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寶寶耳朵護理

本文已影響2.03W人 

  一、寶寶耳朵意外及風險處理

如何做好寶寶耳朵護理

  1、不明東西進耳朵了

在寶寶2-5歲的階段,比較容易發生異物進耳的意外。因爲這個階段的小寶寶比較調皮,經常會不小心將小物體往自己的耳朵裏塞,如果是小豌豆、小玻璃彈等都能輕易塞進耳朵。及時爸爸媽媽及時發現了這些情況,第一時間是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自行給寶寶掏耳朵,試圖把異物取出。

如果有尖銳的東東西幫寶寶掏耳朵,一不小心就會降異物推得更進一些,損傷鼓膜。父母畢竟不是專業的,非專業的操作存在很大的風險。第一時間該做的是讓寶寶側着身,輕輕抖一抖寶寶進異物的耳朵,看異物能否抖出來,一來能都出來就更好,二來不能抖出來也可以避免異物進入更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馬上帶去醫院讓醫生把異物取出。

另外一種情況是,父母沒有第一時間發現寶寶耳內有異物,待到寶寶自己覺得很不舒服有自行掏耳朵的行爲,或是發現媽媽出現無原因的耳朵流水甚至耳道出血的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2、耳朵進水了

現在有不少爸爸媽媽會然自己的小寶寶去學游泳,因爲游泳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但是寶寶游泳時,耳朵的保護工作做好了嗎?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寶寶游泳時不必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但是如果的耳朵帶有傷口的話,最好就停止游泳活動,或者給寶寶帶上耳塞,防止水裏的細菌進入耳朵,從而引發外耳道炎等疾病。

  二、寶寶耳朵疾病及治療

  1、感冒時耳朵很難受

人的五官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耳朵不能聽東西,嘴巴就不能說話,如果鼻涕多,吸鼻涕的時就能感覺鼻涕往咽部吞。而爸爸媽媽知道嗎?連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就只咽鼓管,大人們的耳朵位置比較高,鼻子位置相對低,所以咽鼓管是斜的,大約與水平面呈30°角,當患有感冒、發燒等疾病時,病菌不容易感染到耳朵,而引發耳疾。

但是,寶寶與成人不同。寶寶小的時候,他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非常短,而且是平的,當寶寶感冒、發燒時病菌就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從而引發炎症。寶寶的鼻子於耳朵,雖然看是兩個不同的器官,但它們的健康卻息息相關。

所以,當寶寶有上呼吸道感染時,如流鼻涕、咳嗽、發燒,明明白白就要注意一下幾點:

(1)當寶寶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要儘早治療,防止誘發中耳炎。

(2)細心觀察寶寶有無出現揪耳朵、摸耳朵的動作行爲,如果有就及時就醫。

(3)在寶寶患病期間,避免讓寶寶乘坐飛機,因爲飛機升降時回事中耳內部驟然變化,使寶寶耳朵更加容易被感染。

(4)如果寶寶有鼻涕,給寶寶擤鼻涕時,讓張口小嘴來擤。如果鼻子於耳朵同時閉合,會是中耳壓力增大,增加感染的機率。媽媽也可以讓寶寶先擤一邊的鼻涕再擤另一邊。

  2、耳朵發炎了

寶寶耳朵發炎的常見病是中耳炎和外耳道炎。中耳炎通常在寶寶1歲之後比較容易得,他們會在半夜裏疼得厲害,寶寶會哭鬧不止,不停地揪耳朵。大一些的寶寶還會說出耳朵裏有水,堵得慌。一旦寶寶兩週內有咳嗽、發燒、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媽媽應該考慮患了中耳炎,要儘快就醫。

  三、寶寶耳朵的保健

  1、不要自行給寶寶掏耳朵

如果媽媽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者其他搓尖的棉紙給寶寶掏耳朵,把“髒東西”清理乾淨。這樣做是大錯特錯的,知道嗎?其實只有外耳道的外側二分之一處部分生產耳屎,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寶寶可以通過咀嚼、張嘴等動作把耳屎排除。

此外,3歲以前的寶寶比較容易有耳屎,但是媽媽是不用刻意去清理。因爲,耳屎是用來保護耳朵的,它像“哨兵”一樣守衛着外耳道的大門。平時“藏”在外耳道內,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

加之,如果自行用棉籤掏耳朵,存在把耳屎推入耳內的情況,萬一推入了,就更加難以清理,處理不當甚至會傷害到鼓膜。媽媽們實在是覺得耳屎不乾淨,想幫寶寶清理的話,可以用清水給寶寶洗洗外耳。

  2、用洋蔥敷耳能止疼

有很多人知道,在切洋蔥的時候,總會被它的氣味嗆到留眼淚,但卻不知道切洋蔥時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促進血液的流通,並能迅速止疼,提升抵抗力。而且洋蔥敷耳對於寶寶早期中耳炎治療能起一定的輔助效果。

如果寶寶有中耳炎,媽媽可以先將洋蔥剁碎,用乾淨、細密的紗布抱起來,然後放入微波爐稍微加熱一下,再放在寶寶的二道口上敷。注意洋蔥包和寶寶的耳朵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燙傷了寶寶的耳郭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