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溼疹不斷,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32W人 

很多小孩都有一點溼疹的問題,寶媽們也很着急該如何解決孩子溼疹,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寶寶爲什麼會得溼疹,該怎麼辦!

嬰兒溼疹是最常見的一種嬰兒皮膚疾病,也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皮損部位主要是面頰、眉部、耳後、頭皮及臀部等,伴隨着皮疹的狀況出現。寶寶出現這種皮膚炎症有一定的時間性,一般在斷奶後會有所好轉,所以有的人又稱之爲“奶癬”。

溼疹是怎麼引起的?

遺傳因素

父母之間若有一方曾經得過溼疹或者類似的過敏性疾病,那麼寶寶得溼疹的機率會明顯變高。

環境因素

寶寶幼嫩的皮膚接觸到一些化纖、動物毛類的織物或不乾淨的汗液、尿液等容易引起過敏現象。花粉、蟎蟲,甚至是乾燥的空氣也都有可能讓孩子患上溼疹。

飲食因素

食物過敏是嬰兒溼疹的另一大元兇。牛奶中的異體蛋白是嬰兒飲食過敏最大的原因,另外,哺乳期的媽媽如果吃了巧克力、螃蟹、蝦肉等食物也容易引起孩子溼疹。

情緒因素

焦躁或者悲傷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加重寶寶的病情。

寶寶溼疹不斷,怎麼辦?

嬰兒溼疹有哪些症狀?

溼疹的症狀一般會在孩子出生後1-3個月內出現,等到開始添加輔食,情況會慢慢地變好,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可自愈。

發病初期,寶寶的皮膚上會出現逐漸增多的小紅疹,繼而發展成小水皰,水皰糜爛後滲出的液體會結成黃色的鱗屑和痂皮,經常會反覆發作。這個時候,嬰兒全身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皮膚炎症。其中,臉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門是多發的部位。

患溼疹的小嬰兒常會顯得煩躁和苦惱不安,難以安睡,總是想抓癢。不過嬰兒溼疹並不是深層的皮膚病變,治癒後一般不留痕跡。

寶寶溼疹的分類

嬰兒的溼疹按時期性劃分,可分爲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

“急”字表現在發病的速度是上,急性期發病快,以小紅丘疹和紅斑爲主要症狀,並迅速發展成爲小水泡,糜爛後向周圍擴散,常伴有瘙癢,非常容易感染。

亞急性期

這段時期內,急性期的症狀會慢慢消失,瘙癢也會變輕,症狀以小丘疹爲主,伴有少量的小水泡和糜爛,但是病症持續的時間會變成。如果在急性期護理不當很容易演變成亞急性期溼疹。

慢性期

慢性期患兒皮膚會變粗變厚,皮癬會變少,但是很容易復發。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在小寶寶身上,發生一歲以上的幼兒身上概率比較大,復發時可能會伴有急性期溼疹的症狀。

按寶寶溼疹的表現狀況不同,也可分爲三類,分別是:脂溢型、滲出型和乾燥型。

脂溢型

該類病症往往出現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此時皮膚上長的鱗屑和結痂都是油脂性的,患兒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極有可能患過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瘡。一般這種類型溼疹在添加輔食後可通過飲食調理治癒。

滲出型

該類病症的特點是好發在3-6個月的肥胖的孩子身上,發病時皮膚上有小水泡、紅斑、片狀糜爛滲出等,且奇癢無比,寶寶可能會把皮膚抓紅甚至抓爛出血。滲出型溼疹一般最先出現於頭部,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蔓延到全身,引起感染。

乾燥型

這種狀況常發生在6個月到1歲的寶寶身上,皮膚上的鱗屑或者結痂都是乾性的,沒有液體滲出,急性和亞急性期溼疹後都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

如何治療嬰兒溼疹?

目前治療嬰兒溼疹的外用藥膏大多含有激素成分,由於激素含量不大,並且藥膏一般只作用於身體局部,短期使用不會引起特別的不良反應,媽媽們可遵循醫生的囑咐按時給寶寶上藥。

膚樂霜、尤卓爾等藥膏較常被使用,但是在就醫之前不建議媽媽們給寶寶擅自用藥。根據溼疹的不同疾病分期,醫生會考慮不同的藥物以期達到最佳療效。甚至,對於溼疹嚴重的寶寶,醫生可能會考慮用口服或者靜脈注射藥物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