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被打,以暴制暴能護我孩子一生周全?

本文已影響1.65W人 

刷微博的時候看到因爲孩子被打,然而爸爸打斷兒子同學的鼻樑,這樣的以暴制暴,能護我孩子一生周全?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打傷了,你會怎麼辦?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那麼,讓我們帶着自己的答案,來看三個小故事吧。

○ 故事一

11歲的男孩鵬鵬被同學曉曉不小心劃傷了腦袋,鵬鵬的爸爸聽聞趕到學校,看到兒子的傷口,氣不打一處來,不由分說就把曉曉拎起來揍了一頓,最終打斷了曉曉的鼻樑。

曉曉奶奶很生氣,不想就這樣算了。誰知,這時躺在病牀上的曉曉卻說:“不要不要!鵬鵬爸爸要是坐牢了,鵬鵬會恨我的,我不記恨他,因爲我不想失去一個朋友。”

○ 故事二

一個週末,4歲的小女孩冉冉在遊樂場玩,一個小男孩突然跑來搶她手中的球,並且把她重重地推在了地上。

在一旁的媽媽看到了,看到冉冉呆呆地坐在那裏不動,就朝小冉喊:“你怎麼那麼沒用?他推你,你也推他呀!”

小冉聽到媽媽的指令後,爬起來跑去推了那個小男孩,小男孩一個沒站穩,臉朝地面地摔了下去,趴在地上大哭了起來……

○ 故事三

5歲的小男孩板牙在和同學打鬧時,被同學用指甲劃破了臉。板牙媽媽趕到後,看到他臉上的傷,心疼得不得了,立馬蹲下來問他:“你需要我抱抱你嗎?”

安撫完板牙的情緒之後,媽媽再跟老師瞭解了情況,發現對方小男孩的指甲被剪成了尖銳的三角形。但是,考慮到板牙也推了同學,板牙媽還是冷靜地說:“發生這樣的事,終歸還是家長的問題。我們也有問題,你們相互道個歉吧。”

之後也沒繼續追究,就帶着板牙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板牙嘟囔着說:“我以後再也不想理他(打人的同學)了。”

媽媽聽到這話,抱了抱板牙說:“好,咱們以後不跟他玩兒。”

這三個故事,有的來自新聞,有的是我親眼所見,有的是聽朋友說的;它們都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

在知道孩子被打之後,這三位家長的做法也很具有代表性:

? 替孩子出頭

? 讓孩子打回去

? 默許孩子遠離施暴者

某幼兒園曾做過相關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0%的家長支持孩子“打回去”;25%的家長會讓孩子遠離施暴者,反對以暴制暴。

這幾年,鼓勵孩子“打回去”的呼聲越來越高,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我也不太意外。但是,“打回去”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種做法,可能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做法①:大人替孩子出頭

現實生活中,不乏很多“鵬鵬爸爸”,見到孩子被欺負了,問也不問就要替孩子出頭,甚至不計後果。

前幾個月,在深圳某商場的休息區裏,兩個孩子因爲玩具打鬧了起來。雙方媽媽見狀,不僅沒有拉開孩子,反而相互撕扯。這還不夠,不久後爸爸也加入了“戰鬥”,一方有三名男子,組團毆打對方的一名男子,其中還有人用木製的玩具向對方砸過去。

▲商場男子扭在一起鬥毆

本來只是兩個孩子之間的打鬧,生生被雙方家長演變成了成年人之間的鬧劇。

有網友對此嗤之以鼻: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父母。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衝動,在嬰兒期就已經具備。父母當着孩子的面打架,不僅會讓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也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壞的榜樣——孩子就會認爲: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可以這麼做。

另外,故事一中被打斷鼻樑的曉曉說的話,也很值得父母反思。

即便他被同學的爸爸打斷了鼻樑,也不記恨他,還阻止家人繼續去找同學爸爸的麻煩,只因爲他不想失去一個朋友。

孩子的世界比成人的世界簡單純粹得多,上一秒他們還在打鬧,下一秒他們就在一起玩遊戲;父母如果過渡干預,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失去玩伴,失去朋友。

而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我們生怕孩子在和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吃了虧,卻不曾想,我們強行替孩子出頭,可能會讓孩子吃更大的虧。

做法②:支持孩子打回去

孩子被打,父母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像故事二里的冉冉媽媽一樣,鼓勵孩子打回去。其實以前,我也是這一陣營的支持者,直到我親眼看到小馬達拿積木敲一個男孩的頭。

小馬達很喜歡樂高,我週末常常帶他去商場的樂高店裏玩,那裏有一個地方專門供小朋友自由拼樂高。有一次,小馬達因爲一塊特殊的樂高跟另一個男孩發生了爭搶。那個男孩見搶不過馬達,就打了馬達一巴掌,馬達也不示弱,拿起手中幾塊拼好的樂高就敲在了男孩的頭上。

我趕緊前去制止,樂高的邊緣雖然都做過圓角處理,但是對孩子來說,一旦戳進眼睛裏,也很危險。

那件事以後,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孩子打架是不分輕重的,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如果以前有人問我,我都會說:“可以打回去啊,但是要告訴孩子避開要害部位,比如五官、下體等。”

現在再想想,其實這些是不可能的。因爲我們根本無法預估到所有的情況,更不能預測孩子的行爲。

很多時候,我們引導孩子表達情緒,懂規矩,都需要像唐僧一樣不停地在耳邊提醒他們,他們纔會懂一點一點;那麼,像「安全地打人」這麼複雜的操作,連很多成年人都把控不好,更別說是孩子了。

學齡前的孩子在我們眼皮底下,很多時候或許還是可控的;可是等到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如果我們還一味地支持他們“打回去”,其實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

再者,最近一直備受關注的江歌案,也再一次提醒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行爲極端的人,他們可能會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傷害你。如果此時你還秉持“打回去”的原則,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所以說,如果孩子在我們的默許下,出現了不恰當的反擊,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如果孩子被打,以暴制暴能護我孩子一生周全?

這樣看來,以暴制暴,也不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做法③:遠離施暴者

故事三裏的板牙媽是三位家長中表現最冷靜的一個。在看到兒子臉被抓破後,她沒有立馬質問對方家長或者是老師,而是先去安撫了兒子的情緒,問他想不想要媽媽抱抱。

然後耐心地聽完老師講述事情經過,讓大家相互道歉,就帶孩子回家了。

板牙媽不生氣不心疼嗎?顯然不是,她只是更加關注孩子的感受,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板牙媽說了一句直擊要害的話:“發生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都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行爲都是父母言行舉止的映射,一個把指甲剪成三角形,時刻準備攻擊的孩子,要麼就活在長期的家庭暴力裏,要麼就生性孤僻。所以,當板牙說再也不想理那個同學了,板牙媽也默許了兒子的決定。

是啊,我們不推崇暴力,但也要保護好自己,既然那個同學喜歡抓人打人,那我們就離他遠遠的,不去招惹他。

這時候一定有人問了:那遠離施暴者、一味忍讓就是對待孩子被打最好的解決方式了嗎?

遠離施暴者並不意味着一味忍讓,而是正確地保護自己。對此,美國兒科學會給出了一些建議:

1、看着對方的眼睛,堅定地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如果馬達被打了,我會告訴他,你可以大膽地看着對方的眼睛,大聲說:“你打人不對,你要是再打我,我就要告訴爸爸/媽媽/老師!”

內向的孩子一開始可能說不出口,父母可以在家裏和他們多多練習。

一定要看着對方的眼睛,這種堅定的態度也是在告訴對方:我不是弱雞,不要隨便欺負我!

2、如果對方還要繼續施暴,馬上逃離,去找老師或家長。

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孩子,他完全不聽你的警告,可能還會繼續打你,欺負你。這時候,我會告訴小馬達:不要硬碰硬,趕緊跑開,去找離你最近的值得信任的成年人,這個人可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可以是老師。

3、爲孩子做一個正確的榜樣,絕不做施暴者。

2個以上的孩子在一起,出現爭搶打鬧的情況也很常見,有時候也不排除可能自家孩子先動手,從而引“暴”上身的情況。

自從小馬達那次積木敲人事件後,我們平時就更加註意他的這些暴力行爲,如有發現,就會及時糾正。最重要的是,會特別注意我們自己的行爲,是否給小馬達帶去了不好的暗示。

沒有家長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只不過,當孩子被打後,我們退一步,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讓他們在社交中去消化我們平時教給他們的道理,對孩子來說,也不失爲一種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