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本文已影響6.7K人 

前幾天,由林更新、易烊千璽、于小彤三枚未婚小鮮肉和六位素人小孩組成的《放開我北鼻》突然火了起來。但就在第二季第1集中,林三歲這個可愛的綜藝咖,因爲帶娃零經驗,在節目中犯了一些很不應該的錯誤。比如,他脫口而出的一句“你媽不要你啦!”讓觀衆大跌眼鏡,也徹底擊垮了小蔥花的心理防線。小姑娘不僅當場眼淚汪汪,而且在後面的節目過程中,淚點也一直很低,還始終對林三歲保持警惕的眼神,直到和媽媽通到電話確認媽媽過兩天會來接她,情緒才漸漸平穩下來。再聰慧的小朋友,也招架不住一些有毒的“玩笑話”啊。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2張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3張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4張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5張

我當然相信林同學是無心的,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真的只是在開玩笑。但正是因爲像林同學這樣的一代年輕新人居然還在把這種有毒的話當成玩笑來說,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下一代孩子說,這更值得我們警惕和重視。

“你媽不要你了!”

這句玩笑到底有多惡毒?

孩子越小,對媽媽的依戀感越強。剛開始,媽媽是孩子的全世界,當孩子逐漸長大,開始向外界好奇地嘗試和探索,他每邁出的勇敢一步,都是因爲相信背後有一份堅定的支持和保護,那力量來自他最信賴親密的媽媽。

暖媽曾在《有一種傷害,叫“你媽媽不要你了”!》(點擊題目閱讀原文)中分析過:對一個年紀尚幼的孩子來說,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媽媽就在那裏,不離不棄。

你的一句“媽媽不要你”,就像抽去了安全感這根主心骨,讓孩子內心的信仰遭到原子彈般的嚴重摧毀。他會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的紐帶斷了,恐懼害怕難過各種負面情緒迅速佔領孩子的內心,甚至對媽媽產生憤怒和牴觸的情緒。更可怕的是,他的性格中會種下不安、焦慮、懷疑的情愫,也會影響未來在智商和情商方面的發展。

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是想惡意毀滅一個孩子,請管好自己的嘴,別再用這麼惡毒的話去傷害孩子了!

這些話都有毒,

千萬別對孩子說!

除了“你媽不要你了”這句話,還有幾句國人教育孩子時常說的經典語錄都是有毒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別人的孩子,都千萬不要隨意使用。

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

一般說這種話的情境有兩種,一是孩子犯了錯誤,理應受到批評的時候,一句“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就成了一切庇護的根源。殊不知,這句萬能的庇護,正是害了他的一輩子。小事不教育,孩子會越來越不以爲然,到時候犯下彌天大禍,不知道又該由誰來買單?

另一種場景,是在大人說一些特殊話、做一些特殊事的時候完全不避諱孩子在場,還以孩子小根本不懂爲理由反駁。可殊不知,孩子也不傻,耳濡目染的教育就是他們學習的對象和成長的方向。別等到孩子抽菸早戀、髒話連篇的時候,才知道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

不許哭!

比如節目裏的噗噗是個非常乖巧懂事的孩子,因爲睡醒起牀,想要和其它小朋友一樣,有張自己吃飯的小椅子,但強硬派于小彤命令他去罰站,噗噗幾次被嚇哭,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譏諷:其他小朋友都沒有哭,真丟人!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6張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7張

那一瞬間,我真想從屏幕這邊穿過去抱抱噗噗,對他說:“孩子,哭並不丟人。”

哭,是人類生理情緒最基礎的表達方式之一。我覺得應該感謝我們的身體有“哭”這個功能,可以釋放累積的負面情感,比如痛苦或委屈。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國人對哭這個情緒如此排斥:

“行了行了,這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丟不丟人?”

“你是男孩子,哭鼻子羞不羞啊?”

“整天就知道哭,將來能有什麼出息!”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8張

孩子的哭,被我們大人主觀臆斷地認爲是不乖、不聽話,其實在潛意識深處,我們是在討厭自己的無能,恨自己不能控制局面,但這種情緒外化出來,卻是讓孩子來承受我們的無端指責。

沒有什麼爲什麼,我說啥就是啥!

我經常會在玩具店、遊樂園等地方看到一些小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怒目相向三令五申:“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聽上幾句,大多是孩子想再多玩一會兒,或實在太喜歡某個玩具想買回家等這樣無傷大雅的小訴求。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9張

在大庭廣衆之下斥責孩子,本來就是一件很傷害孩子的事情,何況大部分時候,孩子的要求都不是故意跟你作對,也不是很過分的要求,何必用父母的權威強制打壓孩子的訴求呢,不妨開動腦筋想個辦法唄。

比如在遊樂場。

“媽媽,我不想走,我想玩!”

“這樣吧,我們再玩十分鐘,然後就去買你最愛的草莓點心,拉勾勾哦。”

(十分鐘後)

“我還是不想走!”

“媽媽看看時間,啊,那家點心店馬上就要關門了,草莓點心買不到就糟糕了,咱們得快點出發啦!老闆,千萬不要關門啊……”

什麼,你嫌這樣哄孩子費腦筋?哄孩子可比吵鬧糾纏半天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少多了。更何況,雖然家長是高高在上的監護人,但你一定不希望孩子未來毫無主見、懦弱自卑吧,那就請做一個溫和民主的大人吧。

再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

以前想讓孩子乖乖聽話,是用老虎恐嚇;後來人們與時俱進改用“警察”來嚇唬孩子。孩子一般見不到老虎,但警察卻天天見,所以這樣恐嚇的效果就很明顯,家長肯定有成就感啊。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隨口恐嚇孩子的後果是什麼?

有個真實的案例,一個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非常幸運地逃了出去,在半路還遇到一位民警,這麼好的逃離虎口的機會,可他卻遲遲不敢上前求助,最後被追出來的人販子抓了回去。我想每個媽媽,看到這件事,都會感覺非常心痛和惋惜。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10張

孩子不聽話可以有很多溝通解決的方法,但我們應該認真地告訴孩子:“警察叔叔是好人,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的。如果哪天不小心和大人走散了,馬上去找警察叔叔,可以是馬路上的交警叔叔,也可以是路邊停靠的警車,告訴他們你的名字,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住在哪裏,他們就能帶你回家。”

別讓孩子,在錯誤的恐嚇教育中喪失了基本的安全常識。

來來來,給叔叔阿姨唱個歌跳個舞!

想想我們的童年,有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但凡家裏來個客人,就會被要求“給叔叔唱個歌”、“給阿姨背個詩”、“給大家跳個你新學的舞”。可是有沒有人想過,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11張

我們養的孩子不是跳樑小醜,也不是用來炫耀我們的教育有多成功的資本。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尊嚴。只爲了一句追求虛榮的誇獎“你家孩子真厲害”,我們傷害的卻是孩子的自尊。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應該活在爲了追求博取別人的誇獎而表現的生活裏。

我過得不好都是因爲你!

“整天就知道要這要那的,亂花錢!我掙錢容易嗎?”

“我這麼累是因爲誰,還不是因爲你,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誰?”

“要不是因爲你,我早跟你爸離婚了!”

做父母確實不容易,但我們不該把這個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吧?難道沒有孩子,我們就不累了、發財了、過上幸福生活了?

不是說大人不可以有情緒,但請不要遷怒於孩子,把孩子當成負面情緒垃圾桶。

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就誠實地對孩子說:“媽媽今天心情不好,不過和你沒關係,可以讓我一個人冷靜一下嗎?”

如果是孩子引起的,就坦誠地對孩子說:“我確實因爲你的某個行爲而生氣,這是因爲……”

這樣不是更好嗎?

你怎麼這麼膽小啊?

(類似的話語還有:你怎麼這麼小氣/笨/丟人/懶啊?)

很多家長或其他大人經常會因爲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某種要求,而隨意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他們可能還振振有詞,覺得這叫“挫折教育”。

愈挫愈勇這回事,必然是有深愛着、包容着你的人在背後支持鼓勵着你,你才能勇往直前去面對人生的風雨,而非在最愛的人這裏,被打擊得一無是處,銳氣全無。

比如內向,本來是非常正常的性格,不是自卑更不是懦弱。其實是家長的潛意識裏,否定了內向,覺得只有外向的孩子纔有出息,才如此緊張地想要改變孩子。

然而用負面評價的方式,逼着內向的孩子大聲向陌生人打招呼,只會徒增孩子的焦慮和反感,甚至讓孩子更加內向和自卑。

當然,以上列舉的七種有毒的話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幾種,其他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話還有很多。相信不少暖粉小的時候也曾被一些討厭的大人說的話傷害過。所以,當我們長大後,就要努力避免成爲讓孩子討厭的大人。

這些從小傷害過我們的話,我們居然還在對孩子說! 第12張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有人格、有尊嚴的人來看待,給予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暖媽最討厭的一種人是:你跟他說這種話不要跟孩子說。他反過來批判你矯情:“說句話都上綱上線,你怎麼不把孩子養在真空裏啊!”遇到這種人,我只想送他一句:無知無覺的惡,最可怕!

如果有人堅持對我的孩子開這種沒有底線和分寸的玩笑,我一定會站出來制止對方,並安撫孩子。因爲我不想爲了所謂的面子,讓我的孩子受到這種可笑的傷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