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付出了這麼多,老公就是看不到?

本文已影響1.87W人 

很多媽媽都納悶,自從有孩子後,自己變得越來越愛抱怨,和老公關係變得有點僵硬,總是覺得他不夠關心自己和孩子。難道孩子就是愛情的殺手嗎?

很多媽媽都納悶,自從有孩子後,自己變得越來越愛抱怨,和老公關係變得有點僵硬,總是覺得他不夠關心自己和孩子。

難道孩子就是愛情的殺手嗎?

難道生活就只剩下鍋和碗碰撞的聲音?

難道我和他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嗎?

家庭是個有趣的地方,它不應該被吵架佔據。

閨蜜打來電話:

″老公今天又是快 12 點纔回家,這麼晚回來就罷了。窩在沙發上刷手機,都不過來問問我,今天怎樣,孩子怎樣。我一開口唸叨,他就說我就知道抱怨,你讓我說啥好,真是沒法過了。″

巧的是,這邊剛放完電話,那邊又一個朋友打來電話,一開口就是對自己媳婦的控訴:

″我真受不了她,整天就知道抱怨,說我不顧家,就知道上班,孩子甩給她我什麼事情也不管,她每天累死累活的我一點也不知道感激。她是累,可我也不輕鬆啊,單位的壓力特別大,我只是自己扛着不說,回家就想歇一會兒,她還要找我吵架,唉!″

你看,雖是不同的家庭,但是故事大同小異。

可能是我學心理學的關係,朋友們遇到日常生活裏的煩心事,都喜歡和我聊聊,我也有機會聽到了不少朋友對另一半的抱怨,特別是生完寶寶後,生活更是一地雞毛。

爲什麼付出了這麼多,老公就是看不到?

是誰?讓我和老公關係變糟糕

兩口子之間相互抱怨,這事就是註定的嗎?爲什麼會這樣子呢?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可得性偏見,對這個現象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解釋。

可得性偏見是這樣的,大腦會根據親眼看到的事情在腦中提取的輕鬆程度來判斷事件的概率。親身經歷、鮮活的例子比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更容易被回憶起來。而聽到別人是多麼多麼的辛苦時,因爲記憶不夠深刻而經常忽視。

人天生會放大自己的優點,這讓人們經常高估自己的貢獻,而對別人貢獻的評價會比實際低一些。

所以,可得性偏見很容易引起很多的心理不平衡。

在家裏,媽媽通常負責家務和孩子的養育,這方面比爸爸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但卻感覺得不到爸爸足夠的認同。而爸爸不止對媽媽的付出無法做到感同身受,甚至覺得自己做的更好,″在家帶孩子能有多累,還有老人幫忙,我在外邊才叫累死累活呢。″

有一個有趣的調查,研究人員問夫妻雙方:你爲保持家裏整潔作了多大貢獻?誰更經常倒垃圾?等類似的問題,用百分比來表示。結果不出所料,夫妻倆對自己的評價比例加起來超過 100%,也就是說雙方都認爲自己的功勞更大。

而因爲女性更容易用感性的方式來排解不滿,於是戰火隨時點着。

婚姻關係專家約翰·葛特蒙更是提出,長期健康的婚姻關係不僅僅依賴於尋求幸福,更在於避免負面情況的出現。一種穩健的關係需要良好互動與不良互動之間的比例至少爲 5∶1。這也是爲什麼一件小事就能打翻朋友之間維繫數年的友誼小船,一次爭吵能毀掉一段時期的甜蜜。

爲什麼付出了這麼多,老公就是看不到? 第2張

是誰?能讓我和老公關係如初

親密關係是如此的脆弱和難以經營,如何來維繫呢?

那就得先從處理可得性偏見開始了。

可得性偏見是一種知覺的錯覺。它有一個特點,就是人人都會犯錯,夫妻雙方都會對自己的貢獻做出過高的評價。只要知道可得性偏見,就能消除很多的心理不平衡。

所以:

爸爸們,在媽媽們發牢騷的時候,請給予理解,其實她尋求的是你的認同。

媽媽們,當你累死累活的時候,他很難深刻體會到你的感受,而且他通常也感覺累死累活。

你可能會說,道理誰都懂,可是當時我確實感覺就要爆炸了,覺得必須說點什麼的時候,又該怎麼做呢?

爲什麼付出了這麼多,老公就是看不到? 第3張

道理,你真的都懂?

辦法,可以借鑑哈佛交涉術。這個小方法在美國特別流行,我實踐多次後也覺得確實有效,它的核心即是″彬彬有禮而又要求明確″。

也就是說,媽媽們,你可以理性地″發牢騷″。記住三個要點就行了:

第一:絕不指責對方的過錯;

第二:信賴對方,並尋求幫助;

第三:強調雙方的共同利益。

所以,當下次你整晚帶孩子,第二天累得眼睛都睜不開,老公還在旁邊自顧自打遊戲,你氣不打一處來,這時,你不妨使用一下這個辦法:

″親愛的,昨天晚上寶寶鬧騰,我一晚上沒怎麼閤眼,我現在困得眼睛都睜不開,我需要你的幫助。希望你能獨自帶一會兒孩子,我去補個覺,這樣我晚上纔能有精力繼續給寶寶喂夜奶。″

這是不是比″你晚上不帶孩子,還就知道玩遊戲,孩子難道就是我一個人的嗎?快來帶孩子!″效果要好很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