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後精力都被佔據,沒時間自我提升,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56W人 

有孩子以前,我和老公的自我空間意識都很強。剛結婚時,一到長週末我們就會去旅行,但總是約法三章,旅途中要給彼此留私人時間,我去游泳和做spa,他會趁這個時間讀本好書。

有孩子以前,我和老公的自我空間意識都很強。

剛結婚時,一到長週末我們就會去旅行,但總是約法三章,旅途中要給彼此留私人時間,我去游泳和做spa,他會趁這個時間讀本好書。黃昏散步回家,我想做個瑜伽、寫篇文章,他會收發郵件或者去樓下健身。

每天這一小時的互不打擾,對我們的親密關係一直有種良性影響,也讓我們在工作後,還保持着每年學習一項新技能的頻率。蘇爸本來是文理學院畢業的,工作後自學了攝影、電影編劇、寫程序、設計傢俱、還用碎片時間學了個Ukulele.

有娃後精力都被佔據,沒時間自我提升,怎麼辦?

娃出生以後,我們兩個習慣了“自由空間”的人,簡直就懵了。問了一圈身邊的新手媽媽,才發現大家都有同樣的苦惱:每天一下班就在陪娃,個人精力被大量佔據,說好的一個月看一本書,說好的自學外語,說好的馬甲線和腹肌呢?

我承認我是個“自私”媽媽,如果陪娃一整天下來,自己做的只是忍着不看手機、負責餵飯溜娃換尿片兒,盼着天快點黑娃快點睡,這一天會過得很空虛,沒太多價值可言。

那段時間經常和身邊朋友討論的問題是,陪娃 vs. 自我提升一定是個零和遊戲嗎?陪娃所付出的時間是否是一種犧牲?有沒有辦法在高質量陪伴的同時,也實現自我成長?

做了一段時間全職媽媽,我逐漸意識到,自己陪寶寶的時候,是定位出了問題:我的角色不應該是保姆,而是玩伴。保姆的角色,只是完成”看好孩子“的任務,而玩伴可以在雙方互動的過程中,自己也有成長。這兩年蘇媽總結了一些高質量陪伴的方式,是寶寶和大人兼可受益的,比如:

親子手工

以前一直以爲,手工是小朋友專屬的遊戲。後來看到一篇文章報道神經學家最新的發現,手工對於成年人而言有減壓放鬆的作用,能刺激大腦的多個區域,提高認知能力(是的,大人的認知能力也可以提高),甚至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做手工和單純的看娃、遛娃不同,大人的角色不僅是監護,而是全程參與的,不會覺得無聊。這幾天紐約的氣溫零下十度,出不了門的時候我們會花一個小時完成一件手工,這幾件手工都是我們這幾天在家完成的:

有娃後精力都被佔據,沒時間自我提升,怎麼辦? 第2張

△ 紙盤子和鈕釦製作的瓢蟲、雪糕棍長頸鹿、紙袋手偶獅子

手工曾經也是讓我望而卻步的一個話題,總覺得網上那些媽媽曬的親子手工太美了,可是要把材料一一準備全,好難。比如要做個雪糕棍長頸鹿,難道真的要我專門去吃掉四根雪糕嗎??

後來才發現,美國這邊的媽媽做手工,是直接在文具店裏買這種現成的craft kit

有娃後精力都被佔據,沒時間自我提升,怎麼辦? 第3張

裏面需要的素材很齊全,連我這個手工渣媽媽,也分分鐘變手工達人了。想不出該陪娃怎麼玩的時候,就拿一包出來做手工,時間過得特別快。大家可以搜下網上有沒有地方買。

烹飪、烘焙

記得還是新手媽媽的時候,我經常苦惱的一件事是:一帶娃就做不了飯,因爲娃需要大人一直和她有互動。磨合了好長時間我才總結出一套做飯的時候,讓寶寶不哭鬧的方法。

比如小月齡時期,在廚房地板上鋪個爬行墊,一邊做飯一邊和她說話、躲貓貓,等寶寶會坐後,我做飯時給她一些鍋碗瓢盆、菜葉之類的玩。一歲後真正開始柳暗花明了,因爲寶寶開始能參與到做飯這個過程中來了。我也會經常找一些沒有嘗試過的簡易菜譜,和寶寶一起實踐。

我覺得烘焙這項活動,是廚房裏寶寶參與度很高,媽媽又能學習新技能的選擇。因爲烘焙涉及到很多攪拌、倒水、揉麪這類寶寶能夠參與的動作。一兩歲的孩子學習起來真的很快,只要給予充分的信任和一些保護,寶寶不太會把廚房弄得一團糟。

其實以前我從不覺得烤個糕點算什麼新技能,直到我從一枚留學時經常老乾媽下飯的廚渣,到現在能和娃一起烤出讓全家幸福感爆棚的巧克力蛋糕,真心很認同烘焙這種一舉兩得的陪伴方式。

運動、親子瑜伽

有了寶寶以後,運動時間安排也會受影響,很難像單身時那樣,一言不合就上健身房。

一個陪娃+運動的方案是親子瑜伽,因爲親子瑜伽需要和寶寶配合,可能會遇到做一半寶寶爬走了的情況,多磨合一段時間會好一些,也確實能起到鍛鍊的作用,但是它需要用碎片時間來完成,心理預期一定要調整好。如果身邊沒有開設這種課程的瑜伽館,大家試試可以在網上找視頻學一些基本姿勢。

美國的媽媽(還有不少奶爸)還很流行用運動型推車,推着娃在公園裏跑步。休息和拉伸的時候,就把隨時帶的遊戲毯拿出來,讓寶寶在上面玩一會。歐美國家還專門有推着娃跑的馬拉松賽。

其實如果不是經常跑步,倒不是非要專門去入一臺運動型嬰兒車。工具只是種輔助。用普通推車推着寶寶快速走,也是可以燃燒卡路里的,大家不妨試試。

共讀英文繪本

後臺經常有媽媽問我,想陪寶寶英語啓蒙,但是自己的英語不好,好多字不認識怎麼辦?其實陪寶寶讀繪本,就能幫媽媽自己也提升英語水平。學齡前的繪本,大多文字比較簡單、押韻,對於英語已經生疏了很久的媽媽,真沒有比讀繪本更好的方式來重拾英語了。

有娃後精力都被佔據,沒時間自我提升,怎麼辦? 第4張

這其實是我的一個美國朋友給我的啓示。她是新媽媽,曾經學過西班牙語,但是工作後沒有怎麼使用就忘了。

有了寶寶後,她很想重新把西語學起來,但老是沒有時間,後來她靈機一動,去圖書館借了一些西語繪本,從易到難,和寶寶親子共讀,不認識的詞,查查字典也能搞定,竟然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把西語重新撿起來了,還幫寶寶做了雙語啓蒙。

一不小心就寫了這麼多,其實還有好多沒寫到的,比如親子旅行、帶寶寶逛博物館、畫展等等。高質量陪伴和自我提升一同進行,真的可以實現,但是這種自我提升,是碎片化和小劑量的,需要細水長流和持之以恆。畢竟陪着寶寶的同時去提高英語水平,不會像參加培訓班那樣快速達成目標。

但是孩子長大不過一眨眼的事,需要我們密集陪伴的就那麼兩三年,抱在懷裏、牽在手邊的也就那麼幾年。有時間陪娃,是一種使命;陪伴的同時還能學一些新東西,是種幸運。保持平和、現實和謙卑的心態,也是一種成長。自我學習和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一點一滴的積累,總會量變引起質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