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悲劇發生!三個月大寶寶睡覺窒息而亡,只因這個奇葩的“趴睡訓練”!

本文已影響1.46W人 

安全,安全,一切以寶寶安全爲前提

近日,小編看到這樣的一個帖子,實在氣憤又無奈——

發帖人怒斥一位媽媽加入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羣,讓三個月大的寶寶分房睡結果,造成寶寶猝死的事情。

從微信聊天記錄裏,我們可以看到:

1:01,訓練開始,這位媽媽開始在微信羣裏詢問。

1:58,無論是寶寶嚎啕大哭,還是趴睡,這位媽媽都在外面看着監控,甚至錄下視頻詢問羣友“這樣的哭聲沒事吧”。看到羣友的回覆後,這位媽媽放寬了心,繼續讓孩子哭着。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下午3:05,這位媽媽進去給寶寶餵奶,發現自己的寶寶沒了氣息……

近2個小時,這位媽媽在一牆之隔外,看着自己的孩子這樣離去,而她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又一悲劇發生!三個月大寶寶睡覺窒息而亡,只因這個奇葩的“趴睡訓練”!

看完後,小編也忍不住怒氣攻心。但再批評這位媽媽,也無濟於事,換不回來鮮活的生命。

而這樣的悲劇,本可以避免。

趴睡,嬰兒猝死綜合徵的催化劑

在美國,每年有大約3500個寶寶死於睡夢中,或者是因爲嬰兒牀上意外窒息,或者是被繩索纏繞,還有就是嬰兒猝死綜合徵(SIDS)。

SIDS也被稱爲搖籃死亡,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多見於3-6個月的嬰兒,通常在熟睡中突然死亡。

其中,睡眠姿勢對嬰兒猝死有着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趴睡。趴睡不僅增加猝死的風險,還增加嬰兒再次吸入其呼出廢氣的風險,導致高碳酸血癥和缺氧;增加嬰兒過熱的風險,改變嬰兒心血管系統的自主控制,特別是在嬰兒2-3個月大時,可能導致嬰兒腦部缺氧。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建議是,爲避免窒息等意外,嬰幼兒1歲前應該和大人分牀睡,同室不同牀。

最好的方法是把小牀拼在大牀旁邊,隨時可以照料,這樣有利於降低嬰幼兒睡眠死亡的風險,也確保了大人和孩子的睡眠質量。至於安全感的建立,並不能單純用是否同牀睡來衡量。

分房,什麼時候可取?

關於孩子要不要分房睡這個問題,女明星馬伊琍就曾發表過自己的經歷。

網友也產生了分歧,有的認爲馬伊琍說得很對:

但也有不少網友也表示,明星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他們認爲:孩子和大人同牀睡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品質,更有可能引發嬰兒猝死綜合徵,導致難以逆轉的嚴重後果。

目前,國內的專家提出的建議是嬰幼兒時期和父母同房不同牀,在孩子2歲-4歲時嘗試分房間睡。然而從現實角度來說,從3歲後嘗試和孩子分房睡,在5歲前完成這一過程也可以。

一般來說,3歲左右是較爲合適的。從一個人的心理成長來看,3歲左右,是形成自我意識、個體意識和性別認同的時期,也是一個較好的分牀時間點。

分牀的意義在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但是,獨立性並非僅僅由分牀一件事就能完成,而是從自己睡開始,到自己穿衣、洗臉、自己學習等等。

分房睡之前,還需綜合考慮一些客觀因素,比如孩子和父母是否做好準備,房間是否最近有過裝修,孩子是否學會相應的生活技能,家人是否對分房達成一致意見,家裏是不是大到可以分房等,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總的來說,育兒並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一切都應該以寶寶安全爲前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縱有相通性,但也有差異性,沒有必要拘泥於一種方式。育兒經驗可以作爲參考,但最終的實施者還是父母自己。

而這次悲劇的發生,無疑又給家長們敲響警鐘。育兒知識滿天飛的今天,產生育兒焦慮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有所抉擇,孩子的健康,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而孩子的安全感,更多地來自父母和諧的關係、有愛的成長環境。所以,在忙着不停翻閱各種育兒信息的同時,也不妨看看自己和另一半的關係如何。

參考資料:

[1]小皮. 與父母同睡有礙兒童身心發育什麼時候讓孩子接受分牀分房[J]. 自我保健, 2015(3):70-71.

[2]https://_qaZZMw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