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本文已影響2.2W人 

當然,孩子吃手指也要看階段所以說呀,如果寶寶在適當的年齡範圍內吃手指,父母不必太過關注,但如果在兩歲後還存在這個行爲習慣的話,那就要用適當的方法干預了,這很可能說明寶寶形成了依賴,或者存在心理上的問題。嬰幼兒…

原標題: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寶寶在某一個階段會特別喜歡吃手指,這是成長規律必然且普遍發生的。

以前大家不懂,有的父母看到後覺得不衛生,從而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糾正,比如把寶寶的手抽出來,或者戴上防止吃手指的奶嘴,甚至於在孩子的手上塗抹苦瓜汁、辣椒水。

好在現在的父母明白了孩子的探索需要,允許孩子吃手指,但在如何保證衛生安全以及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這兩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問題。

事實上,關於孩子“吃手指”這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也需要父母好好了解和引導,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差距明顯 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的觀點是:寶寶啃咬手指是成長中的一個重要方式,能促進他們形成“我”和“非我”的認知。

研究表明,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在某些方面會出現明顯差距。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首先就是手眼的協調能力,吃手指的孩子更強些。

畢竟對於寶寶來說,吃手指的目的不是玩耍,而是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能力也在隨之提升。

不僅滿足了自身“口欲期”的需求,而且還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長大後在動作和手工藝上,也會比那些不吃手指的寶寶更協調、流暢。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第2張

其次,寶寶通過吃手指,可以獲得內心所需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過多地干預阻止,寶寶通常都會焦躁亂動甚至哇哇大哭,這是因爲他們安全感不足。

研究中發現,那些從小吃夠了手指的寶寶,一般長大後都有比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不會輕易宣泄不良情緒,情商也較高。

還有就是二者在適應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距,這其實是由前兩點綜合導致的。

由於吃手指的寶寶小時候就鍛煉出了較強的協調能力和自控能力,上學時期就能比別的孩子面對一個新環境時適應得更快、更好。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第3張

當然,孩子吃手指也要看階段

所以說呀,如果寶寶在適當的年齡範圍內吃手指,父母不必太過關注,但如果在兩歲後還存在這個行爲習慣的話,那就要用適當的方法干預了,這很可能說明寶寶形成了依賴,或者存在心理上的問題。

兩歲前孩子會有一個“口欲期”,隨着年齡的增長,手、口的感覺發育得更加完善,而他們又急於去探索未知事物,因此吃手指這個動作會經常伴隨他們。

這階段用安撫奶嘴、安撫巾、牙膠等物品去阻止寶寶吃手指,其實有害無益。

但如果孩子兩歲後還頻繁吃手指的話,該注意的就要注意了,因爲這種行爲會影響孩子牙齒和口腔的發育,導致門牙及周圍的牙齒突出,甚至出現咬合問題。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第4張

四歲之後若還存在這個問題危害就更嚴重了,會影響孩子的頜骨和肌肉形態,進而影響臉型。

對此父母們也不能太過急躁,因爲越着急孩子反而越不配合,使用溫和有效的方法糾正引導纔是正理。

家長要會合理引導寶寶吃手指的問題

首先就是擺明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吃手指是個不好的習慣,但要使用溫和的語氣,或者通過故事書引出話題,在相對輕鬆的狀態下說出來效果會比較好。

不僅能讓孩子明白,而且親子關係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其次,孩子吃手時要記得提醒他,有時孩子這個行爲“沒過腦子”,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吃手指。

這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認知能力,讓孩子察覺到自己的行爲,並開始嘗試擺脫這個習慣。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第5張

另外,尋找一個替代物也是個不錯的辦法,白天可以用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讓他想吃手指的時候就玩玩具;睡覺時可以在孩子的手上塗上藥水,吃手時嚐到苦澀的味道,也可以幫助他戒掉吃手指。

如果以上方法都使用過了仍然效果不大,那父母就應該注意孩子是否有心理上的疾病,比如不安、焦慮等,及時帶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是否“吃手指”,長大後會出現明顯差距,家長要會合理引導 第6張

嬰幼兒時期吃手指有一定好處,到了兩歲以上的孩童時期,吃手指就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了,父母通過溫和引導、幫助、安撫,讓他們時刻感受到溫暖,就問題不大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