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包辦的人生:每天穿啥衣服都是媽媽配好

本文已影響2.29W人 

生活中,有的父母習慣爲孩子打理一切,大到選擇學校和專業,小到準備學習用品,他們認爲孩子只管學習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被父母包辦的人生:每天穿啥衣服都是媽媽配好
漫畫:勾犇

生活中,有的父母習慣爲孩子打理一切,大到選擇學校和專業,小到準備學習用品,他們認爲孩子只管學習就好,其他都不重要。然而這樣長大的孩子,常常在之後的人生裏遇到問題時不知所措。有網友調侃,“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你身邊這種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多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5%的受訪者直言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多,58.1%的受訪者有被父母包辦個人事務的經歷。受訪者認爲生活小事和婚姻是父母最愛替孩子包辦的方面。62.8%的受訪者認爲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爲人父母的佔57.6%,已婚未育的佔23.9%,未婚未育的佔18.2%。00後佔1.6%,90後佔23.8%,80後佔52.0%,70後佔15.2%,60後佔6.3%。

81.5%受訪者直言身邊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多

浙江杭州某高校大三學生陸章華(化名)說,他小的時候,穿的衣服、用的書包都是媽媽直接給準備好的,高中上的補習班也是媽媽四處打聽後直接給報的。“很多時候,我和同學都不知道有那個補習班,但最後幾個同學竟然去了同一個,基本都是各自的父母給報的。我的一個鄰居,從小到大每天穿什麼衣服都是他媽媽幫忙配好的”。

46歲的安徽家庭主婦王顏(化名)認爲,父母替孩子包辦是分程度的。“籠統地看,我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在給孩子包辦。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進的班都是她給安排好的”。王顏說,在大問題、大方向上,她也想給女兒做一步到位的安排,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少走彎路。

調查中,81.5%的受訪者直言身邊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多,其中18.3%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多,認爲不太多和不多的受訪者分別僅佔16.2%和2.3%。58.1%的受訪者更是直言自己有被父母包辦個人事務的經歷。

進一步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爲父母最容易替孩子包辦的方面是生活小事(75.0%),其次是婚姻(61.9%),其他方面還有:學習(58.1%)、工作事業發展(47.1%)和社交(21.3%)等。

安徽合肥某公立高中教師寧笛(化名)坦言,她班上有些孩子處處依賴父母,“比如有的學生作業本忘帶了,或者一部分作業沒完成,對我說的理由就是,爸媽幫忙收拾書包時忘記放進來了”。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對記者說,習慣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被稱爲“直升機父母”,“他們對孩子的包辦不僅包括日常生活,還包括讀小學、中學、大學,以及是否應該出國,等等,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來全方位設計孩子的一生”。

65.9%受訪者指出有父母認爲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能出人頭地

寧笛分析,家長替孩子包辦各種事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擁有最好的人生,希望動用自己所有的能力、資源去給孩子鋪好路”。二是科學家庭教育理念的缺失。“不夠理智和明智的父母,就會用這種方式去愛孩子”。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經驗比孩子多,希望遇事能擋在孩子前面,把他們可以預知的困難都幫孩子解決掉。還有的家長覺得其他父母都幫孩子準備好了,自己不準備就不稱職。”陸章華說。

王顏認爲,一些父母想要去給孩子包辦各種事務是由於攀比心理作祟。“有的父母把可以掌控孩子作爲值得炫耀的事,比如認爲給孩子選到了最好的小學就顯得自己有能力,進了小學之後,補課、課外活動,樣樣都要給孩子準備好。有的孩子會習慣,比如看到別的家長給孩子準備了,而自己沒有,就會向家長要求”。

河北唐山某公立小學教師王宏豔(化名)分析,不少家長生活中喜歡給孩子包辦一切,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想留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家長認爲孩子在學生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學習好了比什麼都強。家務活、甚至孩子自己的事情都不用插手、不用管”。

楊雄分析,現在社會競爭激烈,而且獨生子女多,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高,希望孩子少走彎路,最終導致他們對孩子過分保護、過度溺愛、拔苗助長。

爲何一些父母會替孩子包辦各種事務?調查顯示,65.9%的受訪者認爲是由於有的父母認爲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能出人頭地,其他不用管,59.1%的受訪者坦言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55.2%的受訪者認爲這是由於父母對孩子過度關愛和保護,39.1%的受訪者指出有的父母總認爲孩子小,以後再培養生活能力也來得及。

62.8%受訪者建議父母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

寧笛建議,首先父母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孩子也要有主見,弄清楚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再用合理的方式和父母溝通。“我有一名學生,成績非常優秀,爸爸媽媽天天接送,希望她以後上清華。但她就是熱愛畫畫,於是她動員我們老師去說服她爸爸媽媽,最終她如願走上了藝術生的路。作爲老師,我也相信,以她的天賦和對繪畫的熱愛,一定也會如願以償。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很好的例子”。

王顏認爲,作爲父母,要學會放手,“當然,一開始肯定會有不適應,怕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但父母會慢慢發現,其實孩子的能力是超乎自己想象的。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要讓孩子因爲被自己包辦個人事務養成壞習慣、壞性格”。

怎樣改變父母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做法?調查中,62.8%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62.8%的受訪者希望社區等機構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52.7%的受訪者希望通過公益宣傳讓家長知道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危害,42.9%的受訪者提醒父母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孩子。

楊雄建議,緩和目前家庭教育中的緊張氣氛。“宏觀層面上,需要教育體系的改革,減輕孩子負擔,要實行新的中考、高考制度。然後,與青少年發展有關的部門要進行科學指導,緩解家長的焦慮。微觀層面上,家長要進行自我學習,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高卿雯

原標題: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