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病變出生4周即開始 這幾類寶寶應尤其注意

本文已影響1.67W人 

大多數有視網膜病變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的4-6周左右開始出現病變,並於6-8周左右呈加重趨勢,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可在10-12周左右出現失明。因此,建議。首次眼底篩查的時間定在出生後第4周。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黃學林主任醫師

一年前,陳太太早產生下一個體重才1.5Kg的女寶寶,由於早產低體重,小寶寶在新生兒科待了一段時間纔回到自己的家裏。爲了讓這個剛出生就受盡磨難的小公主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夫妻倆傾注了不少心血。但不知道爲什麼,陳太夫婦總覺得孩子的眼睛有點不太對勁,都1歲了,還認不出爸爸媽媽來,也不會自己去抓玩具玩……一天,陳太偶然間發現寶寶兩隻眼睛裏各長了一個小白點,於是趕緊抱着孩子上醫院看,結果被告知寶寶兩隻眼睛各有一處已經出現了異常病變。

眼睛是一個球形結構器官,眼球壁的最內層爲視網膜,也就是我們能看到物體的基礎(內含感光層)。還在妊娠早期的時候,寶寶的視網膜是沒有血管的,主要由玻璃體動脈供應營養,到孕14-16周左右時,視網膜的血管纔開始由視盤慢慢向周邊視網膜發展,約在孕36周時可到達鼻側鋸齒緣,直至足月,寶寶的視網膜抵達顳側鋸齒緣才發育成熟。但有一些小寶寶由於各種原因,在還沒熬到足月時就匆匆出來了,即是說,這些早產的小寶寶,他們在視網膜還沒發育成熟時就已經搶閘出來了,所以他們在出生後,會比正常足月出來的小寶寶更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問題。

視網膜病變出生4周即開始 這幾類寶寶應尤其注意

千萬不可小瞧這種病變,它可是引起新生兒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減少甚至避免這一悲劇的發生,就需要做好早產兒視網膜病的篩查,爭取在病變早期就給予及時的補救措施。

哪些寶寶尤需做好眼底篩查?

早產寶寶中,胎齡小、出生體重低是造成其視網膜病變的重要影響因素。這是因爲在視網膜血管的發育過程中,胎齡較小和出生體重較低的早產寶寶他們在出生時視網膜周邊血管、特別是顳側的視網膜血管發育還未成熟,甚至還沒發育,這一片稱作無血管區;胎齡越小和出生體重越輕,無血管區域的面積就越大,因此他們會越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

此外,出生時伴有窒息、呼吸窘迫高膽紅素貧血等的早產兒,也同樣是視網膜病變的高危羣體,也需進行規範地眼底篩查,以排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這一致盲眼病的發生。

什麼時候該做眼睛檢查?

視網膜病變能否治好,跟病變的程度和發生的區域有很大的關係,當2-3區視網膜病變還只是處在第一二期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纖維血管增殖,只需要按醫生叮囑定期檢查就可以,無需做特殊治療,到了第三期時,如果能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治療,大部分的患兒還是能獲得跟正常新生兒相似的視力發育基礎,但如果病變已經進展到了第四、第五期,即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視網膜增殖並伴有牽拉性視網膜脫落。那麼,這個時候即便採取手術治療,大多數難逃失明的命運了,僅少數能保存部分視力。所以,早期發現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說,大多數有視網膜病變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的4-6周左右開始出現病變,並於6-8周左右呈加重趨勢,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可在10-12周左右出現失明。《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指南》中規定首次眼底篩查的時間是在出生後的4-6周。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有一些特殊的早產兒,他們會更早出現視網膜病變、而且他們的病變進展得非常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失明。

所以,我們建議:首次眼底篩查的時間定在出生後第4周,目的在於及時將這些早期發病的危重患者找出來,減少他們失明的機會,這也要求醫生需要根據新生兒的情況把握好篩查的時機。當然,第一次篩查時沒發現異常,家長也不要掉以輕心,仍需要按照醫生的叮囑準時帶孩子回來定期隨訪,以免一些病變發生得較晚的早產兒錯過了篩查的時機。

日常養育中也需留心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

除了做好篩查外,父母在日常的養育過程中,也需要留心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

正常寶寶的眼睛在出生後即有感光功能,拿一隻小紅球在小兒臉部上方20cm處輕輕晃動以引起小兒注意,然後慢慢移動紅球,從頭的一側沿着弧形,移向中央,再移向頭的另外一側,觀察小兒的眼睛活動,可以看到1個月的時候寶寶能夠用他的眼睛跟蹤紅球轉過中線;

2個月的時候,可以立刻看到玩具並注視着;

3個月時可用眼及頭隨着眼前的紅球從一側轉到另一側(即視線能移動180度),眼睛會東張西望,表情活潑並跟蹤行走的人或活動玩具,見到人能自行笑起來;

4個月時眼手協調,見到母親或其他親人時,會變得高興起來;

6個月的時候以紅球引逗小兒注意,紅球落地後,小兒能立即低下頭向地上尋找紅球……

父母在不同的階段要時刻關注孩子發育期間的視力變化情況,如果在該有的階段裏達不到要求,應提高警惕,及時帶去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以免耽誤了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