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腫瘤很「罕見」,卻離我們那麼近又那麼遠

本文已影響1.3W人 

雖然兒童腫瘤的治療效果在不斷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兒童腫瘤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但腫瘤的治療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

兒童腫瘤很「罕見」,卻離我們那麼近又那麼遠

“我勇敢吧!我一點都沒有動,也沒有哭!”4歲的“小蘋果”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笑起來眉眼彎彎,人見人愛。如果不是親眼見到那一沓沓厚厚的病歷,人們很難想象,她曾在兩歲時被確診腺泡型橫紋肌肉瘤,輾轉4家醫院,歷經了12次化療、28次放療,最終在父母和醫生的艱難努力下,贏得了成長的生機。

在我國,像“小蘋果”這樣的腫瘤兒童並不罕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3至4萬名兒童確診腫瘤,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近百例新增病例出現。而近十年來,這一數字每年正以2.8%的速度增長,惡性腫瘤已成爲兒童第二大致死原因。

正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王金湖醫生所說,“兒童腫瘤並非不治之症, 兒童腫瘤的預後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腫瘤效果好,其總體治癒率能達到70%以上。 能否治癒的關鍵,除了取決於腫瘤自身特性外,更重要的是患兒能否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正確的治療。”

篩查之難

目前,兒童腫瘤包括血液系統腫瘤和實體瘤兩大類。常見的血液系統腫瘤主要是白血病,常見的實體瘤爲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骨肉瘤、肝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和畸胎瘤等等。兒童腫瘤發病病因複雜,起病比較隱匿,沒有特殊症狀,除體表的腫塊外,盆腔、腹腔不易發現。再加之兒童缺乏表述病痛的能力,因此不容易及早發現。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王金湖醫生表示,“歸根結底,腫瘤還是一種罕見病,相對來說兒童來說,診斷會更難。從流行病學來看,兒童腫瘤的高發年齡在3歲,這個年齡的兒童很難表達清楚自己身體狀況。另外,開展兒童腫瘤早期篩查非常困難,從臨牀來看,惡性腫瘤的發現都不是主動體檢篩查出來的,這直接導致惡性腫瘤患兒中有大部分發現時已到中晚期。 ”

“再加之,我國還沒有完善的早期篩查機制,無論是從公衆認知到醫務人員的診斷都存在不足和誤區,導致疾病極易被忽視,患兒的治療也錯過了最佳時期。同時,由於家庭由於缺乏信心,時常“病急亂投醫”,有的早早地放棄了治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王金湖醫生進一步強調到。

面對疾病知曉率低、患兒家庭治癒信心不足的問題,深圳市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向日葵兒童”公益項目發起人李治中博士介紹:“科普教育提升中國兒童腫瘤診療水平不可或缺的方向之一。我們希望,通過普及專業靠譜、及時全面的科學信息,能夠爲每一個遭遇兒童腫瘤的普通家庭驅散迷茫和恐懼,爲孩子們光明健康的未來保駕護航,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如同向日葵,向陽而生。”

並非不治之症

事實上,很多兒童惡性腫瘤在早期如能得到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的。近年來隨着醫學的進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利好政策頻出,越來越多新型腫瘤治療手段出現,爲兒童腫瘤的治療帶來了希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王煥民教授指出:“實際上,由於兒童腫瘤的特殊性,以及近年來早期診斷和規範診療水平的大幅提升,如今兒童腫瘤的整體生存率已經能達到80%以上。因此,家長不必過度恐慌,兒童腫瘤並不等於絕症,在科學、規範的積極治療下,許多患兒有機會實現康復,和其他孩子一樣長大成人。”

今年,百濟神州宣佈其達妥昔單抗β(商品名:凱澤百)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12月齡及以上的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及伴或不伴有殘留病竈的復發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患者,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用於神經母細胞瘤治療的靶向免疫治療藥物。

百濟神州副總裁劉焰女士表示,“孩子牽繫着家庭的未來與希望,看着他們健康長大,是每一對父母最樸素的願望。此前不少家長爲了給患兒尋求一線希望,千方百計從海外購買藥品。2020年11月,達妥昔單抗β落地海南博鰲,通過“先行先試”的綠色通道政策,縮短了患兒的等待期,讓近30位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提前用上藥物。我們高度關切腫瘤患兒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希望發揮自身所長,積極攜手公益組織、學術機構等各界力量,共同致力於改善患兒的健康福祉,用愛與科學,守護孩子們的成長。”

科學點亮希望

兒童作爲特殊羣體,保障其健康成長對於全人類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我國兒童用藥遠不能滿足治療需求。

深圳市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向日葵兒童”公益項目發起人李治中博士指出,“兒科臨牀試驗是兒童用藥上市前的重要環節,鼓勵開展兒科臨牀試驗可以從根本解決兒童用藥短缺的問題。然而,兒童用藥開發耗資巨大,成果轉化困難、利潤較低,藥品開發動力不足。”

目前,我國兒科臨牀試驗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相關文章發表數量、臨牀試驗註冊數量較少 。據數據顯示,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登記在案 的臨牀試驗共 10 000 餘項,以“兒童”爲關鍵詞進行檢索,排除適應證包括兒童但並未以未成年人爲受試者的臨牀試驗,共檢索到 145 項。

“相比發達國家,目前我國兒童腫瘤治療水平亟待提升,這需要全社會共同的關注與努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王金湖醫生強調,“腫瘤患兒及家庭一方面需要創新療法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另一方面需要藉助科學的信息普及,讓更多患兒及早被發現、家庭減少對腫瘤的恐懼,建立戰勝兒童腫瘤的信心。”

雖然兒童腫瘤的治療效果在不斷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兒童腫瘤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但腫瘤的治療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在新藥研發的過程中,需要多方努力,迅速開展臨牀試驗,推動臨牀轉化,助力兒童腫瘤治療的發展。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冒險,那麼這些在生命之初就面臨着最難挑戰的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都需要拼盡全力。我看到了許多悲痛與無奈,也看到了這些患兒和家屬爆發出的強大勇氣、樂觀和信念。每一個努力生長的生命個體都值得被關注、鼓勵。”醫療新聞紀錄片《人間世2》總導演秦博說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