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也要耐得住寂寞

本文已影響2.4W人 

2005年7月3日,我12歲的兒子錢北彬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清華附中美術特長班。同事、朋友祝賀之餘,總免不了好奇地問我:把孩子教得這麼好,你有什麼祕密武器吧? 

寒假到了,許多家長又開始張羅着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在教育部門高喊爲學生“減負”的同時,家長們所謂“藝多不壓身”的熱情卻愈演愈烈。難到教育孩子真要如些熱絡,難到孩子的苦不堪言在家長看來真的是一種磨練……

教育孩子也要耐得住寂寞

2005年7月3日,我12歲的兒子錢北彬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清華附中美術特長班。同事、朋友祝賀之餘,總免不了好奇地問我:把孩子教得這麼好,你有什麼祕密武器吧?

我聽了,啞然失笑。兒子從3歲半開始學畫畫,5 歲參加了劍橋少兒英語班,到6歲之後上學,我似乎沒有在學習上爲他花費太多心血。我的教子原則是讓孩子體味學習的樂趣。

放棄學琴之後

北彬從小是個聰明、淘氣的孩子。3歲的時候,我爲他報了個小提琴班,培養點兒音樂素養。可幾堂課上下來,我就有點猶豫了。每次上完課,老師要求家長督促孩子練琴,我倒是很認真,可北彬每次都拉不了一會兒就問:“行了嗎?到點了吧?”因爲練得少,下一堂上課時自然表現不佳。和其他家長交流經驗,有的家長說:“學琴的孩子無童年,你沒看過傅雷家書嗎?連傅聰這樣的大師小的時候也不愛練琴。”於是我決心試一下嚴教。當天晚上,兒子練琴時,我就站在一邊,拉錯了,重來;又錯了,再來;兒子從哭喪着小臉到最後哭出了聲,我衝他大吼大叫之後,只好讓他去睡覺。

這時,愛人對我說:“我覺得這琴不學也罷。”

“爲什麼?”我很不理解。

“因爲孩子不快樂,你也不快樂。都說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不希望孩子被逼着學東西,這會讓他以後討厭學習。”

愛人的一席話驚醒了我。思索良久,我們達成一致:不管學什麼,首先得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樂趣。

第二天,我告訴北彬,小提琴班咱不去了。找個好學又好玩的班,咱們再學。北彬眨着眼睛看我,突然一聲歡呼:“真的!太好啦!”

這樣過去了2個月。到了選興趣班時候,全班小朋友都去上課了,只有北彬一個人留在班裏。我怕耽誤孩子早期教育的良機,又擔心小孩子不懂得“寂寞”的滋味,只顧自己在教室裏玩……

有一天去接他,一見面北彬舉着一張紙告訴我:“我要學畫畫!今天我跟關老師去畫畫了,我畫得最好!”我接過來一看,是隻棕色的小熊,身上畫滿了大朵的五顏六色的花朵。老師告訴我,今天大家上興趣班的時候,北彬不願意留在班裏,就跟着美術班的小朋友走了!結果,他畫的熊寶寶最漂亮——他還給熊寶寶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美術老師說這孩子有想象力。因爲有學琴的教訓,我不敢抱太大希望,就跟老師說,那就先讓他報美術班試試吧。

真沒有想到,北彬對畫畫這麼感興趣!因爲那個美術班是培養興趣的,因此兒童畫、水彩畫乃至剪紙等什麼都接觸一點。北彬一回家就纏着大人找東找西,畫畫、做工藝品。我切身感受到北彬這回是樂在其中。我從書上看到,孩子有自己的審美觀,因而不能用像不像這種標準去評判孩子的作品,要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於是我和愛人定了一條規則:不管兒子畫什麼,統統表揚。

或許是從一聲聲讚揚中感受到了成就感!抑或是繪畫帶給了他豐富的想象空間,北彬對繪畫的興趣越來越大。5歲時他就不再滿足於上幼兒園的美術班,而吵着要去少年宮。老師也告訴我們,北彬對美術挺有感覺,應該着力培養。於是我帶兒子去少年宮,從兒童畫、中國畫、素描、油畫一個個班上下來。去少年宮上課,北彬從未用人催。相反,每到週六他就催着我們送他去上課,一年級以後,乾脆自己坐車去。這一學就是7年,直到小學畢業。

因爲對畫畫感興趣,北彬一有時間就躲在小屋畫畫,還經常被老師推薦去參加各種美術比賽。兒子先後得了很多獎,我問他得獎高興嗎?兒子大聲說:“高興,畫畫就是一件高興的事。”

不給孩子學習壓力

北彬上小學之後,從他學美術這件事上受到啓發,我們依然堅持快樂“原則”,不死盯着成績,而着重於對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前三年,北彬都是很一般的學生。小學低年級課程背記的成分較多,如果家長天天盯着搞聽寫、抓口算,孩子成績就差不了。但我覺得小學階段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對北彬採取的都是寬鬆政策。我告訴北彬,每天回家要先寫作業,課堂上不懂的要問老師,其它時間可以自己安排看動畫片、畫畫、玩電腦、看課外書。正是這種寬鬆的政策,使北彬可以在課餘時間盡情和同學遊戲、參加歷史小組、出黑板報、隨少先隊活動。校園生活在北彬眼中是輕鬆愉快、豐富多彩的。

北彬每次單元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各科成績一般都是90分左右,而二年級上學期的一次階段測驗中,語文才考了86分。記得當時兒子拿着考試成績單,回到家裏有點兒發蔫。我問他什麼事不愉快,他居然說:“瞧,你們不要求我的學習成績,我都考86分了。”我拿過考卷仔細看了一下,沒有概念上的錯誤,大都是生字不會寫。我告訴他,考試成績不好,當然算不上一件高興事。不過你也不能推卸責任——考試的目的是檢查一下你學過的知識掌握了多少,考分低,只能說明你有的知識沒學好,應該抓緊時間把不會的弄懂。

“那你不會不簽字吧?”兒子還是有點兒不放心。

我笑着說:“當然不會,我簽字只代表家長知道這件事了,至於今後怎麼辦,還是你自己的事情。”

“真的?我把不會的弄懂了就行了?”北彬有點不敢相信。但是從那以後,他考試從未緊張過。

北彬五年級開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班時,班上有部分同學從三年級開始參加了。北彬並不在意,他說:“我喜歡數學,就來學了。如果以後發現很難、很枯燥,我就不上了。即使不能參賽,也沒有關係。”

也許正因爲沒有壓力,北彬學起來並不費力——有時老師留一套試題,北彬只會做三分之一,不會的就給同學打電話,或是找我們幫他解題,實在做不出來的就只好等老師下次對答案時再求教了。結果,奧數班上到半年,有的孩子不來了,說是跟不上,北彬的成績倒是穩中有升。六年級的時候,他竟成了奧數班裏比較不錯的學生,後來還被選中參加區裏舉辦的迎春杯數學競賽,拿了個二等獎。

聽到自己獲獎的消息,北彬很興奮,他問我們:是不是拿了數學獎就可以上重點中學,我故意滿不在乎地說:“可能是吧。不過上什麼中學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關鍵還是靠自己努力。”

我曾聽過很多教育專家的講座,專家有一個觀點:給孩子的目標不能太高,要讓他跳一跳就能達到,這樣他們在努力的過程中才會有足夠的自信,纔會更容易產生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就是孩子前進的最好動力。

放手讓孩子住校

北彬考上清華附中後,由於離家太遠,要住校。當時與他同校的另一個孩子也去了清華附中,她媽媽爲了照顧孩子方便,決定在學校附近租房住。北彬的爺爺奶奶也勸我們搬家,我思索再三,覺得這樣做沒有必要。

我爲北彬分析了一下這樣做的原因:全家搬過去,方便你的學習,但爸爸、媽媽上班極爲不便。另外,你已經大了,學習上有老師、同學;生活上也可以鍛鍊一下自理能力。雖然這對你來說比較辛苦,但對你以後成長很有好處。

北彬聽後很痛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新學期開學,北彬開始了住宿生活。每週一早晨,我們送他去學校,週五晚上去接他。開始每次他回家,我們都問他在學校的情況,他說剛住進去,有點兒不適應。後來細一問才知道,敢情他覺得作業做完之後,不能像從前那樣躲在小屋中獨自畫畫了,他感嘆說:“缺乏創作空間呀!”

還有一點就是家長不在身邊,沒有人提醒抓緊時間,稍一放鬆,學習時間就溜走了。對此我沒有簡單地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分析了現在的課程安排,找出造成臨時抱佛腳的原因就是不能及時預習、複習。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初中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把握好學習進度。

北彬很自覺,他主動訂了一張時間安排表,我一看還挺科學,參照學校的課程安排,他把預習功課、背英語、畫畫、完成作業、讀課外書、鍛鍊身體、參加校園團體活動都包括了。我告訴他只要照着做,就一定能成功!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北彬成績排在全班第8名。對這個成績北彬並不滿足,隨着年齡、學習能力的增長,他已經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長項和短項。初一第二學期開學後,他告訴我,由於班上好多同學是歸國人員子女,有過隨父母在國外生活的經歷,英語口語很棒。爲了互相學習,他與一位同學商訂,自己幫他補數學,那位同學帶他練口語,這樣每週六要留在學校半天。以後就不用我們去接了。

聽北彬頭頭是道地談着他的學習計劃,我心裏非常安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家長的任務就是根據孩子的條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家長不能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定得太高,要依據孩子的能力、志向和興趣,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使孩子處於一種寬鬆的心理狀態。要想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家長必須耐得住寂寞。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健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