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父母的態度會影響成長嗎

本文已影響7.52K人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重慶某小區的30多輛車被兩個9歲小孩全部噴漆,有的車輛攝像頭甚至都被扯掉。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態度會影響成長嗎

然而,當車主找到“肇事者”家長時,原本想討要個說法,沒想到其中一個家長卻說:“事情不嚴重,用汽油洗一下就行了;如果到修理廠去修,花了多少錢,兩家平攤就行了。

爲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最需要修的不是車,而是孩子。

其實不然,最該“修理”還是父母對於孩子犯錯的態度。

9歲的孩子理應知道什麼樣的事能做,什麼樣的事不可爲,卻做出如此荒唐之事,看來,家長不管束,縱容的態度,正在慢慢毀掉一個孩子。

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所作所爲都反應了父母的品行人格。

不怕孩子犯錯誤,就怕家長態度縱容!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這句話大人說出來是在爲孩子洗脫罪名,而在孩子耳裏,就是“我是孩子,我想幹什麼都是能被原諒的!”

印象最爲深刻的是《羋月傳》裏羋姝之子嬴蕩,自幼蠻狠霸道、恃寵而驕、任性妄爲,身爲母親的羋姝,不但不及時勸阻,反而百般找藉口,爲孩子開脫。

“他還只是個孩子,等長大了就懂事了。”

可最後呢?羋姝沒有等來兒子的懂事,而是荒唐的舉鼎而亡的死訊!

父母的縱容、偏袒可以護得了孩子一時,卻護不了孩子一世。真是不怕孩子犯錯誤,就怕家長態度縱容!

近幾年,有一個詞頗爲有名,叫“熊孩子”,這些孩子到底怎麼個熊法?

絆倒孕婦,看是否會流產;

往電梯按鍵上撒尿,只爲好玩;

把2歲的小妹妹獨自留在電梯,最後小女孩從18歲墜亡;

要吃炸雞不成,欲推下站臺.......

孩子小,正是建立規則意識,勇於承擔責任的最佳時機,千萬不要等孩子有些錯誤觀念定型了,再想去糾正,那樣爲時已晚!

悲劇往往就是源於縱容。每當熊孩子作妖時,總有聲音,“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小,不懂事”、“你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要知道,這些熊孩子的背後,一定都有個縱容態度的熊家長。

千萬不要因爲自己一時的縱容,毀了孩子,讓一個家庭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讓孩子承擔錯誤後果,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作家莫言說:人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如果能帶着教育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爲課堂。

同樣是重慶9歲男孩,面對犯錯,家長的態度卻與文章開頭的父母大相徑庭。

這位男孩叫航航,因爲迷戀手機遊戲,所以悄悄將奶奶微信裏2000元錢用來買裝備,被父母發現後,出乎意料的是,父母沒有責罵,也沒有說要去遊戲公司討回這2000元錢,而是讓他收廢品掙錢還給奶奶。

這樣的懲戒方式,教訓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會異常深刻,相信在今後的人生中,他也絕對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那麼,面對孩子犯錯誤,家長應該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首先,要明確指出孩子的錯誤。

腦科學博士後“屠龍的胭脂井”曾在微博上說:

有一次她坐高鐵,後座一個6歲左右的小朋友不停地用腳踢她的椅子,持續上百次都有停。

後來,她無奈地回過頭,和小朋友的媽媽說:“能不能請您,讓孩子別踢我的椅子了?”

這位媽媽卻對孩子說:“別踢了,阿姨生氣了!”

博士分析說:“首先,我當時沒有生氣,其次,就斷我是生氣了,這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並且理應告訴孩子正確的原因。”

父母在看到孩子行爲有錯誤時,應該告訴孩子此行爲本身的錯誤之處,錯誤的原因要有客觀的依據和準則,而非歸結於他人的態度。

其次,引導孩子如何解決,幫助孩子彌補錯誤。

如何讓一個孩子真正理解透一個問題?老師們往往會出一個引導題,然後帶着學生們一起推導出公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精髓,學會舉一反三,不被同一類型題目絆倒。

這個道理同樣運用於孩子犯錯誤,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只是顧着泄憤,去指責、打罵,孩子往往並不會發自內心知道自己錯在哪,應該怎麼樣去改正。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這樣的小短片,讓我印象極爲深刻。

三歲半的小男孩,在超市想要買一款果凍,被父親拒絕後,竟然私自揣兜帶回了家。

回家後,孩子順手牽羊的行爲很快就被父親發現,這位爸爸沒有過多批評指責,只是帶着孩子走了四十多分的路,去超市還果凍,還之前還給店裏的阿姨道歉,回家後被罰站半小時。

孩子做錯事,理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併爲此付出代價。而付出代價,並不是簡單粗暴臭罵孩子一通,或暴打一頓,而是有針對的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會受到懲罰。

孩子在承擔責任時,可能會愧疚想要拒絕,但就是這個艱難的過程,才讓孩子真正成長。

最好,做好覆盤工作。

可以是召開家庭會議,與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平時存在爭議的規則。

每次家庭會議可以確定一個主題,然後開啓“頭腦風暴”,家庭成員各抒己見,最後,經過討論,達成共識。

家庭會議的召開,不僅可以針對孩子的錯誤進行糾正,還能促進家庭關係的和諧。

面對孩子犯錯誤,請每位家長都能端正自己的態度,要知道,孩子的未來,就藏在你每次對待他犯錯誤的態度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