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男子漢養成記

本文已影響1.27W人 

小小男子漢養成記

男子漢教育存在的誤區

男孩情感就一定比女孩堅強

有些父母認爲男孩子應該多磨練心志,所以在教育時對男孩會更加嚴苛。父母可能更傾向於在女孩面前表達愛,對於男孩,則是愛在心中少開口。

其實,孩子的心靈都是脆弱的,幼兒自我的認知還未完全建立,在成長過程中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他們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愛,有利於他們建立自尊、自信。所以爸媽們,男子漢的成長也需要愛支撐,記得多向孩子們表達內心的愛。

男孩子就應該多經歷挫折

遇到挫折,克服困難,是男子漢的必經之路。由於挫折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不免讓部分心急的父母產生一些想法:人爲地讓孩子面對更多的挫折的。

但是人爲地爲孩子創設一種虛假的環境,容易顯得刻意,挫折的意義大打折扣,其實過多的挫折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自卑感,讓他們陷入悲觀的情緒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曾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的《培養小小男子漢》一文中指出:“男孩早期男性觀念和行爲的習得,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觀察模仿父親的語言和行爲,並接受家庭特別是父親對其男性化角色的規範要求,男孩需要父親而建立男子漢精神及陽剛氣,以促進其個性和諧發展,但不少家庭中在男孩迫切渴望父親以其男性化角色實施關鍵性影響的時候,無知的父親卻以工作忙、教孩子心煩等理由輕率地放棄了。”

“也許,他壓根就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爲父親這個關鍵而獨特的角色,在促進孩子個性健康和諧發展、形成男子漢陽剛之氣中的作用。母親則以特有的溫順、柔美的感情去哺育着性情未定的男孩子,用那‘不調皮聽話就是好孩子’的價值標準去評價、規範心智未開的男孩子。結果男孩子變得細膩膽小、依賴性強、循規蹈矩起來。”

小小男子漢養成記 第2張

正確看待男孩的攻擊性行爲

有一個故事,主持人問: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怎麼辦?中國男孩會說:“報告老師”、“告訴媽媽”、“不理他”。美國孩子則回答:“跟他打唄”。這不僅體現了中美文化差異,也說明中國男孩的攻擊性已嚴重萎縮。

這裏提出的“攻擊性”本身是中性的,合理的攻擊性是必要的。在面對攻擊時,只有適當的攻擊性才能抑制其他孩子的再次攻擊。還有,關於權力慾與男子漢進取心、關於支配性和領導能力的培養,都應該更爲全面的看待,不能單一的否定其內在聯繫。

法國散文家蒙田曾在《論兒童教育》中提出:“教給他許多機智的訓導,內容包括勇敢、堅毅、寬仁、節制,還有無所畏懼的信念。遊戲和鍛鍊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摔跤、跑步、音樂、騎馬、比武,我希望在陶冶他的心靈的同時,也注重儀表、社交、風度和個人氣質的形成。”

勇敢品質的培養

要有強健的體魄,順應男孩的好動傾向,多與其一起到野外做較大強度的活動或運動;

清除小孩不必要的恐懼和膽怯,發揮其勇氣,幫助他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培養他獨立性的安全感;

通過講述勇敢的故事或電視節目、電影、卡通、話劇等,並向他講述勇敢的意義和必要,使其區分勇敢與魯莽的行爲的差別;

鍛鍊堅強的意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

小小男子漢養成記 第3張

家庭教育

幼兒教育之父陳鶴琴先生所言:“小孩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乃是國家未來的主人。”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需注意的是:

1、少用命令式的語氣、如果命令性的語言他不服從,你就很難收回成命,而且這次不服從,下次就會更不服從;

2、態度要前後一致:以免小孩子輕視父母的教育態度;

3、父母要有同一主張,父親和母親當着孩子的面,不能表達出兩種意見,更要考察不服從的原因。

【建議】

建議讓孩子掌握一項他喜歡的體育活動,如長跑、球類或滑冰等;

媽媽應把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放在首位,不能過分溺愛,防止教育上的女性化傾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