於腳踏琴,腳踏琴就等於蘇小妹。

我在心裏迅速地換算了一下,然後用一秒鐘的時間做了改變自己人生的重大決定:我也要上幼師!

還好,爸爸、媽媽、大哥沒有阻攔,當然也不是很支持,他們瞪大了眼睛表示懷疑——就你?教小孩兒?

3年後,蘇宇幼師畢業了,她成了真正的蘇小妹,能拉會唱,多才多藝。她在一所公辦幼兒園裏當老師,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王”。後來,蘇宇學着別人,買了點紅紙和粉筆,用8塊錢起家,利用業餘時間開始辦培訓班,教4歲至13歲的孩子。那時蘇宇剛剛19歲。

希望教給媽媽們一種內驅力

我清楚地記得,辦班的第一個月掙了1560元,第二個月掙了3050元。當然,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我家的經濟狀況還算可以。重要的是自己在做喜歡的事。和孩子們在一起,特別快樂。 

但是我漸漸發現,不是所有母親都懂得怎樣去愛孩子。她們對待孩子的方法有時是不妥當的,甚至是錯誤的。我們所要給予孩子的,不僅是豐富的物質和沉重的功課,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做人。而孩子做人的品質,則大多來自家長的身教。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父親在我17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但是他在潛移默化中教給我的許多東西,卻讓我受益無窮。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放暑假,我做完功課後突然心血來潮,決定打掃一下樓道里的衛生。我家住在4樓,我拿着拖把把門口到3樓的樓梯都拖得乾乾淨淨,然後就坐在家裏等爸爸回來。我想爸爸一定會表揚我的。因爲我不但完成了作業,還打掃了衛生。爸爸回來果然表揚了我,他說:“今天表現不錯。”但是他又接着說:“不過要是能從1樓拖到4樓就更好了。”“爲什麼?咱家在4樓住,爲什麼要拖1樓?”我問。爸爸說:“因爲你每天都要從1樓過啊,不能只掃門前雪。”就這麼一件很小的事卻對我影響特別大,在後來的爲人處世中,我常常會想起爸爸說的一些話。很樸素,卻蘊含着許多做人的道理。

簡單地說,你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就要首先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我也希望園裏所有孩子的母親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研究,讓所有的母親具備一種內驅力,這種內驅力是指某種方法、經驗和技巧。這樣就可以讓媽媽們自發地、理性地去愛孩子,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健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