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寶寶闖了禍大哭,他的父母卻……

本文已影響3.1W人 

最近看到一個小視頻,很感動:一個兩歲的小寶寶,不小心打碎了廚房的盤子,他倚在櫥櫃旁,害怕大哭。這時,背景中出現了媽媽關切的聲音:“怎麼了寶貝,發生了什麼事?哦,你打碎盤子了嗎?”

孩子愣了一下,繼續哭。

“沒關係的,寶貝,沒關係的。”媽媽一直溫柔的重複着這句話。

爸爸也伸出雙手,把孩子抱在懷裏,輕輕地撫摸着他的後背,親了親他的額頭……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聽到“沒關係”、感受到肢體安撫的瞬間,孩子止住了哭聲,漸漸迴歸平靜。

這對父母,在整個過程中,有充分的共情、連接、尊重,而更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

“親愛的,沒關係,你不是第一個打碎盤子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打碎盤子的。”

多麼寬慰。

感動!寶寶闖了禍大哭,他的父母卻……

哪個孩子小時候沒犯過錯?遺憾的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讀懂孩子的心,更多的時候,他們不假思索的爆發,把孩子推得更遠。

去年末,R來上我的正面管教系統課。其中一個活動,我們需要回憶童年時父母在自己身上犯的一個錯,然後假想自己是父母,向童年那個受傷的小孩道歉。

R說,小時候自己太頑皮,有天打開了爐子想做飯給媽媽吃,伸手碰到火的剎那,她縮了回來,自己也嚇一跳,差點被燎傷。

最驚慌失措的那刻,媽媽回來了,看到爐子打開着、女兒捂住小手恐懼的眼神,秒懂。

“啪——”一個耳光扇了過來,跟着,是一連串不堪入耳的謾罵……

R說,具體罵了什麼她記不得了,也可能是不想記住,就選擇性的遺忘了。但她清楚記得當時的感受:“我知道我錯了,但我難受的是,我媽媽完全沒想到問一問,寶貝你有沒有受傷?她也完全沒有發現,我當時有多麼害怕,多麼需要她的安慰。”

我假裝是她的媽媽,一步步修復關係:承認錯誤、和好、承諾解決方案……R聽了,眼角的淚花漸漸涌出,我以爲,這多多少少,會解開她的一些心結。

可R聽完,抹了抹眼淚,卻下意識地搖頭,“謝謝你,可惜,我媽媽永遠不可能和我說出這些話。”

感動!寶寶闖了禍大哭,他的父母卻…… 第2張

面對犯了錯的孩子,很多父母下意識的動作是:責備、刨根問底兒、逼迫承認錯誤。

他們還會有這樣的口頭禪: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怎麼就不長點記性呢?

我可爲你操夠心了!

你想氣死我呀!

你從來就沒有讓我省心過!

又犯這種錯誤,怎麼說你都不聽!

這類父母,把目光集中在過去時,孩子犯了什麼錯、怎麼犯的?你下次要如何如何……他們想通過恐嚇、說教、威脅、懲罰,讓孩子深深的記住教訓,下次不要再犯。

可惜,狠話有毒。

在恐懼的當下,孩子的感受沒有被認可,他看到的是個可怖的、不愛自己的媽媽,因爲犯了錯,他還會覺得“我是不好的”,這讓他畏懼犯錯、不敢再嘗試;還有一些孩子,產生牴觸情緒,表面恭敬,暗地我行我素,只是,爲了不被批評,他們,選擇了說謊與掩飾。

毀掉一個孩子是多麼容易,你就每天不斷的斥責他吧……

感動!寶寶闖了禍大哭,他的父母卻…… 第3張

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當孩子犯了錯,到底要如何面對,纔是對孩子真的好?很簡單:關注你的孩子,而不是那個錯誤。

媽媽盛菜的功夫,有對小姐妹在飯桌上爭搶一隻碗,啪!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

“說!誰幹的?!怎麼打碎的?!”媽媽一聲吼,姐妹倆嚇得哆嗦、都怕捱揍,“媽媽,她!”“媽媽,不是我,是姐姐!”

而在另一個家庭,上演的是完全不同的版本:

啪!爭搶中,碗掉到地上,碎了。

“哎呀,寶貝兒,嚇壞你們了吧?你們受傷了沒有?快給媽媽看看。”兩姐妹被媽媽擁着,融化在溫暖的愛裏。

“媽媽,我沒事兒。”、“都怪我,沒拿住。”

“那就好,嚇壞我了呢,寶貝兒,地上都是碎片,我們要怎麼做呢?”

“我來打掃!”、“我也來幫忙!”

一場干戈,化爲玉帛。

感動!寶寶闖了禍大哭,他的父母卻…… 第4張

當孩子犯了一個錯誤,與其過多的責備、給孩子的童年蒙上灰色,不如思考:

究竟如何做,才能教會孩子面對錯誤時有勇氣、有擔當?

那一定是同理、寬恕在先:親愛的寶貝,我想你知道,犯了錯不等於壞孩子,你依然值得被愛,你會有能力找到補救的辦法,而你如果需要幫助,任何時候,我就在這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