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怎麼才能不傷害孩子?

本文已影響2.82W人 

夫妻吵架需要避開孩子?夫妻吵架怎麼才能不傷害孩子?有位寶媽和孩子他爸每次吵架,孩子都被嚇哭,很擔心會傷害到孩子,該如何避免?

夫妻吵架需要避開孩子?夫妻吵架怎麼才能不傷害孩子?有位寶媽和孩子他爸每次吵架,孩子都被嚇哭,很擔心會傷害到孩子,該如何避免?

很少有夫妻能夠做到一輩子不紅臉,有時候,吵架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要是吵得得法,甚至還能促進矛盾和問題的解決。

可是,當孩子在目睹父母吵架的時候,他其實是不能理解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敏銳的觀察家,卻是一個相當糟糕的解讀者。

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將父母吵架歸因於自己,認爲是自己不好才導致父母吵架。

再加上有些父母在吵架時候,情緒比較激烈,容易說出一些不經思索的話,甚至還有人會遷怒孩子。

比如,跟孩子說,“我們吵架都怪你”,“要不是因爲你,我早跟你爸離婚了”,等等。

這樣做更是加深了孩子的自責和愧疚,甚至是自我否定。

很多自卑的孩子,都是從小生活在父母爭吵不斷的家庭中。

因此,夫妻吵架的時候,一定要儘可能地避着孩子。

可以在雙方都冷靜的時候,先達成一個共識——儘量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吵。

只要是夫妻雙方想要探討某一個有可能引起爭論的話題,都儘可能地先避開孩子。

當然,當着孩子的面吵架,也並不是完全有百害而無一利。

前提是,父母都是情商水平高的人,雙方都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能用更理性的方式來處理雙方的分歧。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可以從父母的溝通模式中,學會如何處理別人的不同意見。

不過,如果夫妻兩都屬於衝動型的人,情商水平不夠,遇到問題都臉紅脖子粗,甚至專挑什麼話狠就撂什麼話,那麼,還是奉勸,儘可能地避着孩子吧。

當然,萬一要是沒有控制住,還是當着孩子的面吵了,情緒穩定下來以後,還是要儘可能地與另一半積極溝通修復感情。

同時跟孩子解釋一下,爸爸媽媽只是有些意見不一致,結果沒控制住情緒。

夫妻吵架怎麼才能不傷害孩子?

至少讓孩子懂得,人與人之間,並不總是想法一致的,遇到衝突和矛盾時,總是可以處理解決的。

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們的爭吵跟他無關,更不是他的錯。

我家寶寶四歲了,每次都從幼兒園偷拿回別人的玩具。這麼小就偷東西,該怎麼教訓他?

孩子“順手牽羊”,不要輕易給他定性爲“偷”,但也不能坐視不理。

比強行禁止“偷”這個行爲更重要的,是發現和洞悉孩子這個行爲背後的動機和心理根源。

出現這種情況,常常有很多原因。比如,孩子的物權意識建立不清,這個情況比較容易在低齡的孩子身上出現。

他對於物品的所屬,缺乏明顯的界限感。所以,覺得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應該拿走。

如果是這種情況,需要父母跟他不斷地強調“你的”,“我的”這樣的概念。

清晰地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在沒有經得別人許可的情況下,是不能拿走的。

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有可能是有意識的“偷”,但背後的動機往往要複雜得多,更不能簡單用成人的道德標準來審判。

比如,有可能是因爲父母過於嚴厲,孩子很多喜歡的東西得不到父母的認同,缺乏正常的獲取渠道。

如果孩子內心的渴望和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又缺乏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開始尋找一些“拿”的機會。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受到了不良榜樣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是因爲長期被父母忽視,爲獲取關注而採取的極端手段,等等。

只有真正瞭解了孩子的需求,傾聽孩子的內在聲音,纔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否則,即便通過暴力手段,暫時把“偷”這個行爲遏制住了,但那些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的深層問題,還是會以其他形式爆發出來。

當然,父母需要有意識地關注孩子,發現孩子存在類似的不當行爲,就要幫他改正。

記住,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否則,孩子一時的“偷拿”,很可能演變成真正的“慣偷”。

對孩子說“別哭了,太丟人”是鼓勵孩子勇敢,還是壓抑孩子情緒?

當你在爲一件事情感到傷心難過時,有人對你說“別哭了,太丟人”,你一定也感覺不到對方是在鼓勵你。

成年人的解讀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解讀能力相當糟糕”的孩子了。

跟孩子說“別哭了,太丟人”,等於是告訴他,你的情緒是不對的,你有這樣的感受真是太糟糕了。孩子甚至會進而解讀爲,我愛哭,所以我不是個好孩子。

可是,成年人都有傷心難過的時候,孩子爲什麼就不可以?

我們遇到問題,總是習慣了息事寧人、表面和平,總覺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好,根本不關心孩子內心究竟是如何地翻江倒海。

存在這種心態的父母,都有“鴕鳥”心態,不願意也不敢去正視孩子的內心,總希望孩子“看上去挺好的”就行。

當孩子在爲某一件事情傷心難過地大哭時,你應該做的,不是說“別哭了,太丟人”,也不是說“勇敢的孩子纔不哭呢”,而是陪在他身邊,共情他此刻傷心難過的情緒。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難過、他的傷心有人懂得,這纔是最大的安慰。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情緒,這隻會讓孩子給自己築一道情緒的大壩,直到大壩被情緒洪流衝擊到潰堤的那一刻。

勇敢不能跟眼淚劃等號。一個流着淚的英雄,做出了勇敢的事情,他也是英雄,一個不流淚但行爲怯懦的人,依舊是個懦夫。

眼淚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表達,我們已經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觀念束縛了那麼久,爲什麼還要讓它繼續束縛我們的孩子。

告訴孩子,你想哭就哭吧,哭過之後,我們會更有力量來做出改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