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妊娠糖尿病的小知識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9.12K人 

說到妊娠糖尿病,這是孕媽們需要嚴肅認真對待的。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關於妊娠糖尿病的一些小知識,有備無患,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妊娠糖尿病的小知識有哪些

妊娠糖尿病

什麼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生或發現的糖尿病;孕前已有糖尿病的孕婦不包括在內,其發病率約爲孕婦的2%~3%,妊娠期發現糖耐量減低者也應按糖尿病處理。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在孕期僅需飲食治療就可以控制症狀,少數患者需要胰島素治療。一旦妊娠結束,糖尿病會迅速消失,葡萄糖耐量試驗恢復正常,未經治療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巨大胎兒及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增高,圍生期胎兒及嬰兒死亡率也顯著高於正常妊娠者。

妊娠期糖尿病分成哪幾級

妊娠期糖尿病的分級是根據糖尿病婦女的發病年齡,病程和血管併發症的情況進行的分級。可分爲A、B、C、D、E,F、H,R,T 級。

A 級:妊娠中出現的糖耐量減退;

B 級:發病年齡大於或等於20歲,病程不足10年;

C 級:發病年齡在10~19歲發病,病程在10~19年;

D 級:發病年齡小於10歲,病程大於或等於20年;

E 級:發病年齡小於10歲,病程大於或等於20年,伴有盆腔動脈硬化;

F 級:糖尿病腎病改變;

H 級:有臨牀冠心病;

R 級:伴糖尿病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有玻璃體出血;

RF 級:即R +F 級,爲糖尿病腎病同時伴有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T 級:糖尿病腎病(腎功能減退)發展到腎移植前期。

如何處理好妊娠與糖尿病的關係?

糖尿病會給妊娠帶來不利影響,妊娠也會促發或加重原有的糖尿病。如果孕婦在妊娠前就已經患了糖尿病,就應在準備妊娠前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範圍之內。妊娠期間孕婦需要單純胰島素治療,這樣能使胎兒免受藥物的影響。但是胰島素劑量和營養需要,應該隨着妊娠階段的不同而及時調整。在整個妊娠期間孕婦都必須同糖尿病醫生、產科醫生、營養師保持經常聯繫,保證孕婦和寶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間才發現的糖尿病或糖耐量減低。它的患病率在2%~3%,目前還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妊娠期間血糖控制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妊娠糖尿病發病情況一般比較輕,一些妊娠糖尿病患者靠單純的飲食治療和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使血糖達到理想範圍,不會對胎兒的生長髮育造成不良影響。另一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

肥胖婦女妊娠後;

高齡婦女;

多產婦;

有巨大兒分娩史的婦女再妊娠時;

有異常妊娠、分娩史的孕婦。

怎樣防止妊娠糖尿病的漏診?

目前我們已經逐漸開展對全體孕婦進行普遍篩查,以便最大限度地防止妊娠糖尿病的漏診、誤診。特別是對有下列情況者更要細緻觀察:

(1)有糖尿病家族史,尤以孕婦母系中重要。

(2)有異常分娩史,如原因不明的多次流產史、死胎、死產、早產、畸胎或巨大兒等。

(3)孕婦肥胖超重爲20%或大於90公斤。

(4)此次妊娠羊水多、巨大兒、胎兒畸形、死產,無明顯原因的新生兒死亡。

(5)頑固性外陰瘙癢,或反覆出現外陰、陰道真菌感染。

(6)尿糖陽性,餐後2小時血糖≥6.7毫摩爾/升(120 毫克/分升),或1小時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

(7)高齡孕婦。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雖然有一些妊娠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有口乾、多飲、食慾亢進等症狀,但多數患者往往沒有症狀,大多數人是在妊娠常規體檢過程中發現並被確診的。因此,提醒那些容易得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一定要遵照醫囑認真檢查,並採取預防措施。妊娠糖尿病有以下特點:

(1)孕前未發現糖尿病或糖耐量減低。

(2)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以自然流產、胎死宮內、早產及圍生期死亡爲多見,分娩巨大兒較多

妊娠糖尿病可以治好嗎?

妊娠糖尿病是由於妊娠後,胎盤分泌一些胰島素的拮抗激素,加上母親攝食增加、活動減少,胰島負擔加重。因此,原本脆弱的胰島,低下的功能就顯現出來。當妊娠結束後,胎兒和胎盤離開母體,母親的負擔減少,絕大多數妊娠糖尿病婦女產後血糖會恢復正常。

但是,無論如何,提示這類婦女胰腺功能薄弱。因此,患過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產後應當注意預防2 型糖尿病的發生。因爲,有約5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產後數年至數十年成爲2 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糖耐量減低的注意事項

(1)妊娠初期,適當控制飲食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分配要科學合理,限制食鹽的攝入。這些對穩定病情,預防巨大兒及妊娠中毒症的發生,最爲重要。

(2)妊娠中期,只需用飲食療法及少量的胰島素治療來觀察孕婦,注意預防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3)妊娠後期,必要時住院觀察,在專科醫生的治療下,安全使用降血糖藥。孕期體重不宜增加過多,6~8公斤爲宜。定期複查,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最好是自然順產。

(4)特別要注意妊娠32周以後糖耐量的變化,避免高血糖的發生,並且加強對胎兒的監護。否則,胎兒容易死亡或有併發酮症酸中毒的危險。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