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正視孩子種種的“壞習慣”

本文已影響1.61W人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樣的,他們光着身子、哇哇大哭、不會說話、不會寫字。可長大後,他們有的成了管理者、科學家,有的卻成了民工、流浪漢。這和孩子的智商沒有直接關係,也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的家境,後天的受教育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英國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家教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生清洗不掉的。”這種說法似乎有一點誇張,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確實有必要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常識,一些育兒的竅門,避免犯不必要的錯誤,伴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拿東西”不算偷

案例一:蕾蕾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最近老是鬱鬱寡歡的樣子,不願意上學了,也不和媽媽講和小朋友們的事情了。經媽媽一再追問才知道,蕾蕾在課堂上拿了鄰桌的PSP遊戲機,被老師和同學們稱爲“小偷”。

事實上8歲以下兒童尚未有分清自己和別人東西的能力,由於意識不清,出現“拿東西”情況很正常,這是兒童生理髮展水平決定的。蕾蕾拿鄰桌同學的遊戲機,可能只是出於好奇,想拿着玩一下,並沒有佔爲己有的意思。因此對於孩子偶然“ 偷”走別人東西的做法,不能小題大做,過早給孩子貼上“小偷”標籤。在衆人面前道歉會使孩子失去自尊心,產生自卑心理,嚴重的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怖症”、“上學恐懼症”,有的甚至還會發展成爲不良行爲,影響孩子一生。

保護孩子自尊心尤爲重要。比如老師應私下找孩子談話,和孩子講道理,引導孩子把東西還給失主,並進行適當溝通,不要與孩子的品德掛鉤;家長也要作心理輔導,瞭解孩子拿別人東西的動機是什麼,可通過減少孩子開支,讓孩子自己用零花錢賠償等方法,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意識到這種行爲的不正確性,下次要避免等等。

最受歡迎育兒熱文
家長要正視孩子種種的“壞習慣”
最萌寶寶趣圖
家長要正視孩子種種的“壞習慣” 第2張
傻瓜育兒指南
家長要正視孩子種種的“壞習慣” 第3張
疫苗接種攻略
家長要正視孩子種種的“壞習慣” 第4張
童裝有獎調查母乳餵養:選擇正確的哺乳姿勢 解讀決定寶寶性別的小祕密 孩子吃飯問題多 九大禁忌需重視 提高寶寶免疫力的10種食物 準爸爸飲食決定BB是否聰明 寶寶洗頭攻略 讓寶寶輕鬆洗頭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