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家三口中毒】一家三口木耳中毒

本文已影響2.08W人 

涼拌用的木耳被室溫下泡發了2天2夜

7月27日,雯雯媽媽做飯前想起了自己前兩天泡發的黑木耳,覺得扔掉可惜,便焯水後做了一道涼拌木耳。這盆木耳泡發後在窗臺上一直擱置了兩天兩夜,而37℃的高溫天氣最容易產生細菌和毒素。

燒好後,雯雯和媽媽吃了很多,而弟弟因爲不愛吃木耳,沒吃幾口就吐掉了。第二天,三人先後出現了嘔吐、腹瀉等情況,便到了當地某醫院就診。弟弟情況不嚴重,對症治療後好轉。雯雯和媽媽則是情況急轉直下,多項指標異常,尤其是雯雯,昏迷、肝功能衰竭後立即被轉院至浙大兒院。

7月31日傍晚,母女倆同時轉院至杭州,雯雯住進了浙大兒院綜合ICU。該科葉盛副主任和醫護團隊發現,雯雯的肌酐酶指標已達超過4000U/L,而正常人這項指標小於50U/L。

“從臨牀表現推斷,我們認爲這很可能是椰毒假單胞菌中毒,之後浙江省疾控中心對她的血液樣本做了檢查分析,發現椰毒假單胞菌中毒產生米酵菌酸毒素,證實了我們的推斷。”葉盛說,入院一週多來,綜合ICU已經先後爲她做了4次血漿置換,相當於全身換了4次血,同時實施連續血液淨化治療及對症治療。

然而,雯雯的情況每況愈下,逐漸出現神經、肝臟、呼吸、血液、循環等多個系統和臟器衰竭。臨牀上,4個臟器系統出現衰竭,死亡率接近100%。

葉盛表示,目前雯雯依然處於危重狀態,情況不容樂觀。

【浙江一家三口中毒】一家三口木耳中毒

米酵菌酸毒素死亡率,在50%以上且無特效藥

爲什麼一盤涼拌木耳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葉盛說,木耳本身沒有問題,但由於在室溫下經過兩天兩夜泡發後,椰毒假單胞菌大量繁殖,它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

“在細菌性食物中毒名單上,米酵菌酸毒素導致的死亡率是被‘點名’的,是死亡率最高的毒素之一,在50%以上。”葉盛說,經過處理的黑木耳中,細菌能殺死,但毒素卻是在高溫烹煮下也很難分解。

研究表明,椰毒假單胞菌最喜歡37℃左右的氣溫,在26℃左右毒性最大。米酵菌酸毒素的毒性強烈,潛伏期在2至24小時,主要表現爲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體溫一般不高,少數病人於發病後數小時有中等程度發熱。繼續發展實質臟器將受到損害,出現黃疸、肝脾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等症狀。

令人無奈的是,目前對於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並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症治療。

【浙江一家三口中毒】一家三口木耳中毒 第2張

新鮮銀耳易受細菌污染,應慎吃

通過查閱資料,目前已知有三種食物極易引起產生椰毒假單胞菌併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一是北方較爲常見的臭米麪製品,這是一種將玉米、高粱、小米等糧食以水浸泡發酵製成,用以制面條、包餃子、烙餅等食品;

二是黴變後的玉米麪,極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三是經過長久泡發的木耳、銀耳,以及新鮮銀耳。

近年來,鮮銀耳越來越受到市民喜歡,普遍覺得沒有添加劑,更放心安全。然而,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鮮銀耳容易被致病菌污染併產生毒素。乾製銀耳則安全許多。數據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的檢出率遠遠大於乾製銀耳,且目前報道並沒有出現乾製銀耳中毒的事件。

“但泡發時間不宜過久,應該現泡現吃,吃多少泡發多少,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扔掉處理。”

葉盛提醒,除此之外,夏季飲食安全還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食物最好煮熟煮透,剩飯剩菜不可留,實在要吃也要煮熟煮透;食物儲存時間要把握,不宜太久;最後,手衛生清潔工作需做好。

【浙江一家三口中毒】一家三口木耳中毒 第3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